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內外兼修
灰熊隊在第四戰錯失了首個賽點,回到主場的第五戰,即使沒有康利,他們也勢在必得。其實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畢竟開拓者占了西北區頭名的便宜,這個西部第四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上賽季季后賽,開拓者強勢淘汰火箭,利拉德在系列賽中大發神威。那段時間里,他的突破可以輕松撕碎對手的防線,他的三分冷箭更是招招致命令對手膽寒。系列賽第六戰,利拉德在最后時刻接球,迎著火箭防守射入絕殺三分,更是成為了季后賽的永恒經典。但一年之后,那個神奇的利拉德不在了,而開拓者也隨之變成了另一番面貌。灰熊也不是去年的火箭,這是一支從上到下充滿控制力和執行力的真強隊,他們內外兼修,攻守有度,開拓者要爆冷擊敗他們,除非灰熊自己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但這是最不可能發生在灰熊身上的事情,他們可能比馬刺還嚴謹。
現任籃網主帥霍林斯一手將灰熊打靠成聯盟的頂級防守球隊,自從戴夫·喬格爾擔任主帥以來,灰熊的防守依然是聯盟前列。本賽季常規賽,灰熊每100回合丟99.9分的防守效率排在聯盟第4位,僅次于勇士、雄鹿和馬刺;但與此同時,喬格爾讓灰熊的進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本賽季,他們的進攻效率排在了第13位。結果就是,面對擁有聯盟頂級防守體系的灰熊,開拓者很難覓得良機。原本流暢的進攻,也被切得粉碎。而利拉德的巨大起伏,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因。或許是經過了深刻的反思,系列賽第四場,利拉德找回了狀態。另一方面,灰熊主控康利的傷停,也為利拉德的爆發創造了客觀的良機。于是,在那場比賽中,我們又看到了那個視對手防線如無物、那個撕裂之城的代言人,一次次用犀利的突破和三分,猛攻灰熊防線,引領開拓者的勝利。但很遺憾,這一切真的來得太晚了。
從整個系列賽來看,灰熊的這套核心陣容將他們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小加索爾和蘭多夫是進攻端的主要發起點,他們不但能自己得分,還能策應。面對黑白二熊,阿爾德里奇始終無法打出正常的水準。至于康利,他的突破得分也讓開拓者找不到應對的方法。此外,灰熊的側翼位置上還有“鐵閘”托尼·阿倫,他的存在,讓原本就缺兵少將的開拓者外線更加捉襟見肘。五場比賽中,面對高防守效率的灰熊開拓者在進攻端難有作為,而在常規賽他們的進攻效率排在聯盟前十。防守端限制了對手得分,進攻端還有所收獲,灰熊晉級順理成章。
傷病所累
斯托茨接管開拓者教鞭后,球隊的防守逐年進步。本賽季,開拓者每一百回合失分由上賽季的107.4分降到103.7分。他們的防守效率進入聯盟前十,這對于一支進攻方面火力強勁的球隊來說,意味著攻守更加均衡。開拓者在常規賽打出51勝31負的戰績,連續第二年獲勝場次50+。由于雷霆受阻傷病未能打出符合他們實際水平的戰績,開拓者在西北賽區一騎絕塵,順利拿到賽區第一,這是開拓者隊史首次稱霸西北賽區,也是本賽季西北賽區僅有的一支進入季后賽的球隊。
然而,對于開拓者來說,“苦澀”才是這個賽季的主題,由于傷病不斷爆發,他們可謂是季后賽大軍中陣容最不齊整的一支。韋斯利·馬修斯因為跟腱斷裂賽季報銷,這對于開拓者打擊不小,因為球隊失去了一個進攻火力點和防守鐵閘。阿弗拉羅在常規賽最后階段右肩膀拉傷,他休戰了最后三場比賽,而且同灰熊的前兩戰也沒有打。之后,由于形勢所迫,阿弗拉羅只能火線復出。卡曼也由于傷病打打停停。但對開拓者來說,最大的傷病問題來自阿爾德里奇,這位球隊王牌在1月的左手大拇指韌帶撕裂,雖然堅持帶傷出戰,但他的進攻效率明顯受到了影響。
上賽季季后賽首輪的阿德如有神助,前兩場分別砍下46分和43分。本輪系列賽,他第一場拿到32分,但34投僅有13中,之后4場比賽得分逐場下降,第五戰18投5中只得到14分。五場比賽,他的投籃命中率只有33%,與上賽季同一時段的那位開拓者殺神相比判若兩人。灰熊的防守也遠非上賽季的火箭能比,尤其是內線對抗十分兇悍,這對阿爾德里奇形成了有效干擾,指傷則令情況雪上加霜。
利拉德是少數健康的球員之一,但相比去年季后賽的表現,他的起伏比較大。系列賽前三場,開拓者遭遇全敗跟利拉德遭到限制有直接關系。前兩場,他一共37投10中,總計送出4次助攻,這樣的成績單根本拿不出手。第三場,利拉德有所復蘇,拿到22分9次助攻,開拓者也打出了韌性最強的一場比賽,把灰熊拖到最后一分鐘,可最終惜敗。到了第四戰,利拉德終于找到了自己。他23投12中,獨得32分7次助攻,兩項數據均為全場最高。然而,整個系列賽,利拉德用39%的命中率砍下了場均20分、4.6次助攻、2.4次失誤的數據則顯得非常糟糕。
表面上看,開拓者能夠和灰熊掰一掰手腕,每個回合都能有來有往、攻守有度,但其實是每個回合都被灰熊所壓制,常規賽時間能做到場面上不落下風,事實上每到第四節,只要灰熊在防守端一發力,開拓者攻防兩端就會立馬崩潰,防不住蘭多夫和加索爾的內線強攻,也限制不住康利的外線突襲,甚至連老卡特也能在內線興風作浪,而自己的進攻就會迅速變成利拉德和阿爾德里奇單打獨斗,看起來就像是在逞匹夫之勇。
X因子
這些年來,灰熊一直都是季后賽中的一塊“硬骨頭”,他們的核心陣容一直都很穩定,沒有球隊愿意在季后賽中遇到灰熊這種風格的球隊:除了2012-13賽季是在西部決賽被馬刺橫掃,其余三次揮別季后賽的比分都是3比4,與對手各種頑強纏斗。
雖然與開拓者的系列賽贏得還算輕松,但實際上也很難形成輕松之感。康利因傷休戰是原因之一,這從他們丟掉第四戰就得以體現。在這場比賽中,灰熊的兩位控球后衛卡拉西斯和尤德里在進攻端還是表現不錯的,但是他們在防守端都不能彌補康利的空缺。在這個系列賽的前三場比賽中,利拉德表現不佳,主要就是康利對他的防守非常到位。而開拓者惟一的一場勝利也是利拉德搶回來的,這也是受益于康利不在,對他的防守壓迫強度下降。而康利不在,灰熊的進攻也顯得不太流暢。第四節他們一度領先10分,但在生死8分鐘內僅得12分,卻讓開拓者轟下29分。可以說,康利對于灰熊來說,無論在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都非常重要,雖然過了開拓者這一關,但對陣勇士如果康利繼續缺陣,那將是致命的影響。
灰熊很難形成輕松感的原因之二就是他們圍繞“雙熊”制定的戰術:加索爾是戰術運轉的發起點,他較少甚至就是不愿成為終結點;蘭多夫較多地承擔著終結點的責任,尤其是在戰術運轉受到對手一定限制時,但蘭多夫的殺傷效果很難充分體現出來。第五戰中,郁悶的蘭多夫直到比賽最后1分鐘開拓者被迫采取“犯規戰術”時才迎來了第2次走上罰球線的機會,比賽的前47分鐘內,19次出手的蘭多夫,在各種肉搏激戰中只有2次罰球。對比“黑熊”在灰熊戰術中的重要性,對比他更多是在采取強攻的實際內容,這罰球數據顯然太少了。更令灰熊難以愉快的是:蘭多夫2 5歲的利拉德,還很年輕。未來,他很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繼續引領開拓者前進。但在此之前,他首先需要對這個失落的賽季和這輪失落的系列賽,進行一次深刻而全面的反思。(的罰球一直就這么少。
與開拓者這輪系列賽的前四戰,蘭多夫總共是8次罰球。也就是說,在五場比賽的“正常時段”中,蘭多夫場均只有2次罰球。“黑熊”這第一攻擊點很難通過造犯規體現出殺傷效果,只能靠自己的投籃效率來維系攻擊力,這就決定了他們即使取得勝利,也總是不能打得酣暢淋漓,自然也決定了灰熊接下來同勇士對峙、在季后賽中持續挺進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