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凡皓(中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遼寧 盤錦 124010)
隨著對油田地質特征、開發規律認知水平的不斷加深,開發技術的不斷成熟完善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斷創新,通過對特高含水期水驅開發調整潛力的深入挖掘,促使原油產量保持相對穩定,進一步提升油田開發水平。
1.1 老區可采儲量減少,產量遞減加劇
由遞減曲線可以推出遞減率與穩產期可采儲量采油速度的關系,設穩產期時間為T,穩產期產量為qc,可采儲量為NR,極限產量為qm,則由指數遞減

通過公式,老區遞減與采油速度相關明顯。隨著采油速度的增加,穩產期變短,遞減加大。
1.2 縱向調層困難,優選措施余地變小
隨著井網的加密和注水時間變長縱向上層系間的動用程度變高,含水差異變小,出水量變高,調整困難。從基礎、一次、二次三套井網之間的含水相差15-20個百分點,后期通過結構調整取得了含水基本不升、產量基本不降的效果。通過加大多學科研究成果應用力度,開展單井分層含水擬合與預測技術研究,形成多學科在單井方案編制中的使用技術標準并逐步制度化,實現研究成果的網絡化和可視化,實現多學科成果與動靜態數據的融合,指導開發調整方案編制。
1.3 優化增產改造措施,保證增油效果
進一步研究量化油水井措施選井選層標準,提高選井選層精度。針對區塊含水不斷升高、單井動態變化差異明顯、剩余油挖潛難度不斷加大的矛盾,深入分析不同井層潛力,完善產液結構分類調整技術,研究挖潛措施量化標準,改善措施效果。
2.1 進一步完善注采井網
2.2 開展分類評價,提高水驅驅油效率
明確單元管理界限、開發面積和地質儲量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建立開發指標、動態分析、生產管理為核心的指標評價體系,研究和完善分類評標準。
2.3 加大水驅調剖力度,擴大波及體積,提高水驅采收率
動態監測資料和取芯井資料表明,油田進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層頂部低滲透部位,因此,應該加大水驅深度調剖和淺調剖的力度,改變水流方向,擴大波及體積,進一步挖掘頂部剩余油,增加可采儲量,控制產量遞減。
2.4 抓住三次加密調整的有利時機,改善新老井的注采關系,減緩自然遞減
通過三次加密注水井投注后,進一步改善了新老井的注采關系,布井上三個結合,均勻布井,優選鉆井,分步射孔,分區動用”的三次加密調整總體思路,解放思想、拓寬思路,通過對三次加密調整井的經濟界限分析,考慮井網的綜合利用。
2.5 深化儲層潛力研究,優化注水方案調整
通過加大多學科研究成果應用力度,開展單井分層含水擬合與預測技術研究,形成多學科在單井方案編制中的使用技術標準并逐步制度化,實現研究成果的網絡化和可視化,實現多學科成果與動靜態數據的融合,指導開發調整方案編制。
4.1 按韻律層、單砂層完善注采系統,井網方式如何進一步優化問題需進一步研究。
4.2 三次加密井產能低、含水高,油層動用狀況差,如何更有效地改善油層的動用狀況等問題急需進一步攻關。
4.3 周期注水作為特高含水期改善開發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更合理的周期注水方式、方法的選擇及工作制度的確定等問題需進一步研究。
[1]鄢宇杰,汪淑敏,郭小云.塔河油田酸壓施工壓力異常分析及技術對策[J].復雜油氣藏,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