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旖旎


幫助困難學生,這種事對于有百年校史的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已習已為常,可這次發生的事,卻讓學校有點為難,要不要出手相救?
2015年暑假,該校的一位學生在外地打工時,突發重病倒下了,醫院聯系他的家屬,親戚表示“管不了”,醫院只好把電話打到了福建商?!?/p>
學生生命危在旦夕,救不救?放假期間,學生不在校,校方大可置身事外。而挑起救助的重擔,就是扛下全部的責任,要承擔之后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后果。
在瞬間的猶豫后,福建商專做出了可能要承擔嚴重后果的決定——必須救!
稱學生病重急需錢,是詐騙電話嗎?
2015年7月24日傍晚5點多,福建商專外語系2013級的輔導員鐘榮樹,接到了一通意外的來電。
來電號碼顯示是他的學生蘇小春,電話那頭的人卻自稱是寧德市醫院的醫生。對方在電話里稱蘇小春病重,急需5000元醫藥費,卻始終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聯系方式等足以取信的可靠信息。而蘇小春本人又說話含糊不清,無法進行正常的通話。
詐騙電話?這是鐘榮樹的第一反應。
然而畢竟事態嚴重,是不是學生被騙了?蘇小春有沒有危險?他片刻不敢耽擱,當即向領導反映了這件事。
學校分管學生事務的校黨委副書記黃躍舟聽說后,馬上設法與寧德市醫院取得聯系,證實了確有其人、實有其事。他立即下了指示:“趕快救人!”隨后他向校主要領導作了匯報,并一起緊急商討救人的方案。
其實,醫生先前聯系的是蘇小春的表哥,但是表哥以為是詐騙電話,一下就把電話掛了,醫生這才輾轉聯系了鐘榮樹。
蘇小春今年33歲,父母都已不在了,而為了達成母親的遺愿,他幾年來多次參加高考,終于在而立之年考進了福建商專。由于他從河南離鄉背井來求學,在福州舉目無親,家里條件又比較困難,上學期間就一直勤工儉學,沒想這次卻在寧德打暑期工時病倒了。學校本就對這位建校以來最“高齡”的全日制學生頗為關照,這次出了這樣的大事,更不會袖手旁觀了。
得了學校領導指示,鐘榮樹與兩名學生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寧德。系黨總支書記林文藝、系主任池玫等人則在校坐鎮統籌,同時與醫院方面、校領導以及陪護蘇小春的師生三方保持聯系,協調溝通。
現在正是福建商專申報設立“福建商學院”的最后沖刺階段,全校教職工手頭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休息時間本就無多。而這一突發的事件,讓他們緊張的暑假生活更加忙亂不堪。
一整個晚上,大家的神經始終保持緊繃,電話不停響著。
誰來簽字?
蘇小春的情況很不妙,多項指標超標,主治醫生診斷為中度重癥胰腺炎,建議轉院。
不轉院不行嗎?路上出點什么幺蛾子可怎么辦?別給好心辦了壞事,到時候不得攤上大事!鐘榮樹他們憂心忡忡。
然而醫院卻表示,蘇小春的病情還可能惡化,那樣他們將束手無策,現在轉院是比較穩妥的。在一番分析討論后,校領導拍板:“轉!轉最好的醫院!”
于是,剛在寧德市醫院辦好住院手續沒多久,夜里12點半,鐘榮樹又為蘇小春跑各種手續,辦出院。隨后,蘇小春被轉往福州的省立醫院搶救。
這期間,每次簽字,鐘榮樹都覺得手上的筆無比沉重。“我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學校,”他說,“現在,連扶個老人有時候都顧慮重重,學生出這種大事,學校簽字了,難保有人不會‘想入非非,猜測背后是否另有隱情?!?/p>
鐘榮樹也曾試圖跟蘇小春的表哥聯系,卻只得他一句“這事我管不了”的表態,便再也聯系不上。這種情況之下,校方的態度卻一直很堅定:“我們是社會主義大學,學生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不救誰救?”縱使內心再多顧慮,在“救命”二字面前,都要讓路。
抵達福州時,蘇小春病情危急,甚至有所惡化。他一被推進省立醫院的急診室,醫生就確診為急性重癥胰腺炎,下了病危通知書。
這聽得鐘榮樹一陣后怕,因為他想到了救護車在路上無故停了一次,本是坐在前座的隨車醫生竟然來了后頭,與護士互換了位置——想來蘇小春病情的惡化當時便已現了端倪吧。
這會兒,鐘榮樹才真切地意識到,自己經歷的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
7月25日早上7點左右,由于病情不太樂觀,蘇小春從急診室出來后直接轉到ICU(重癥監護室)。
在ICU的家屬談話室里,醫生又一次向黃躍舟、林文藝、鐘榮樹等校方代表說明,蘇小春的病情非常嚴重,救不救得回來還是未知,即使施救,死亡率也在60%~80%,而且醫療費用不是一筆小數目。
救不救?救的話,誰來簽字?
醫生說的都很實際,學校的態度也始終如一:“救!不惜一切代價?!?/p>
沒有家屬,只好由池玫、林文藝兩位系里的領導作為委托人,代蘇小春簽字。整套救治下來,醫院動輒要求簽字,她倆三更半夜接到電話,趕往醫院簽字,是常有的事。
“確實壓力很大。因為沒有家屬,簽字的話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還可能攤上不必要的麻煩,”林文藝說,“反正都簽吧簽吧?!?/p>
慶幸的是,由于救治及時,到底還是硬把蘇小春從死亡線上扯了回來。
人命比什么都值錢
進了醫院,花錢是逃不掉的,像蘇小春這樣的高危重癥,更是“一入醫院錢似水,從此銀子是路人”。
旁的費用不提,單是ICU,一天下來就要2萬元左右。林林總總估算下來,十幾萬是免不了的。
面對這高額的醫藥費,福建商專也著實頭疼。但人命比什么都值錢,校方的救人之心堅如磐石。
蘇小春也不是福建商專重金資助的第一例。學生經濟困難的、得了重病的、發生意外的,歷年來都有,學校都是能幫就幫,前不久還資助過一位患白血病的學生,此種事例不勝枚舉。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學校領導和老師毫不猶豫地紛紛掏錢墊付醫藥費,僅林文藝一人,前后就墊了2萬多元。之后,他們還搬來了學校“愛心基金”里的6萬元救急,但終究是后繼無力。
很快的,學校里就發起了募捐。雖然是在暑假期間,全校師生卻群起而響應,成為這次捐款的“主力軍”。
另外,學校通過《海峽都市報》、福建新聞頻道等媒體渠道,向全社會求助,引起了不少熱心人士的關注。
福建河南商會看到報道后,到醫院看望了蘇小春這位老鄉,旋即為他成立了“臨時愛心基金會”。沒過幾天,他們就帶著3萬元的善款再次來到醫院。
為了救治蘇小春,學校前前后后,從各個渠道共籌得12.1萬多元善款。所有賬目清算之后,應捐贈人的意愿,現在余款全部委托學校監管,作為蘇小春后續治療的??顚m?,每月安排給他派款。
24天×24小時,勝似親人的陪護
蘇小春的病情牽動著校黨委書記、校長和其他校領導的心,師生們紛紛自發前往醫院看望慰問。
蘇小春的病房內,24小時始終有陪護人員。他們有的是在校師生,有的是福建商專的在榕畢業校友,十多人輪流排班,極盡周全。尤其是老師及校友,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何況這段時間,老師們本就要加班忙于專升本材料的準備工作,照看蘇小春幾乎完全擠掉了他們的空余時間。
從7月24日到8月14日,蘇小春前后住院22天,一直是師生們圍著他忙前忙后。他出院回家后,大家仍是放心不下。8月17日,已無大礙的蘇小春返鄉休養,而此前兩天,蘇小春的身邊,依然24小時沒有缺過人。
“那些比蘇小春早入院或者晚入院的(病人)家屬,都認得我們,”林文藝自己也頗為感慨,“都說我們學校做的,真是比親人還要好?!?/p>
福建商專的這種“親人屬性”,素來有之。據林文藝介紹,福建商?!拔幕?,愛心感化”的辦學理念,是融入日常方方面面的,平時老師們就極關心學生,“不少老師知道學生缺少衣服,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給他們”,這儼然已成為了一種傳統。
當然,碰到這種大事,蘇小春如果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那就更好了,對他的身體恢復也大有裨益。為此,校方一直沒放棄聯系蘇小春的親人。電話打不通,林文藝就每天發短信向蘇小春的表哥“匯報”病情。
幾經周折,學校終于通過蘇小春河南老家的居委會,與他同母異父的哥哥取得了聯系。8月2日這天,與蘇小春六七年沒聯系的哥哥見到了林文藝等老師。感動之余,他表示要送錦旗以表謝意。
錦旗什么的,倒不是校方最在意的,他們只是一再表示,希望哥哥多陪護蘇小春,多給他家人的溫暖。當天,蘇小春的哥哥留下看護。那么,原本輪班看護的師生們可以回去休息了吧?
事實上并沒有。
“他哥是他哥,我們是我們?!辩姌s樹認真強調。陪護這么久了,系里的老師以及學生志愿者們做起事來比較得心應手。而蘇小春的哥哥初來乍到,對很多事務不熟悉,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醫生那邊卻是隨時可能指派去買東西、辦手續。師生們依然24小時候命,隨時等著醫生的差遣。
隔天,哥哥就回去了,福建商專的師生們仍然“戰斗在前線”。
真正令校方感到欣慰的是,當他們與蘇小春老家的三門峽市東風社區聯系后,對方表示愿意接過這場“愛心接力”的接力棒。蘇小春出院返鄉后的療養康復等后續工作,他們主動承擔了下來。
蘇小春回三門峽后,學校始終與東風社區保持聯系,師生們一直關注著他的身體及生活情況,時常送上一句關懷,一句叨嘮,期盼著他早日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