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TC官方公布了2015年第二季度的銷售業績:實現營收330億元新臺幣(約合64.7億元人民幣),只有去年同期的50%,凈虧損51.4億元新臺幣。HTC不僅銷售額逐年下跌,就連股價估值也在下跌,最近還宣布在全球裁員2300多人。
反觀HTC的發展,我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與“下跌”。為什么曾經的手機強者最后卻淪落到如今這步田地?
產品亮點不明顯
HTC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手機代加工廠,但卻始終持有代加工廠的思維。手機市場瞬息萬變,一味的“啃老本”的策略完全適應不了市場競爭。在性價比方面,HTC近幾年來的手機沒有特別吸引消費者的亮點,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其它手機。差異化方面,HTC沒有自己的產業鏈且難以做到根據市場形式與時俱進的創新。在外形設計上,HTC近幾年來一直沿用其“古老的”外形設計上的優勢,對于消費者而言顯得太過于單調乏味。
不重視國內市場
起初,HTC將重點放在手機高端市場,想要與蘋果等高端品牌一較高下,對于中低端市場不屑一顧。雖然此舉依據自己起步時的便利條件在國外贏得了一些市場。但隨著時間推移,國外市場趨于飽和。自從HTC與蘋果的專利案失利后,其在國外市場的銷售業績也不是很理想。國內市場雖然前景 看好,但是進入太晚失了先機。
營銷策略不足
HTC董事長王雪紅在內部信中表示“HTC的問題在于營銷而非產品”,就是說HTC一直覺得業績下滑的原因在于其營銷策略的問題。
難以放下身段
在產品定位層面上, HTC把定位鎖定在手機的高端市場。同樣把定位放在高端市場的三星,隨著市場發展,已經形成自己的整套生產鏈、而蘋果也有自身的硬件支撐,反觀HTC,仍然停留在自身的高端設想中。以HTC目前的情況,這一定位與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已經不相符合。
總觀以上幾點,HTC的主要問題除了其營銷跟不上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沒有自己過硬的核心技術的支持。一個企業的發展,核心技術永遠是關鍵。(YL)
鈦媒體
京東、淘寶誰將贏得農資電商發展先機
相比于早已宣傳多時的淘寶農資,京東8月11日正式對外正式宣布旗下農資頻道上線。正如淘寶依托于其“千縣萬鄉”計劃,京東則重點依靠其“縣級服務中心”體系的建設和自營優勢。據了解,京東計劃年內建成600家“縣級服務中心”,招募鄉村推廣員10萬名。京東的縣級服務中心可為客戶提供代下單、配送、展示等服務,并管理該區域所有鄉鎮的合作點。而在物流方面,京東已有覆蓋2000多個區縣的配送站點、近3萬名自營配送員隊伍,自營物流對于農資配送速度和質量的把控更有優勢。
另外,當 “農商一號”正式入駐京東商城后,農民消費者將通過京東“農商一號”旗艦店直接選購金正大與國內外農資行業冠軍品牌的農資產品,由京東農村電商提供覆蓋全國的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務。而金正大成熟的農技服務網絡也將通過京東電商平臺進一步延伸至農民的日常耕種實踐中,為農民的農資使用與耕種問題提供解答與指導。
據京東農資電商部總監范天陽介紹,京東計劃用1-2年的時間,將從種子、化肥、農藥開始,逐步將電商業務拓展至農機農具、農技服務、農村金融等領域。京東還將利用自身的供應鏈體系,為所有農資產品提供可追溯體系,以及配套物流解決方案和農技售后等打包服務。農民均可以在京東鄉村推廣員手把手幫助下,選購到正品低價的農資產品,享受京東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的增值服務。京東還將與農資公司、經銷商合作,推行農資白條,打造“農戶—農資龍頭企業—京東”的產業鏈閉環。
相比之下,阿里的農資電商則采取將產品庫從淘寶店鋪資源上整合管理分類進入農資產品類目,基于淘寶的平臺模式,讓線上線下全都集中在阿里農資的平臺上,從阿里角度講,此舉能夠繼續穩固阿里大平臺的發展戰略。不過,新型農資產業要發展則需要對產品管控有非常高的標準,這也是需要阿里在做農資電商時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相對淘寶農資電商而言,京東農資電商的發展模式與思路主要是通過自營、平臺能力開發合作與提升服務的方式來為農資用戶進行服務,以解決當前農資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開辟了一條農資電商發展的新模式。
砍柴網
廣告業的未來是顯示廣告+品牌內容
顯示廣告是否即將滅亡?容我提醒,顯示廣告在搜索、富媒體、分類廣告和移動類別中還處于茁壯成長階段。這一效應的結果之一就是顯示廣告在網絡出版業務上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以至于就算之前有保留意見,許多社交網站仍然會接受這一形式。早在2010年,Tumblr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大衛﹒卡普曾說過,“我們非常反對廣告,它確實很令人反胃。”然而最近,他宣布,Tumblr將從本周開始銷售最熱門帖旁邊的廣告位置。雖然這并沒有被吹捧為一個傳統的廣告單元,但是該廣告位置估計每天有1.2億次廣告印象數,而且有足夠的可測量的內容包含在標準廣告活動管理平臺上。
但是,其它通過社交網絡進行的營銷工作卻有所不同。雖然媒體買家可以衡量“喜歡”和分享的次數,但消費者與原創內容或再發布內容之間的大部分互動卻更難追蹤。品牌商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可能是一個Facebook帖子令消費者導航至其在線商店,而不是可以留下持久印象的Facebook廣告。就如我們所知的,行動并不總是緊急的、迅速的。
這一媒體的轉變也要求戰術上進行一些調整。不要像處理傳統顯示廣告那樣處理社交網站廣告和品牌內容,應該嘗試接受社交廣告的獨特渠道和方式。既然我們不期望這兩種廣告形式會產生相同的效果,那就應該將它們區別對待,因為它們可能對搜索廣告或戶外廣告產生威脅。雖然在信息和語調上兩者會保持一致,但廣告的投放位置、管理方式和衡量成功與否的方式完全不同。其中一種廣告形式的存在并不能令營銷人員低估另一種廣告形式,也不能說其中一種就一定會有危言聳聽的前景。這些只是簡單的兩種獨特營銷機會,如果采用得當,就能使品牌受益。
很少有行業像廣告行業一樣流動性那么大。作為數字營銷人員和媒體買家,我們的工作就是先退讓,然后找到合適的方法令這些技術運用到工作中。可見,廣告行業的未來并不是顯示廣告,而是顯示廣告再加其它元素,例如品牌內容。
亦觀察
中國制造產業危機如何應對
最新公布的中國制造業PMI的初值僅為48.2,突破了15個月以來的最低值。這項用來衡量中國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現狀的數據在PMI50是一個臨界點,而再創歷史新低的數據表明我國制造業正在面臨空心化,產業危機問題嚴重。
內外市場萎縮,制造業市場飽和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有200多種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隨著每年工業產值的不斷上漲,制造業產能和產量已經明顯過剩,在外需萎縮、內需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制造業的市場早已飽和,隨之而來的是制造業空心化的不斷加劇。
成本——收益杠桿失衡 成本優勢漸失
長期以來,中國制造業依靠廉價的生產成本在短時間內實現迅速擴張市場的目標,并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但是隨著中國生產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國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領域的競爭優勢正在喪失。
品牌溢價失效
細數中國的制造產業,沒有哪家企業能夠像可口可樂那樣敢夸下海口:“哪怕一夜之間全世界的工廠都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但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品牌存在,很快就能東山再起”。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的更是鳳毛麟角。中國的制造企業多數都是依靠“薄利多銷”來創造利益價值,品牌難以形成企業的可變現資產,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面前難逃厄運。
中低端制造業中心轉移
通過政策補貼和低成本投入的優勢,中國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制造業遷移的主場;但隨著中國國內經濟改革的深化,這些低成本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東南亞國家憑借政策和當下的低成本生產要素的優勢,參與到世界制造產業的生產當中,嚴重削弱中國制造業的市場當中的競爭優勢,撼動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歐美國家高端制造倒逼中國制造業變革
如今的中國制造業,一方面難以應對來自低生產成本國家的競爭,造成中低端制造產業外流,另一方面,在高端制造領域難以與歐美國家相匹敵。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道路愈發艱難。
中國制造的“工匠精神”
隨著消費者自我意識的覺醒,中國正在從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進入到了精益求精的定制化時代。中國的制造產業只有經過精工制造,擁有了切合實際的工匠精神才能夠將我國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品質融入到產品當中,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口碑,擺脫粗制濫造的形象,用品質獲得今后品牌的高溢價能力。
定制化時代的到來
新一代的消費者們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陷入到了定制化的生活當中,對自由和個性生活的追求使他們越來越多的享有特權。在定制化時代,制造企業完全可以將市場銷量的選擇權放到消費者手中,根據他們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加工生產,“有理有據”的進行產量預估,而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如此形成的生產方式將會減輕制造企業的資產負重,也能有效的規避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險。
小眾品牌成精
制造企業在走向定制化的生產經營模式的同時,必須明白一點,他們的細分市場正在變小,目標市場的也絕不會是大范圍的人群,小眾化品牌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年青一代消費者所追捧。用小眾品牌打入消費者市場既保證了制造廠家客戶的穩定性,又制止了制造廠家價格戰的競爭模式,讓我國的制造產品擁有更多的溢價主動權。(李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