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班組作為企業最小的成本組織和價值創造細胞,肩負著企業生產和價值創造的重要責任。因此,班組建設必須以價值創造為出發點,分析班組各類要素,著力打造質量效益型班組,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和轉型發展中筑牢企業發展的基石。
打造價值創造的質量效益型班組,要注意把握以下管控要點。
精益管理要素。質量效益型班組必須實施精益化管理,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清晰、標準精準、流程精確,實施精確計劃、精確執行、精確控制和精確考核,在日常管理中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充分調動班組成員的積極性、能動性,在任務管理中抓細抓深,做到精益求精。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技術管理,把施工管理和規范流程、計劃方案等抓好抓透,在執行的高效性和技術的精準性上做到精確,減少人、機、物、時等資源的浪費。在班組精益管理要素中,第一,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規范的流程標準,來不斷提升班組的作業能力和作業效果。第二,要強化經濟責任制,把薪酬同班組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和成本消耗等聯動掛鉤,把各項工作任務和班組成本等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第三,要加強精益思維的統一認識,為成員所接受和認同,落實到自覺思維和行為中,不斷完成作業、改進工作。在精益管理中,就是找準班組成本線、效益的盈利區和損耗的“虧損點、出血點”,有針對性地確定降本增效的措施,提高班組盈利的“造血”能力。
績效管理要素。績效管理,就是要打造班組利益共同體。創建質量效益型班組,必須推行績效考評機制,提高生產質量、安全管理、班組效益和工作效率。實施績效考核,即對班組的基礎管理、安全管理、經濟效益、民主管理等內容進行全方位、立體化評估考核。就班組成本考核來說,可以構建可量化的成本定額機制、流程化閉環辦理的過程控制機制、市場化剛性操作的考核結算與標準化的成本分析機制。把班組各項成本按照內部結算價格進行市場化結算,把成本和員工付出、收入進行打捆,以“責、權、利、薪”進行結算,形成人人關注成本盈利,每項開支有依據的管理形態。
需要強調的是,績效管理要素可以全員參與評價和考核。每個周期(月或季)末,班組成員可以把周期內的工作業績、考勤表現等進行統計,班組長綜合各方面數據、績效管理指標來確定班組成員的績效評價結果。這樣可以把員工的績效同崗位考評緊密聯系,能激勵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也能有效提升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自控管理要素。自控管理要素主要指班組的綜合管理和掌控能力。創建質量效益型班組,第一,要自我控制、加強思想建設,用創新的思維、有效的職責落實,才能歷練好班組的戰斗力、盈利水平和創新力。第二,自控管理要轉變管理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作用,在對每位成員進行業績量化考核的同時,實現班組業務開展、員工管理上的自動自發,體現在安全受控、質量達標、任務完成、綜合素質和學習創新等方面的自覺性、主動性。第三,自控管理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根據組員個性特質、興趣愛好等,讓每位組員分擔班組事務(如安全、質量、后勤宣傳等),實現人人擔責、人人管理,以增強班組感情的融洽、隊伍水平建設等。第四,自控管理還包括現場作業關鍵點控制,促進作業人員的制度標準全面落實,實現工作制度、作業流程等的剛性執行。
人才管理要素。人才管理也是質量效益型班組的關鍵要素之一。在班組管理中,班組長是重中之重,其能力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班組整體潛力。在該要素中,第一,要加強班組長的管理(包括班組長后備人才)。可以通過系統培養、動態歷練和遠程培訓等方式,提高班組長的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第二,要加強班組技術人才的管理。鼓勵技術人員大膽創新,給技術人員壓擔子、放任務,在重要工作、關鍵節點和急難險阻中鍛煉成才。第三,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班組人才培訓活動,讓具有潛質的組員提升素質,成長成才。第四,還可以開展優秀員工、崗位能手等評選推薦活動,及時進行宣傳報道,激發員工工作責任心和爭當先進的進取心,為班組持續發展提供穩健的人才支撐。
技能管理要素。班組技能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班組的戰斗力。提升班組技能水平,第一,要結合實際,積極開展班組長培訓、技能型員工培訓、勞動競賽、崗位培訓、技能研討和技能交流等活動,用多崗位、多工種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的方式,持續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開展導師帶徒、新員工職業生活規劃等活動,促進新老員工在技術崗位上的銜接,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還可以邀請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較高技術水平的班組長授課,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技能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構建經驗知識智庫。充分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和數據,構建班組知識的共享智庫,實現經驗、信息的共享。還可以工作難點為突破口,專題練兵、專項增能,甚至開展QC攻關活動,促進技能的持續提升。第四,還要健全班組教育培訓考核評價機制。把對外訓的學習成果、心得體會和經驗認識進行匯報評價,并在一定時期內將學習培訓內容進行轉化,逐步應用到工作中去。
優質服務要素。質量效益型班組的產出指標之一就是提供優質服務。以服務對象區分,班組服務可分為服務企業、服務業主(社會)、服務同級班組、服務員工等方面。能否提供優質服務,關系到班組最終的效益、收獲和形象。因此,創建質量效益型班組,第一,要強化優質服務導向,在班組內部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服務思維,以“一次性做好”的思路做好每個環節,保證班組產出最優化。第二,要明確服務內容,包括安全服務、質量服務、進度服務和效益服務等方面。班組作業、管理的過程,就是提供服務的過程。
學習創新要素。學習創新,是質量效益型班組建設的持續動力。第一,要樹立班組成員終身學習的理念。鼓勵和支持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各類在職學歷教育、資質資格考試,大力倡導思想、生產、技術、業務培訓教育。第二,要通過組織開展“學習型班組”“學習型崗位”等系列創建工作,開展各類“技術講座”“安全知識學習”“質量工藝培訓”“工藝創優策劃”等活動,加速完善班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第三,要注重班組創新建設。尊重班組員工的首創精神,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和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激發班組創新活力,大力開展技術練兵、技經結合、技術攻關、QC小組和合理化建議等活動。
生態文化要素。質量效益型班組生態文化,就是打造班組文化共同體,提高班組凝聚力和執行力。第一,創建團結和睦的“文化型”班組。以人為本,對班組員工進行動態的人性化管理。比如關注員工的生活工作、健康思想和精神情緒狀況,對班組成員的業務技能、興趣愛好、工作特長等方面有客觀、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班組崗位,形成整體合力。第二,實行班組民主管理。班務公開,班組的考勤、定額完成情況、安全、質量和成本等的控制情況定期向班組成員公開。第三,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多層次滿足組員需求,努力營造團結、和諧、快樂的工作氛圍。如定期策劃開展班組文化活動,開展班組建設成果交流會、班組談心會、班組生活會等,既活躍了班組氛圍,又展示了班組特色。
在班組建設或管理中,當某一要素短缺時,潛在盈利區域隨之壓縮,價值創造量減少,反之,則潛在盈利區域拓展,價值創造和盈利增加。因此,打造價值創造型的質量效益型班組,要重視并做到上述各要素的動態管控和有機平衡。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