蔣方槐 張思琪
在未來“中高速經濟”時代,企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將是資源的結構性短缺和管理模式的僵化,唯精唯一,才是企業求新求變的強力舉措。
江水謠兮,緩緩流出山城人杰地靈之秀美;江水魂兮,悠悠道出山城敢于亮劍之神韻。作為擁有60余年歷史征程的建筑施工企業——中鐵五局六公司就處于山城重慶北部新區。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企業拉開了深化改革的序幕。六公司敢“亮劍”、掃“死角”、補“短板”、強“軟肋”,把準改革脈搏,用大刀闊斧的魄力,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將16項改革工程、64項重點改革任務列為公司改革發展重點目標,用精細化管理深化企業改革。
怎么看改革
——更新觀念,統一思想,引導推動精細化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中國經濟進入以中高速、新動力、多挑戰、新常態發展的今天,中鐵五局六公司理性看待新常態,在改革中抓住新機遇,謀求新發展,站上新方位,凝聚共識,將精細化管理全面滲透到企業流程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每位員工的工作定位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久而久之,將其發展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生態。
為了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六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討論,并在前期以講文件、談精神、放精細化動漫片等方式廣泛開展宣傳動員。2014年8月7日,公司召開了全面深化改革暨推行項目精細化動員會,并正式出臺了《公司黨委、公司全面深化企業改革及推行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實施計劃》,著重強調了深化企業改革及推行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明確了公司全面深化企業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推行步驟和方式,分別成立了深化企業改革推進工作組、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推進工作組、成本信息系統推進工作組、學習宣貫工作組,指定了分管領導各負其責,做到了各工作組分工協作、互相促進,使公司深化改革及精細化管理推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怎么做改革
——研精究微,精耕細作,構建精細化管理運行體系
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在落實,再好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設計,如果執行疲軟,就不能上下聯動、環環相扣。只有每個層級、環節流暢地鏈接起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才能使之煥發生機、產生效力。
在中鐵五局16項改革工程、75項重點改革任務的目標統領下,六公司確定了16項改革工程、64項重點改革任務,提出了36項落實措施,其中,改革任務11項,重點落實好項目管理體制改革、項目考核機制改革、組建作業層實體;創新管理任務25項,重點是推行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和加強執行力建設兩項任務。
理論是實踐的眼睛,考試是實踐的方法。在《實施計劃》出臺后,六公司相繼組織管理干部、員工,圍繞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展開了大宣貫和大培訓工作。公司所有項目在2014年8月28日以前全部完成了相關培訓和考核。公司共設考點22個,618人參加了理論測試,達到了培訓的預期目標。
深改伊始,六公司抓住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建立法人管項目的后臺管理模式,提高后臺對項目的管控能力,防止項目成敗維系在項目經理一個人身上的弊端。公司各業務部門根據《實施計劃》任務分解及局各業務系統的工作要求,迅速著手開展了公司層面的各項工作。
公司成立了“中鐵五局六公司項目管理委員會”,全面負責項目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進度管理等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監督。公司出臺了《六公司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為各業務口及項目開展具體工作提供了操作依據。
公司制定了投標管理流程。對投標各項流程的支撐文件進行了梳理,對標前調查、投標評審、經營交底等各工作流程進行完善。2014年,公司按精細化管理要求組織經營交底項目8個。
公司規范了項目過程控制管理,建立健全了項目全過程控制工作機制。公司先后出臺的《管理交底實施辦法》《管理策劃書編制指南》《收尾項目管理辦法》《后評價報告書編制模塊》等指導性文件,促進了過程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2014年,六公司完成交底項目15個,12個項目按精細化管理要求編制了《項目管理策劃書》;制定了《項目管理績效考核辦法》《項目部及架子隊管理人員定編定額標準》等文件。
落實項目成本預算編制以及經濟承包協議簽訂,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六公司在局制定的項目責任成本預算編制指南的基礎上,細化了公司責任成本預算編制辦法,對項目施工成本費用預算的編制程序和費用計算進行了明確規定。2014年,六公司共組織完成了成都地鐵4號線等8個項目的責任成本預算編制和經濟承包協議簽訂。公司內在工程、財務、物資、機械、安質、勞務等業務板塊也積極探索,主動適應精細化管理要求,開展了大量工作,確保了項目精細化管理運轉順暢。到2014年11月25日前,公司40個單位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全面上線,“前臺”與“后臺”互動的管理理念實實在在得到了落實。
如何深化改革
——未雨綢繆,持續改進,不斷深化精細化管理
當前的建筑行業高度市場化,行業準入政策逐步放寬,由投資增長拉動的新建市場將不再強勁,建筑業產能過剩對企業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明顯。在未來“中高速經濟”時代,企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將是資源的結構性短缺和管理模式的僵化,唯精唯一,才是企業求新求變的強力舉措。
精細化管理既是管理理念,更是管理模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煥發無窮的生命力。從最初的“集約化”發展到如今的“精細化”,六公司管理水平逐步實現質的飛躍。事實證明,改革的持續深化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精細化管理模式自身發展的需求。
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六公司進一步明確在各項工作中綜合實施精細管理的新思路,將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推進的工作重心由體系構建向運轉順暢邁進,以求收到實效。在這個過程中,六公司始終堅持發揚“鋪架王牌軍”精神,將精細化管理根植在文化的深厚土壤里,進一步推進“精細化管理專項檢查”常態化,將管理報告、經濟活動分析、項目策劃書、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作為公司后臺管控的必查項目,以確保后臺掌握項目的實際管理情況和經濟運行效果。
上之所好,下必隨之。唯有進一步強化以項目管理策劃為綱領的過程管控機制,重點抓實各項調查和交底工作,嚴格執行月度、季度報告制度,從而確?!俄椖抗芾聿邉潟返闹笇院蛯嶋H意義。
不求做全,只求做優。公司進一步規范項目責任成本測算和細化板塊成本經驗指標的收集,以此推動項目管理水平提升,促進項目創先創效。
不求做大,只求做精。公司進一步優化成本管理流程,做到既簡便又管控到位。進一步加強項目成本數據采集和統計分析,為企業實現后臺管控及作業層實體化提供決策依據,激發管理潛能。
通過不斷地努力開拓,精細化管理在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年來,六公司先后獲得“全國重合同守信用單位”“重慶百強企業”“第三屆重慶知名品牌企業”等殊榮,并連續兩年入選《重慶知名品牌企業》,連續多年被重慶企業家協會、重慶企業聯合會評為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被認定為重慶市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建筑業是一個古老、傳統而又要求不斷創新的行業,唯有精細化管理、創新發展,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六公司歷經了無數的挑戰,并在挑戰中把握住了機遇,迎難而上,逆風飛揚,實現了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在精細化的創新路上,六公司更將主動適應新常態,做實每一項工作,細化每一個要求,走好每一步發展,精益求精終有成,科學發展上臺階。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