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試從輕動詞角度,分析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現象,以存現輕動詞為例分析一些典型句式,從句法意義和形式構造上討論這一特殊語法現象。輕動詞理論為我們全面研究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現象提供了重要線索。
關鍵詞:一元動詞 非賓格動詞 賓語 輕動詞
一、引言
動詞后能否帶賓語,是劃分動詞及物性和不及物性的標準。除個別動詞兼有及物性和不及物性外[1],傳統的漢語語法分析依據這一標準,將動詞分為及物動詞(transitive verbs)和不及物動詞(intransitive verbs)兩類。漢語中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存現句和“領主屬賓句”中。例如:
存現句:來了車。
領主屬賓句:王冕死了父親。
二、一元非賓格動詞及其帶賓語現象
我們按照可帶題元成分的多少,將動詞分為一元動詞、二元動詞和三元動詞三類。其中,一元動詞即傳統語法中的不及物動詞,二元動詞和三元動詞即傳統語法中的及物動詞。
一元動詞(one-place verb)即帶一個題元成分的動詞,可分為非賓格動詞、非作格動詞兩類。一元動詞的題元成分在句中處在主語的位置,其表層結構為“NP+V”。原則上一元非賓格動詞是不能帶賓語的,但是現代漢語中,卻有很多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的現象,本文對這一反?,F象進行分析。
(一)一元非賓格動詞
非賓格動詞(unaccusative verb)又叫作格動詞(ergative verb)。這類動詞大多表示出現或存在的意義,一般不帶賓語,比較典型的有“來、死、沉”等。它們的深層結構為“V+NP”,即其所帶的題元成分在深層結構中處在賓語的位置。
(1)車來了。
這類動詞的主語可以后移到賓語位置,主語的位置可以是代詞“這兒、那兒”,也可以是處所名詞(名詞短語)。
(2)a.來了車。
b.這兒來了車。
c.院子里來了車。
何元建(2011)把這類動詞的題元結構標記為<(處所),客事>,指出客事成分生成在動詞的補足語位置上,處所成分作為一個可選的部分,從標定語位置生成。[2](P213)
(二)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現象
很多學者都詳細分析論證過一元動詞帶賓語的現象,指出一元非賓格動詞是可以帶賓語的。下面我們引入“存現輕動詞”的概念,來分析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的現象。
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的現象是很明顯的,其表層結構為“NP+V”。非賓格結構的唯一題元在深層結構中處在賓語的位置,也就是說,非賓格動詞的主語并不是真正的主語,而是一個客事賓語。例(1)和(2)a是典型的存現句,只是語序不同。例(1)還可以加“有”這個表示存現的語法標記,構成“有車來了”這個句式。何元建把這里的“有”稱為“存現輕動詞”[2](P370)。存現輕動詞“有”在句子中可能是零形式的,也可能是實詞“有”。
我們先來看零形式的情況。移位過程中,賓語必須先于動詞移位。例(1)中,表層結構中位于主語位置的“車”在深層結構中位于賓語位置,深層結構中的“車”移位到動詞“來”之前。存現輕動詞“有”在句子中是零形式的,那么非賓格動詞“來”就要移位,與這個零形式的存現輕動詞“有”相結合。其樹型結構圖如下(“vP”表示輕動詞短語,“v”代表零輕動詞):
例(2)a中,非賓格動詞“來”帶一個客事賓語“車”。存現輕動詞“有”在句子中是零形式的,那么非賓格動詞“來”就要移位,與這個零形式的存現輕動詞“有”相結合。其樹型結構圖如下(“vP”表示輕動詞短語,“v”代表零輕動詞):
這里需要注意客事賓語的指稱問題。如果客事賓語是單獨的名詞,那么它在動詞前后的位置不同,其指稱也會不同。例(3)、(4)中,“車”在動詞前是有指的(referential),而在動詞后則既可能是有指的,也可能是無指的(non-referential)。如果單獨的名詞處于賓語位置并且不移位,那么它既可以是一個名詞短語(NP),也可以是一個零限定詞短語(DP);而如果單獨的名詞處于賓語位置并且還要移位,那么該單獨的名詞只能是一個零限定短語,這樣才可以約束自己的語跡。[2](P215)
但是,如果句子里出現了實詞“有”,那么句子中的賓語就不能移位。如果要移位到動詞之前,也只能生成在動詞的標定語位。[2](P370)比如“有車來了”這個句子,賓語位置的“車”移位到動詞“來”之前,只能生成在動詞的標定語位。
非賓格動詞的主語可以后移到賓語位置,主語的位置可以放置代詞“這兒、那兒”,也可以放置處所名詞(名詞短語)。非賓格動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中,句子的主語是一個零代詞(pro)。
如果零代詞不出現,那么賓語就要移位到主語的位置;如果零代詞不出現,賓語也不移位,那么處所短語就要移位到主語位置。
上面分析了存現句中非賓格動詞的生成情況,下面以“王冕死了父親”這個句子來考察領主屬賓句中非賓格動詞的一些現象。朱行帆認為“王冕死了父親”是輕動詞“EXPERIENCE”和“死”通過句法手段生成的。[3]按照他的解釋,我們可以得到下面這個樹型結構圖(EXP是輕動詞EXPERIENCE的縮寫):
非賓格動詞“死”上移到事件謂詞“EXPERIENCE”的位置并和它合并,生成了“王冕死了父親”這個表層結構。
三、結語
從生成語法的角度看,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的現象是有其特殊性的。我們發現一元非賓格動詞的主語是隱性的,它其實是有兩個題元的。我們引入“存現輕動詞”的概念,來分析一元非賓格動詞帶賓語的現象,試圖為這一現象尋找合理的解釋。這一解釋是否合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和進一步的驗證。
(本文系湖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省級重點學科大學生科研[創作]創新扶持項目課題“現代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象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收錄在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2014年研究生學術年會論文集中。感謝我的導師金克中先生的寶貴意見。)
注釋:
[1]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8頁。
[2]何元建:《現代漢語生成語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朱行帆:《輕動詞和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現象》,現代外語,2005年,第3期,第221-231頁。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