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先紀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哪怕只是一步沒走穩,都將悔恨終身。”
吳桂波,在擔任宜賓縣房管局副局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先后收取服務對象感謝費175.26萬元。2014年8月,吳桂波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接受組織調查。專案組經過23天緊張的工作,查清了他的違紀違法事實。
利用職權尋租,陷入泥潭
吳桂波自幼學習刻苦,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積極向上、勤奮自強的人。參加工作后,先后任鄉鎮建環所副所長、所長,后又擔任縣房管局副局長。
2012年9月,宜賓縣實施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項目招投標,某建設公司中標,中標價為1.052億元。項目合同簽訂后,因報建程序沒有完畢,建設公司申請撥付1052萬元工程預備款的報告上報后,一直沒有回應。為早日爭取到工程預備款,10月的一天晚上,該項目執行經理邀請吳桂波到飯店吃飯,飯后開車送其回家時,執行經理將預先裝入10萬元現金的牛奶箱子遞給吳桂波,并告訴他說:“這有點飲料,你拿回去,以后請多關照。”
吳桂波覺得,這些錢是在招投標鎖定工程款項的前提下,工程順利開工建設中才給的,目的只是感謝他幫忙協調電費、揚塵治理、城鄉環境治理、阻工等事情,并希望甲乙雙方密切配合,如期合格完成工程,而不是要求增加承包價等無理要求,給不給錢與本工程的保質保量建設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模糊的認識讓他開始放松了警惕,邁開了走向深淵的第一步。
放松思想防線,逾越紅線
吳桂波第一次收受賄賂,覺得是幫了別人有所回報,理所應當。這樣的心理形成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受賄之初,吳桂波心中還是很糾結,他在懺悔書中寫道:“最初接受這些數額大小不等的飛來錢財時,內心還是很緊張,總覺得不該收,但在別人一再堅持、無法推脫的情況下,還是接受了。當時錯誤地認為,這是社會上的一種‘潛規則,而不是利用權力在接受錢物后為別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不關事。”
慢慢地,該項目執行經理向他送的錢,他照單全收。2012年至2014年期間,在公租房建設項目中,吳桂波利用職務之便先后10余次收受該工程項目執行經理感謝費等73萬元。
2010年,宜賓縣所有商品房銷售實行網上簽約,房管局召開會議研究,決定選擇某網絡公司的網上簽約管理系統。為了感謝吳桂波在電子化系統業務上給予的幫助和關照,2010年的一天,該公司總經理準備好5000元現金,見吳桂波一人在辦公室時,便將現金遞給了他。2011年6月,該經理再次來到吳桂波辦公室,送上現金1萬元。
“為辦事給的錢不收,私人的錢物不收,坑害國家、人民利益的錢不收。”吳桂波收錢也有他自己的“規則”。在隨后的業務工作中,吳桂波還多次收受服務對象好處費、禮金等100.76萬元。
自毀前程,追悔莫及
吳桂波雖然只是一名股級干部,但具體負責的工作面廣量大,為全縣房地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等指導服務,責任大、風險高、誘惑多。在與建筑施工企業等服務對象的交往過程中,他自認為只不過是在“潛規則”下收取的“服務費”,沒有社會危害性。錯誤的認識讓他在腐化墮落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待到醒悟時,為時已晚。
吳桂波說:“我深刻反省后,方知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錯誤。當初,認為自己全心全意為企業、群眾服了務,接受點感謝是理所當然的。平時大會、報刊、電視都在開展廉政警示教育,但自己總是一晃而過,沒有真正沉下心思去學習領會,從心靈深處去感悟……”
2014年12月23日,經宜賓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吳桂波開除黨籍處分;2015年5月6日,珙縣人民法院一審判處吳桂波有期徒刑9年。
本欄責任編輯: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