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 史瑞
今年“七一”,彭山經開區吉龍化學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強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終于和黨組織更進一步了”,他感到十分高興。與此同時,園區有近80名非公有制企業職工,先后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彭山經開區作為我省開展黨建工作試點園區,現有基層黨組織78個,黨員480名。園區以提高治理水平,促進科學發展為目標,完善黨組織設置、創新運行機制,探索基層黨組織“兩個功能”發揮,全力構建園區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心同向的“大黨建”格局。
以“大黨建”思路 完善“頂層設計”
彭山經開區有112家企業,以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機械電子三大產業為主導,但在經濟新常態下,多數企業正面臨困境,如何渡過難關?“抱團取暖”成為企業的愿望,也成為園區黨建試點工作的方向。
為促進產業集群發展,讓參差不齊的園區企業黨建水平整體提升,園區結合經濟發展形勢,注重企業發展需求,改變過去企業“各自為戰”的狀況,按“行業相近、地域相鄰、沒有競爭性”的原則,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組建了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機械電子以及綜合產業4個產業黨總支。
彭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產業黨總支除負責指導所屬各企業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發展和教育管理黨員外,還著重組織行業內企業定期開展銷售、技改、用工等交流,增強產業發展凝聚力。“通過黨組織牽線搭橋,實現企業抱團取暖、抱團發展的目標。”
“由各自為政到集聚整合,既促進園區非公企業黨建水平整體提升,增強黨組織的引領能力,更增強了園區企業的品牌效應。”現代物流黨總支書記胡良說,“在黨總支牽頭下,園區物流企業抱團發展,進行了‘規范自律、誠信經營承諾,有利于把產業做強做優。”
在成立產業黨總支的同時,園區結合黨建工作實際,還創新成立了黨群工作部,具體負責黨建和群眾工作。黨群工作部副部長郭泳濤介紹說,黨群工作部由5名人員組成,部長由園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兼任,并抽調4名專職人員集中精力抓黨建,履行指導企業建立黨組織并開展各項工作,搭建信息收集和問題處理平臺等職能。
當前,經開區按照“大黨建、大發展”的思路,完善了黨組織的“頂層設計”,形成了以經開區黨工委為統領、以黨群工作部為主導、以產業黨總支為抓手、以企業黨支部為基礎的黨組織體系。
厘清“權責清單” 到位不越位
對于非公企業黨建而言,企業與黨組織之間權責不清是長期困擾的難題。“一些企業過去也建立了黨組織,但就是作用發揮不明顯,主要原因就在于權責不清。”郭泳濤說,為此園區明確了企業和黨組織權力責任的“兩張清單”。
一張是針對企業黨組織的“清單”:企業黨組織有權參加或列席企業重要會議,享有人事推薦、職工薪酬建議等權力;也承擔著引導企業健康發展、積極收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向上級黨委匯報并協調處理等責任。
另一張針對企業的“清單”明確:企業除了有為黨組織提供必要經費、陣地,支持開展活動等責任;也享有對黨組織書記及委員人選的建議權,可以要求黨組織圍繞生產經營,組織帶領黨員職工建言獻策等權力。
“權力與責任是對等的。”郭泳濤說,園區明確的權責“兩張清單”是正確處理好企業和黨組織關系的基本依據,“對于黨組織而言,重要的是堅持‘到位不越位的原則。”
在彭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看來,當前園區黨建正積極探索的現代企業“依法治企”與黨組織“以德樹人”相結合;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經濟責任與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相結合,可以起到珠聯璧合的效果,也是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作用的功能基礎。企業和黨組織是同心同向、各司其職,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老總是“選擇正確的事”,員工是“把正確的事做正確”,而黨組織則是“選擇正確的人和政治舉措為做正確的事保駕護航”。
助推企業發展 業主腦筋急轉彎
6月初,精細化工產業黨總支召開了首次技術幫扶會,因產業相近,技術相通,大家發言踴躍,對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展開商討。吉龍化工黨支部指出,公司供水泵總是因電表過熱而出現跳閘現象,自身無法修復,只得請專人來修,費用高、時間長,嚴重影響生產。同樣遇到過類似問題的川宏化工黨支部書記立即表示,“愿意幫這個忙。”
經檢測跳閘原因是墊圈發熱所致,只需更換墊圈即可,短短10多分鐘就能搞定,不但節省時間,還分文不取,有效保障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公司總經理吳強連連稱贊說:“黨組織開展的技術幫扶會,開出了效果,還為企業開出了效益。”事實上,每次黨組織召開的活動會議,他都主動要求參加。“現在,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后,參加黨組織的活動會議更加‘名正言順了。”吳強說。
前不久,園區新筑精坯鍛造有限公司廠區外一段損毀道路列入整改項目。“沒想到通過黨總支召開的小聯席會議,問題這么快就得到解決。”新筑精坯鍛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建波說,之前他擔心組建黨支部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現在發現黨支部不僅不影響企業正常運轉,反而推著企業走,“我的思想也開始轉變,積極支持企業組建黨組織。”
在機械電子黨總支召集的小聯席會議上,新筑精坯黨支部反映,廠區兩側道路損毀,影響運輸安全和職工出行。龍騰鐵路、科威電工等企業提出用水困難、污水排放渠道不暢等,這些問題逐一被列入小聯席會待辦臺賬。科威電工黨支部書記唐明清說:“小聯席會議在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促進發展上出了真招。”
在園區,由產業黨總支牽頭,組織開展的小聯席會、信息溝通會、技術幫扶會、文體聯誼會,實現了園區企業問題同解、信息互通、技術互幫、活動共抓的生動局面。
聯建共享 大事小事一起管
年初時,“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被列入了精細化工產業黨總支的活動計劃表。眼前時間臨近,黨總支書記羅小麗召集下設的7個企業黨支部書記一起,商量活動事項。為了將活動搞得聲勢浩大,內容豐富,經過討論,大家決定除了企業黨員職工外,當地青龍鎮的黨員干部以及村民也應該參與進來。
在“大黨建、大發展”的試點思路下,園區通過“鎮園共建、村企聯建”的方式,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務能力。通過黨組織間的溝通協調、共聯共建,推動了包括黨群工作、公共服務、經濟發展、人才服務、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的有力開展。
青龍鎮村民李進今年40歲,年輕時因犯了錯而入獄,出獄后便一直閑在家里,靠四處打零工為生。他找村干部幫忙,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村黨支部出面與吉龍化工黨支部取得聯系,介紹了情況,尋求幫助,廠里經研究決定將李進留下。“誰沒犯過錯,改正了就好。”同時兼任吉龍化工黨支部書記的羅小麗說。進廠工作后,在羅小麗的幫助和鼓勵下,李進積極上進,搶著干最苦最累的活兒,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今年他還被廠里表彰為先進員工。
除了安置就業這樣的“大事”,羅小麗還幫村民處理過家庭矛盾這樣的“小事”。聽在廠里上班的村民說,吉龍化工有一位能說會道、善解矛盾的支部書記,青龍鎮上蓮村的李婆婆主動上門,請羅小麗幫忙。李婆婆有6個兒女,老伴去世后,小兒子因不愿出喪葬費和家人鬧矛盾。羅小麗靈機一動,以已故父親的身份給小兒子寫了一封“感化信”,成功教育了小兒子,讓他轉變了態度,維護了家庭的和諧。
責任編輯:馮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