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麗
摘要:心理因素是直接影響聲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聲樂學習中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則是取得成功的基礎環節,也是支配和影響學生掌握聲樂技能和聲樂情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實際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訓與練習,進而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發揮其真正的實力和水平。本文簡單地分析了聲樂學習中產生消極心理因素的原因,并對調整聲樂學習者的心理狀態給予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聲樂學習 心理因素 分析
聲樂演唱藝術是通過演唱技巧用聲音來傳達和體現情感的一種藝術表演活動?!氨灸?、技能、心理”是藝術演唱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其中,心理因素是最為基礎和最為重要,人的情緒、情感、熱情以及審美觀念是影響演唱者能力和效率的關鍵因素。心理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主觀的意識形態,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且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第一步。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心理素質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在聲樂教學中,為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呢?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地分析在聲樂學習中的心理因素,對聲樂學習中心理因素進行研究。
一、在聲樂學習中良好心理狀態重要性的分析
馬臘費奧迪曾經說過:“心理狀態是聲樂藝術表演真正的靈魂。”并且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受神經中樞和大腦皮層的支配和控制,心理則是腦的機能,也是人類活動的主觀意識形態。唱歌主要是由人的呼吸、發聲、共鳴、語言、動作共同協調而完成,也是由人的高級神經中樞系統共同協調來完成的活動。因此,在唱歌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思想上的準備,是增強歌唱演奏者自信心、提升其自身的演唱技巧、突出其聲音的美妙的基礎。反之,歌唱演奏者很難演唱出優美、動聽的歌曲。眾所周知,人所做的任何行為活動都受大腦控制和支配,這些行為活動和實踐能力直接受心理素質的影響,在聲樂教學中也不例外。意大利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吉諾·貝基曾說過:“在歌唱演奏時,自由演唱者充滿自信心,他的大腦才能夠控制唱歌的每個部分,而不是單純的聽力和節奏感來控制歌唱來進行表演。”可見,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熟練的聲樂表演技巧十分重要,但是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必不可少。聲樂演唱不僅是一門藝術表演和藝術創作活動,更是突顯人們是否擁有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狀態的原因分析
(一)聲樂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
聲樂是一門非常特殊的學科,其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真正的認識聲樂教學的特殊性,進而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聲樂技能,甚至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其對聲樂的學習產生厭倦和討厭的消極心理狀態,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學生自身原因
在聲樂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綜合素養,還需要優秀的學生團隊。在聲樂學習過程中,扎實的基本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掌握聲樂技能和挖掘學生潛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有時候緊張的心理直接會影響學生掌握聲樂技能的效果。因此,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基礎功不牢是使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狀態的本根原因。
(三) 缺乏自信心
聲樂學習是一門展現藝術的學習,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唱歌技巧,還需要學生能夠在舞臺上將自己的特長和潛能展現給大家,并在舞臺上展現真實的自我,通過自己的歌聲和演唱技能,得到大家的稱贊、欣賞和認可,這就是聲樂學習的最終目的和最大成功。然而,大部分的聲樂學習者雖然掌握著比較熟練的演唱技能和擁有美妙的歌喉,但是在公眾面前就不能夠完全的將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嚴重缺乏自信心,進而使其在聲樂學習中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
三、在聲樂學習中調控心理素質的有效措施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而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的。”由此可見,在聲樂學習中,聲樂學習者應該善于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和追求聲樂藝術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快速的學好聲樂表演技能和鍛煉出良好的心理狀態,正如“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所表達的意境一樣。同時,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表演技能和綜合素質,在教學的時候通過使用正確、優美的動作、美妙的聲音、熟練的動作來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其消除對音樂的消極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該以微笑待人,用親切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學生,并建立一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進而培養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 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歌唱者的聲樂表演技巧
在舞臺上進行歌唱演奏表演時,即使是成功的藝術歌唱者都會產生緊張和激動地心情。但是由于他們運用高唱的聲樂技巧,進而使其產生的緊張、激動的情緒被神經中樞所攔截,最終使他們在舞臺上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并給人們帶來精彩的演唱表演,這就驗證了“藝高人膽大”這一俗語。因此,在實際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聲樂基礎技能,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高聲樂學習者的興趣,激發他們對聲樂學習的探索欲望。通過不斷的訓練,提高其聲樂基礎技能,增強其聲樂演唱的自信心,調控學生的心理狀態,是使學生成為一名優秀成功的藝術演唱者的重要手段。然而,提高聲樂技能和訓練心理素質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有大部分學生想要急于求成,想要表現自己,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來達到效果,這樣只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后果,進而導致其心理受到嚴重打擊,降低了其對聲樂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其通過正確的方法來不斷的訓練其聲樂技巧和心理素質,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采用層次化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機制
層次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基礎水平學生的要求,還能夠增強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聲樂的認知能力。因此,在實際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層次化的教學模式,來刺激和訓練學生的聲樂技巧和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多給學生提供演唱的舞臺,使學生在實際演唱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完善,同時使學生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和展現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心理。比如說: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藝術表演活動等,并通過學生在舞臺上的表現,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并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表現,進而不斷的改革教學模式,采用層次化的教學方法,進而使學生在改變缺點的同時,充分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提高學生的聲樂技巧能力,進而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 加強舞臺實踐練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決定聲樂表演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梢?,自信心的培養在聲樂學習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舞臺實踐能力和增強自信心:一是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和控制”的心理能力。學校應該多舉辦一些歌唱藝術表演活動、戲劇表演、合唱等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舞臺,進而在一次次的鍛煉和實踐中,增強自信心和提高聲樂表演技能;二是認真做好演出前的心理調整工作和一切準備活動。有了一個比較充分的演出表演前的準備,是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提高舞臺能力的重要措施;三是引導學生將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演唱過程中。在實際的歌唱表演中,演唱者只有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投入到表演中,才能有效地傳達出歌詞的意境,才能夠很好的利用歌聲來訴說自己的情感,才能夠有效地傳達藝術的境界,這樣更能夠吸引觀眾的情感和目光,這樣才能夠使表演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
總之,要想學生能夠發揮其真正的能力和良好的聲音狀態,就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素質培養和專業的技能訓練。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要性,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自由的練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演唱技巧和音樂表現能力,最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提高聲樂教學質量,使歌唱表演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進而促進聲樂藝術教學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汪洋.聲樂學習中心理因素分析及調整[J].黃河之聲,2012,(03).
[2]錢淑萍.聲樂學習中的心理調控[J].才智,2012,(29).
[3]柳寧.聲樂學習中的心理因素[J].大舞臺,2014,(08).
[4]陳亞娟.心理因素對聲樂學習的影響及調整[J].音樂時空,2013,(13).
[5]尹麗華.聲樂教學中演唱者心理因素分析[J].大舞臺,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