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玉

在馬鈴鳳看來,清真飲食文化講究食以養性,必須堅持食材的品質和生產的規范,這是底線,更是信仰。她的夢想,是弘揚民族飲食文化,讓貴州的清真食品走向世界。(受訪者供圖)
“叫我馬大姐就行!” 一見面,馬鈴鳳的笑容和熱情便打動了記者。近日入選“2014年貴商新榜樣投資貴州十大經濟功勛人物”的她,是興仁縣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清真食品界享有盛名的馬鈴鳳,給人的感覺是柔情、堅韌和智慧。
初涉商海
馬鈴鳳上世紀60年代出生在山水錦繡的黔西南州興仁縣。1985年馬鈴鳳考入貴州省建材工業學校,畢業后到縣工商局工作。
人漂亮、家境好、工作好的馬鈴鳳,曾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和很多女孩一樣,馬鈴鳳在談婚論嫁的年紀步入了婚姻殿堂,不多久,女兒出生。本想著自己的一生就在這種平淡且和順的家庭生活中度過,沒想到,一場婚變把從未受過挫折的她推向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一年馬鈴鳳30歲。
離婚后,馬鈴鳳認真審視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再在清閑的工作中虛度光陰。恰逢政府鼓勵機關職工自主創業,從未涉足過商海的她,籌集了幾萬元后,大膽地與兩個朋友一起承包了一個酒店。
馬鈴鳳是幸運的,初涉商海的她不僅沒有虧本,反倒讓一個即將倒閉的酒店起死回生,并一躍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酒店。
雖說人多好辦事,但人多也難決策。隨著酒店生意的日漸興旺,三個合伙人各有各的主意,最后不得已將酒店盤出。
酒店雖然轉讓了,但馬鈴鳳創業的激情并沒有停止。2000年,“農家樂”開始在各地興起,洞察到商機的馬鈴鳳借了十多萬元,在原城東關興公路東湖旁邊開設了“茅草屋”,繼續她的創業路。
從房屋設計到建材選擇,都是馬鈴鳳一手操辦,甚至“茅草屋”上的每根茅草都是她跑到深山里找來的。因為房屋設計別具一格、飯菜可口,來“茅草屋”吃飯的食客絡繹不絕,“茅草屋”逐漸成為興仁的一個飲食標志。
在經營“茅草屋”的同時,馬鈴鳳開始涉足家政、建材等行業,生意如火如荼。然而,一次偶然的見聞,卻讓她改變了對事業的看法。
興仁縣有數萬名回族居民,馬鈴鳳也是其中之一。一次,她看到一個回族朋友吃著別人從西北帶回來的清真糕點,感慨“在貴州從來沒有吃過”,馬鈴鳳當時就怔住了。
因為回族居民在飲食上有嚴格的禁忌,所以可以選擇的食材種類相對較少。馬鈴鳳一方面覺得當地回族居民可以吃到的清真食品種類太單一,另一方面又覺得清真食品市場前景廣闊。
她想起自己開“茅草屋”時自制的雞樅油辣椒深受食客喜愛,便決定從制作清真調味品開始實現“清真美食夢”。
隨即,她砍掉原先所有經營項目,于2003年成立馬大姐民族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清真食品。
浴火重生
懷揣著創業以來掙得的一百多萬元,馬鈴鳳把租來的廠房裝修一新,購置了新設備,本想轟轟烈烈大干一場,沒料到一場大火卻將之燃燒殆盡。
因為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在煉制雞樅油的過程中,工人不慎導致油鍋起火,再加上裝修時使用的材料都是易燃物,火勢很快蔓延開去,馬鈴鳳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這么多年的心血化為烏有。
突如其來的大火,讓馬鈴鳳對再創業徹底死心。事后,她收到了女兒發來的信息:“媽媽,哪怕你一無所有,你還有我,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重頭再來。”
從那時起,女兒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為了節約錢,她有時連牛奶也舍不得買,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都在專心學習,后來順利考進大學。女兒的表現讓馬鈴鳳倍感欣慰,創業的想法再次萌發。
2008年,也就是發生大火的那一年,為了盡快走出火災造成的困境,馬鈴鳳帶著自己生產的雞樅油辣椒第一次出省,來到西安參加商貿洽談會,受到消費者歡迎。因為所帶產品數量有限,本來賣8元一瓶的辣椒甚至有顧客出價10元購買,有好幾個代理商都主動拿出定金希望代理她的產品。
2009年,馬鈴鳳在風景秀麗、依山傍水的李關鄉重新選址,創辦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精心研制以雞樅油辣椒、雞樅油番茄等調味品為主的“靈鳳子”清真品牌系列產品。
很快,產品在國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馬鈴鳳開始籌劃讓產品走出國門。她帶著產品到馬來西亞。第一次去,馬鈴鳳只談成了原材料供應的協議。第二次,馬鈴鳳邀請貴州省伊斯蘭教協會會長一同前往,幾經磋商,終于拿到對貴州清真食品的哈蘭認證,馬鈴鳳的產品開始在馬來西亞的市場上亮相。
如今,馬鈴鳳的清真系列產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還遠銷日本、馬來西亞、埃及、迪拜等國家。
信將致遠
清真食品是嚴格按照清真飲食規范制作的食品。在生產中,馬鈴鳳也是懷著對清真飲食文化的信仰和敬意在生產每一種食品。她決不允許以次充好,更不允許將受污染的、腐敗或自死的動物肉作為原材料。
曾經有個云南客戶要購買馬鈴鳳食品廠生產的牛干巴,提出只要價格優惠隨便她使用什么肉來做,被馬鈴鳳斷然拒絕。在她看來,清真飲食文化講究食以養性,對于丑陋的、骯臟的、非正常死亡的、以及習性不好的東西絕不允許使用,這是底線更是信仰。
從辦廠至今,馬鈴鳳食品加工廠所使用的原材料均是原生態的菜籽、辣椒、蕃茄等,所使用的牛羊也是自然放養的。
在注重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馬鈴鳳還特別重視挖掘食品的營養價值。不僅與貴州大學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還定期邀請營養專家到廠指導。雞樅油番茄是馬鈴鳳公司另一款主打產品,因為無添加、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被稱為“寶寶調味品”。
目前,公司已經研發出“金州六味”、“油雞樅”、“金州五福面條”、“野菌油辣椒”等一批清真調味食品和養生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馬鈴鳳說:“將清真飲食與現代科學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文化。希望能將這種飲食文化弘揚出去。”
在她看來,要讓更多人知曉清真飲食文化,就必須將企業做大做強。如今,在興仁縣陸關輕工業園區,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30畝、擁有5條年產6000噸清真系列食品加工生產線、年產值可達1.2億元的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地方特色產業的龍頭企業。而這并不是終點。
“明年1月,公司將會掛牌上市,借助這個渠道實現從私營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思想、新的人力和物力幫助公司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面對未來,馬鈴鳳信心滿滿。(責任編輯/姚 遠)
對話馬鈴鳳
記 者:從經營農家樂到經營食品公司,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馬鈴鳳:做企業有苦有樂,有得有失。我的一些同學、朋友,有充裕時間來鍛煉、娛樂、陪伴家人,但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奢望。不過在失去的同時,我也實現了自我價值。如今,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社會各界,大家對我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這對我更是一種鼓勵。
記 者:有人曾稱您為“清真界的老干媽”,對此您怎么看?
馬鈴鳳:“老干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我們要追趕的“標兵”。清真食品做市場最大的難度就是原材料要求過高,這就造成成本過高,在同類產品中沒有價格優勢。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大對清真食品和清真文化的宣傳,讓大家了解,不管是從原材料的選擇還是后期加工,我們都是用信仰在做食品,這樣才能打開市場。另外,在融資上,我們是一個新品牌,要做到現款現貨是很難的,我們要做大做強,就必須要走上市的道路。
記 者:您打拼這么多年,是什么支撐著您一路前行?
馬鈴鳳:最初經營“茅草屋”時,只想著掙夠兩萬塊錢、帶家人出去旅游一趟。再后來,看著當地回族居民飲食種類太少,就想著要多生產些好吃的食品給大家吃。現在,我想弘揚清真飲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這一路走來,應該是對健康生活、快樂生活的追求支撐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