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用的App
司機大姐開著出租車飛馳,她的蘭州口音很地道。比如,去機場一口價不打表這事兒,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整明白。那場景讓我想起侯耀文先生經典相聲《山東話》里“你給了肉錢沒給油錢”的糾結。路過收費站,一個迷路的大車司機問出租大姐去西安咋走?大姐熱心地對司機說:“@!?#X¥%*—&&……”基本意思是,要大車司機到另一個高速路口去問問。
去機場一小時的路程已經開了快40分鐘,高速路上零星的幾個路牌徹底沒有“機場”字樣。我心里一緊,掏出手機打開某地圖觀瞧,發現車正朝著西藏方向奔馳,機場在背后……
如果前面的大車司機和不大認路的出租大姐能用用App,可以少跑很多冤枉道,也不必由于方言難懂而廢口舌。技術進步的好處就是讓生活變得更便利。
無奈的APP
傍晚,我從某MALL逛出來,發現貌似要下雨,緊走幾步剛想上車。“喂!洗車不?免費的!”兩個小青年兒蹬著個三輪兒,吆喝著來到我面前,那吊兒郎當的神態和語氣,我以為是找茬兒干架或劫道兒的。定睛一看,三輪兒上有“某某洗車”字樣兒,我壓了壓火兒打發他們走開。望著兩個年輕人的背影,我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不是所有App都可愛:首先,馬上下雨,我不需要洗車,更沒義務幫人完成工作量;其次,即使你們的服務是免費的,也不應該用“喂!”來招呼客人;再次,我迷信便宜沒好貨。如果一個產品無法監管服務和品質,它圈了些錢有什么用呢?那一刻我想象著:停車之處,每輛車旁停著個三輪兒,倆小伙兒圍著車洗刷刷,熱火朝天宛如秋收……
王少爺現象
近日,有篇王思聰“5億零花被騙完”的文章。王爸爸曾說“給兒子5億交學費”,如今,王少爺用零花投入上市公司若干。身負“國民老公”、“第一富二代”等諸多標簽的王思聰身上有很多互聯網的特征:多金任性、不破不立、聲色犬馬、桀驁不馴。愛打游戲的王少爺不定性,愛說實話,吐起槽來干脆利落,揭起短來直戳要害,完全無視“打人別打臉,罵人別揭短”的傳統價值觀,用王爸爸的話講“有些口無遮攔”。王少爺是真正的大V,即便家犬的微博也粉絲破百萬,隨便發個啥就會引發反響。如果從粉絲經濟角度來看,王少爺蘊藏著巨大的、不確定的爆發力。假如王少爺哪天一高興弄個App出來,下載量也許會嚇死人。至于產品如何,那得看王少爺自己了。
家族繡像
孩子問:“媽媽,我們去哪兒?”媽媽說:“不知道,媽媽要找繡娘。”香知凝創始人楊麗女士回憶當年帶著孩子南下尋覓刺繡傳承人的情形時,難掩激動。懷揣對傳統工藝的敬畏之心,楊麗開創了高級定制事業,并把中國人的傳統刺繡和她的品牌帶到了米蘭世博會。“我把我的繡娘和最精湛的中國傳統刺繡展現給了世界。”楊麗對我說。
為把中國的精湛工藝與精英價值觀更緊密地結合,楊麗開發了個全新產品——“中國名門繡像”。“國外大家族的宅邸里經常會掛有家族祖先的油畫肖像,油畫是西方產物,而且只可遠觀。”楊麗說,“中國刺繡則越走近看越會看到工藝的精湛,而且這種工藝是中國人獨有的。我希望通過中式繡像使中國名門的氣質和價值觀得以傳承后世。”為保證品質,楊麗的“中國名門繡像”只做限量,而且工期要等上兩年。
思考題
這是個由技術重新整合各種關系的雜交時代,阿里與蘇寧的聯姻是最新例證。有了強大的技術,我們應該堅守什么?放棄什么?用什么標準來做產品呢?在這期的定制專題里,我們可以窺見品牌對于用戶體驗、品質與服務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