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毓 吳瓊
摘 要:貴州作為我國自然景觀的瑰寶地之一,它的發展,對我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于是,為了讓更多的游客能夠深入貴州的自然景觀中,去體味貴州特有的人情風俗與自然文化,貴州政府就必須要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作為基礎,并結合貴州自然景觀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強旅游自然景觀的外宣力度。因此,本文將針對貴州旅游自然景觀,對其的外宣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字:自然景觀;貴州;旅游;外宣策略
一、簡析貴州旅游的自然景觀
貴州地處我國西南的東南部,所屬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占地總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由于貴州地貌多為高原山地,又有多條河流流經,所以它被人們譽為了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風景寶地。其次,貴州的旅游自然景觀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太平河風景名勝區、江口縣的亞木溝景區、大明邊城景區、黃果樹大瀑布以及天河潭等。其中,大明邊城景區的重心是明朝貴州銅仁府古漁村遺址的保護與開發,它是以“明史”為依據、以“明文化”為內涵、以“明軍事”為主脈、以地方特色為背景,致力于明朝以來貴州六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挖掘,是西南最大的綜合歷史文化景區。因此,它也被人們廣泛的稱之為是:貴州省的“文化之城”。
二、試析貴州旅游自然景觀外宣的重要性
全球經濟水平的提高,勢必會推動我國旅游業的進步,特別是我國貴州省的旅游業,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更是非常樂觀的。于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貴州省政府就應當加大對其自身旅游自然景觀的外宣力度,將貴州的歷史文化、人文風俗與民族風情更為廣泛的推向世界各地,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并了解到貴州六百多年來的傳統文化。其次,面對國家提出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要求,貴州省政府還應當把該要求作為旅游自然景觀外宣的核心,并把“推廣旅游自然景區,讓傳統文化面向世界”作為外宣目的,再結合現代化的宣傳方式,把貴州旅游自然景區外宣的效果最大化。這樣一來,才能夠讓貴州六百多年的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并繼續良好的傳承下去。由此可見,貴州旅游自然景觀的外宣,不論是對貴州省的旅游業來說,還是對我國經濟市場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三、探究貴州旅游自然景觀的外宣策略
(一)突出傳統文化主體
把貴州傳統文化的特點作為外宣的主體,并借助于現代化的詞匯,對旅游自然景觀的特色進行合理的描繪與渲染,以突出貴州特有的傳統文化,從而讓人們在接受外宣資料的過程當中,能夠培養起對傳統文化進行認知的能力。其次,當人們對貴州的傳統文化主體有所了解之后,也會逐漸擴展其自身原本比較狹隘的傳統文化思想,進而讓其轉變對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使其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例如:上文所提到的大明邊城景區,由于它涵蓋了從明代至今的六百多年文化歷史,所以貴州政府可以將明文化的特色作為外宣的主體,并依據明代的文化歷史,再結合大明邊城景區的特色(如:桃源古村、錦江漁村以及九龍洞府等),設計出最具有明代傳統文化的外宣資料。這樣,也就可以讓人們從外宣資料中,獲取到更多有關大明邊城景區傳統文化的知識,繼而讓貴州省的傳統文化能夠得以更好地傳承下去。
(二)突出自然景觀給人們產生的作用
西方哲學史中,曾提及到:自然景觀的作用強大到可以凈化一個人的心靈,讓其回歸于自然,不沾染塵俗。可見,自然景觀對人類而言,的的確確是具有陶冶心靈與深化情感這兩大作用的。因此,貴州省政府就可以在外宣資料中,加入一些特色詞匯(比如:秀美、靈動、壯麗以及崇高等)的刻畫語句,讓其可以突顯出自然景觀的“外美內實”。另外,這樣的刻畫語句,也可以讓人們產生聯想,繼而激發出人們想要對其進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三)突出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開發作用
傳統文化是能夠直接反映出我國悠久文化歷史的一個寶藏,而貴州省作為我國旅游自然景觀中的瑰寶,它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對我國旅游業以及文化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貴州省政府就應當把傳統文化的元素合理的融入到城市建設、文化保護以及旅游自然景觀的外宣資源當中。唯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增強其對傳統文化進行開發的力度,比如:亞木溝,由于它是土家族的代表景區,涵蓋了土家族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所以,貴州省政府就可以把土家族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外宣資料中,讓其在體現出亞木溝景區特色的同時,也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土家族的民俗風情與文化歷史。這樣,當人們在瀏覽亞木溝景區外宣資料的時候,就會被土家族的傳統文化深深的感染,從而讓其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親身體驗一下土家族特有的民俗風情。如此一來,也就可以達到開發土家族傳統文化的這個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旅游業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如何在宣傳旅游自然景區的同時,對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合理的保護與開發,成為了我國省級政府的首要任務。其次,因現代文化給傳統文化造成的巨大沖擊,導致傳統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危機。于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也就顯得迫在眉睫了。因此,我國省級政府就應當把旅游自然景區的外宣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合理的結合一起。唯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能夠得以完整無缺的保存并繼續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田丹,麻金星.西方游客旅游認知探析——兼及探索貴州旅游自然景觀外宣之路[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2):64-67.
[2]郭芬.目的論視角下河南自然景觀景介的英譯[D].河南師范大學,2011.
[3]邱月.樓觀地區文化遺產與自然景觀的保護與利用——兼論旅游的開發[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4]李娜,周仕騁.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模式探討——以寧海十里紅妝"國有民辦"模式為例[J].三峽論壇,2012,(3):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