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資源稅改 為內蒙古煤炭企業有效減負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2014年12月1日起,內蒙古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正式實施,內蒙古自治區首先將煤炭礦產資源補償稅費率降為零,停止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批復并結合實際,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將全區煤炭資源稅稅率確定為9%。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地稅局發布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實施辦法和自治區煤炭資源稅洗選煤折算率。同時,內蒙古自治區公布了《全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要求全部取締地方政府自行設立的涉煤收費基金。
經測算,與改革前相比,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實際稅費平均負擔降低4個百分點以上,2015年預計全區煤炭企業減負達103億元以上。
創廉潔生態 建廉潔國企
江蘇常州國資委紀委用三大舉措創廉潔生態建廉潔國企:一是不折不扣落實“兩個責任”。各級黨組織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之事、應盡之責,進一步健全制度、細化責任、以上率下、律己律人。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切實履行監督責任,聚焦主業主動有為,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加強對領導班子特別是領導干部履行職責情況和權力行使情況的監督,實現經濟發展與廉潔建設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相得益彰。二是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管。對國企經營管理人員違規操作或未履行、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企業資產損失的,進行責任追究。把握風險防控關鍵環節,建立風險控制機制,不斷總結和分析運行環節上的疏漏之處,及時完善制約措施,提高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嚴防范市場風險、投資風險、財務風險和貪腐風險。三是嚴格落實廉潔從業規定。國有企業應當明確決策原則和程序,有關生產經營的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及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的決策情況要依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向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告;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職務消費制度,并報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備案;應當按年度向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報告領導人員兼職、投資入股、國(境)外存款和購置不動產情況、配偶、子女從業和出國(境)定居及有關情況,以及本人認為應當報告的其他事項。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應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進行經常性的教育監督和檢查,并將廉潔從業情況作為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考察、考核的重要內容和任免的重要依據。
2015年,常州國資委紀委將加大巡查力度,繼續圍繞國有企業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八項規定”執行情況開展重點巡查和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督促企業認真進行糾正和整改。
大連國資委出臺:出資企業內部審計管理辦法
日前,大連國資委出臺《大連國資委出資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規范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與管理,促進國有企業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地位,推動內部審計監督、評價和咨詢工作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有效作用。
《辦法》要求國有企業應設立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明確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權限及與企業其他部門的關系。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不得與企業財務部門合署設立。與企業非財務部門合署設立的,應明確分管內部審計工作的負責人和承擔內部審計工作職責的工作人員,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應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并接受審計委員會的監督指導。企業應保證內部審計機構所必需的審計工作經費、培訓經費,并列入企業年度財務預算。
規范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十二五”期間國資監管的重點工作。該辦法的出臺有利于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制,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對促進國有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科學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國企實行財務等重大信息公開
3月27日下午,山西國資委召開專題研討會,就山西省頒布下發《山西省國有企業財務等重大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重要意義、積極作用以及如何在推行中進一步改進,從理論和實踐上開展了專題研討。來自國務院國資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行政學院、山西省社科院、經研中心、山西大學、財經大學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部分國有企業代表共計5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會議認為,在當前山西政治生態的大背景下,搞好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是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山西省屬國有企業代表結合實際,認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能促進企業更有責任地積極應對,促進提升績效、防控風險。改革落地要以信息公開為前提,要協調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明確責任追究與考核問題,規范信息公開流程,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科學引導。
(本期供稿:崔小花 責任編輯: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