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艷
摘 要:該文針對物流信息化供應鏈內涵、敏捷供應鏈特征及作用,探討了創建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的科學策略。契合信息時代特征,有助于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現代物流 信息化 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014-01
1 物流信息化供應鏈內涵
新時期,物流行業作為服務行業之中的一項重要產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伴隨產業的不斷融合,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與專業分工的逐步細化,令現代物流之中各類物流組織形態派生出來。伴隨物流服務的整體外包以及復雜程度的不斷增長,該類物流組織將客戶的龐大物流需求視為起始點,通過相互供需關系,構成一類整體性的物流服務供需流程,該類多級供需關系則形成了物流服務供應鏈。
2004年美國學者發表了服務供應鏈的有關文章,代表著服務供應鏈受到了更多人群的重視。具體來說,物流服務供應鏈為各個物流企業具體能力供需鏈接核心實體。提供物流服務也就是為滿足他人利益需求而發揮專有的物流功能。在物流企業之中實現全面網絡化可確保其為大眾提供更多元化的專有物流能力。
通常的,我們認為物流信息化供應鏈是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通過管理、分析和控制物流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來提高整個服務供應鏈物流運作的自動化程度,實現物流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決策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敏捷供應鏈特征及信息化建設需求
為擺脫傳統思想,真正滿足消費者偏好,企業應該順應潮流引入敏捷供應鏈思想,真正將目標定位在對不同客戶需要的瞬間敏捷響應。敏捷供應鏈可由擴充生產的視角入手,使企業各類生產經營完成前后驗收,將上下游客戶與供應商全面納入到企業目標戰略之中,完成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敏捷供應鏈需要依靠敏捷的技術手段、可靠、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系統與并行技術手段,方能真正實現良好的驅動生產模式,使整體供應鏈庫存總量有效下降。另外,敏捷供應鏈還離不開新的信息化組織機構,例如網狀組織,將以往等級鮮明的金字塔系統取代,可令信息數據完成橫向的傳輸以及應用,確保數據資源全面及時的得到應有。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敏捷供應鏈體現出了市場敏感、虛擬化、流程集成化、網絡化、信息化以及混合性的綜合特征,敏捷供應鏈思想對全面創建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起到了有效引領作用。
3 創建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
3.1 更新服務理念
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的創建離不開全新的服務理念,應樹立以客戶需求為根本的工作思想,更新以往以規模效益贏得經濟效益的陳舊模式,致力于提供豐富化、定制化、人性化的物流服務。基于顧客期望值不斷增長,應對服務內容做重新的設計與定義,在倉儲、服務配送以及物流運輸等功能服務之上,提供更多的差異性以及個性化服務。例如,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套餐服務,進行流通加工、實現個性化的包裝以及人性化的產品回收,進而以優質的服務創設更大的效益。在物流服務項目開發的階段中,應積極在現代管理層次上下功夫,促進客戶物流服務系統的全面優化,完成業務流程的合理再造,實施訂單式管理,確保供應商的有序協調,實現一站式的客戶服務。
由于現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基礎為信息,通過信息流完成物流管控,因此物流服務應在提供實物服務的基礎上完成人性化的信息流服務。企業應積極同廣大客戶構成良好的戰略伙伴合作關系,積極的參與到客戶供應鏈管理之中,完成產品流、龐大資金流以及重要信息流的協同運行。例如,可為廣大客戶提供人性化的代收、代付款項服務。
3.2 創新企業物流組織
物流活動方位分散,經常是跨行業運作,因此沒有一種絕對正確的組織結構,應定期對物流組織進行創新發展。可從智能化向著一體化方向發展,突破以分工以及職能專項化為根本的模式,將物流配送、物資倉儲運輸、物資采購、物料管理集合形成一體化單元。另外,可基于流程創建水平系統結構,從以往的職能型服務發展為以顧客為核心的流程導向型模式,真正將組織之中非增值活動減少到最低,進而取得更大的經營效益。同時,伴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快速更新發展,物流組織虛擬化成為必然趨勢。虛擬化也就是將任務導向單位同資源導向單位網絡系統完成全面融合,令其能夠第一時間對市場變化發展做出響應,體現組織管理的更大靈活性,使物流風險有效分解。企業可利用物流運作功能借助網絡系統,將上下游各方整合起來一同從事豐富的物流活動。
3.3 繼續發展現代物流管理應用技術
物流管理技術手段的更新發展尤為必要,企業可積極引入高新科技設備、工具,全面提升物流管理效率。當前,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現代化技術及國內外企業先進經驗促使企業尋求物流發展的新機遇,積極開展物流系統的規劃、設施改造和物流業務創新。例如,定貨、物資采購、設備維修、服務管理、交易流程、運輸存儲等環節均應不斷更新,方能利于企業實現長期戰略目標,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更高層次的擴張,縮短物流行業同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的現實差距。現代物流需要依托網絡以及電子商務系統,借助集約式、綜合式管理以及ERP、CRM、B2B等技術使上下游單位構建形成動態化、虛擬式、全球性的供應鏈系統,真正由設計、預測分析、制造、存儲、運輸與服務等各個流程實現最有效的增值。
3.4 完善現代物流信息化工作體制
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的成形離不開有效的運行機制,為確保各項職能全面滲透至物流服務的協調組織以及計劃安排工作中,應積極組建領導小組并成立物流中心等專項機構,行使全過程的物流工作職能。同時,應針對供應鏈做好工作規劃、具體的組織設計以及信息化管理,執行協調會議管理制度,邀請相關協會組織、科研機構參加,共同探討物流發展策略,對重要項目形成強大推動力并履行科學的物流政策。
3.5 注重物流信息化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
物流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綜合素質全面的專業物流信息化人才,因此企業應重視人才教育培養,強化同管理咨詢單位的全面合作,培養高級專項人才。企業應創建形成物流信息化運行示范區域,派出信息化骨干人才,積極在物流信息化領域履行人才競爭機制,最終達到優勝劣汰的良好發展目標。
4 結語
信息化供應鏈管理是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基礎,企業只有有效引入現代化工作思想,更新服務理念、創新企業物流組織、繼續發展現代物流管理應用技術、完善現代物流信息化工作體制、注重物流信息化工作人員素質培養,方能提升實踐工作效率,真正創建形成現代物流信息化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輝,陳飛平.基于供應鏈協同的汽車制造企業人廠物流模式選擇[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7).
[2] 翁衛兵,邵舉平.多重不確定環境下戰略聯盟供應鏈物流計劃優化[J].機械工程學報,2014(4).
[3] 馬士華,陳鐵巍.基于供應鏈的物流服務能力構成要素及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7(4).
[4] 何黎明.“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