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綱 羅勛偉
“請問怎么識別真假錢……”。“記住,貸款利息要在每季的3月20、6月20、9月20、12月20日前付清,到期本息還清”。
4月16日晚8時許,貴州修文縣蒙蒙夜色萬山群中的六廣鎮中松村馬路邊組燈光通明,約200人聚在這里全神貫注地聽講什么?原來是修文縣農村信用聯社正在這里給村民們傳授基礎金融知識、召開全縣農村信用社“金融夜校進百村千寨”現場觀摩會。
參加聽課的有信用社人員、鄉村干部,更多的是當地村民。
大家看完視頻金融知識后,幾位信用社干部輪番向村民們介紹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存款品種、開展信用工程建設給村民們帶來的好處,以及如何操作安放在各村取款等用的金融自助終端機、銀行卡怎樣使用、怎樣辦理貸款等等進行講解。
講解中開展了互動,村民們爭相提問。有村民問錢存信用社有啥好處?講解人回答不被耗子啃、不被火燒、不霉爛、壞人偷不了,最放心。再說藏在家里不會錢生錢,存在信用社可以生
息。還有是在信用社存款就是支持家鄉發展,固為信用社放出的貸款多是大家的存款,所以說存款是件利己利家鄉的好事。
村民們還提問到:一萬塊錢的養殖貸款一個月是好多利息?我在外省做生意,能在家鄉信用社借款作起步資金嗎?能借多少?要些什么手續?好久能借到款?我在外地匯款給我妻子,她在村里的自助終端機上就能查收到嗎……?面對眾多村民各方面的提問,信用社人員一對一、零距離面對面耐心細致地一一給予答復,直到村民聽清楚、搞懂為止。
授課方式和課程早先已作了充分準備。一是結合本縣實際、結合其他縣開展“金融夜校”情況、結合當地農民應知、須知、想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傳教金融知識,制成專題片象放電影一樣播放;二是留足空間,采取互動,請村民現場暢所欲言提問題,信用社干部當場作回答進行。
當筆者問及部分村民對金融夜校的看法時,大家都比較滿意,使他們原先想問、想了解的金融知識,又不好找人問,如今問到了、學到了,對自身辦理金融業務很有幫助。“取小錢(小額款)、查兒子匯款來、查補助款(國家涉農補貼)不用再跑鎮上了,辦張信合銀行卡就搞定,真是太方便了,銀行都開到了家門口。”50多歲的張大姐滿意地笑著說。
針對當前電子金融業務的不斷發展,固很多農民都習慣用傳統紙質存折在人工柜臺上辦金融業務,不會使用銀行卡在自動存取款機和“農信銀村村通”自助終端機等金融機具上辦理業務,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農民致富發展步伐,為此,為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學到應知應會基礎金融知識,助其加快發展步伐,修文縣信用聯社在全縣開展“金融夜校進百村千寨”活動。
據了解,修文縣信用聯社“金融夜校進百村千寨”活動已于4月16起在全縣各行政村鋪開。這項工作是件長期性的工作,要求要在每個行政村開展二至五次左右,目的是要讓全村幾乎所有人都參加過“金融夜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