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婷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可謂是家喻戶曉,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首題畫詩,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的整體配合,所以題款的詩文精美、書法精妙是關系畫作整體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最直接的作用便是抒發作者情懷、體現作者文學和書法修養。
中國文人畫的題款,多緣于藝術家的學識和修養,文人畫家在畫面醒目處記寫標題與闡明畫里畫外之意的詩文,逐漸形成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一門題款藝術。通過題款可使觀賞者獲得“畫外之意”。題款的內容除姓名年月外,詩詞歌賦、畫理畫論、雜感記事、短評題跋語、散文小品均可題用。題款藝術隨文人畫的興盛而得到繁榮和發展,這與文人這個特殊群體以及文人對繪畫強調的文化內涵有著密切關系。
題款有時甚至比繪畫本身更直接地體現中國文化精髓,使文人畫具備高度的文學性與精神性。這就使文人畫家以側重精神和野趣的追求為最高理想,因為文人畫家多是業余,或是以文為主,以畫為輔,偶然興致來了涂抹幾筆,借以清閑遣興,畫上用辭,高潔孤傲,與眾不同,強調書畫同源,詩書畫印結合,方能稱得上唱和風雅。
文人畫,標舉士氣、逸品,體現超脫、瀟灑的精神,但是僅僅通過畫面物象來表達某種寓意往往帶有模糊性,難以準確的表現出作者的意愿和寓意傳達給觀賞者。而題款進入畫面則很好的彌補了繪畫這方面的不足,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懷同時寄托于題款中的詩詞,將富有韻律和寓意的詩詞與畫面物象結合,極大地幫助了作者情感的表達,可以直接準確的抒發出作者內心各種復雜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文人畫家運用題款這個載體宣泄自身對生活或者政治的不滿,詮釋他們的人生態度,針砭時弊,關注民間疾苦,字里行間,各有真意。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蘭竹入畫,常見寥寥數筆,卻恣意挺拔透著瀟灑,彰顯著畫家性格的曠達與孤傲,再加上題款的詮釋,更是直逼胸臆,尖銳而辛辣,氣韻表現,豐富變化與情趣寄寓。“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南宋鄭思肖題《畫菊》)來抒發自己的孤傲、不與眾流合污的高尚情懷。徐渭在那幅著名的《墨葡萄圖》上題詩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正是這首題畫詩使這幅葡萄圖成為徐渭身世的自我寫照:凄涼、冷落,明珠閑拋。徐渭通過這首詩抒發了感時傷世、懷才不遇的感慨。
文人畫的題款多體現文學性,他們崇尚品藻,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文學藝術的締造。中國畫中題款的文學性是有突出的地位的,從內容上看,從早期的描寫故事到文人畫中的文人氣息,幾乎占據了所有的畫作,在中國畫中故事性的描述是較多見的,各種情況都有,像真實的故事、傳說、文學作品里的故事等等;從意義上看,作為美學意義來說題款要實現“善”的功能,使欣賞者在感官愉悅之后在情感上有一個升華,在心靈純化之后有再一次的愉悅,這也正是繪畫作品的文學性的審美作用;從形式上看,題款書法只是情感表現的符號性媒介,線條也是影響畫面整體的和諧的重要因素,是可以成為組合任何形象的基礎因素,書寫線條最好要富于變化體現動態美,書寫的輕重、強弱、方圓等要使之具有和諧美,輕如蟬翼,動如飛龍,“詩書畫印,相得益彰”才好。
此外,題款也有利于章法和增強畫面的美觀。款有款式,不但落款的位置要選好,甚至寫單行或寫雙行都要考慮到,否則,畫面就要受到破壞。不過只要款書題得好,不但補救其缺陷,而且增加其美觀。題款在展示中國畫本質特征上所起的作用自然也不可低估,在構成中國畫的形式美上尤其不可或缺。
好的題款與正文相輔相成,其錦上添花的作用妙不可言,不僅可以升華作品的表現形式和思想內涵,還可以讓觀者從中體會到作者的學識與修為。題款——這個由繪畫藝術醞釀出的財富,其中乾坤值得仔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