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菊
一、課程基本情況
《汽車維護與保養》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在完成《汽車發動機檢修》、《汽車傳動系統檢修》等專業基礎課后開設,為后續的《汽車故障診斷與檢測技術》、《汽車維修業務接待實務》等課程搭建專業技術平臺。本課程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縱向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企業崗位工作中橫向可借助本課程學習完成獨立的汽車維護與保養相關工作任務,為其后的課程學習及畢業后的實踐工作提供直接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課程改革概述
《汽車維護與保養》于2014年1月立項,按照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課程先后完成了課程改革的調研階段、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情境工作、開發工學結合特色教材、教學資源開發工作,并于2015年3月開始進行課改試點工作,現課程已按照立項書的承諾完成全部任務,進入到最后的驗收階段。
三、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經過課程改革,已完成項目立項書中的全部任務,并進行了試點實施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改革效果,現將課程改革的具體成效總結如下:
(一)更新了教學理念
1.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
為保證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其全面發展,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設計上不但重視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更注重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與溝通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育人以德育為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全面發展的畢業生才能適合社會需求。在課改過程中,我們深入貫徹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理念
課程改革小組認真學習德國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基于汽車維護保養工人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保證了學生能夠適應將來所從事的工作,因此,課程內容選取上,我們突出使學生獲取完成此工作的過程性知識為主。
3.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建設理念
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與人才培養方案的理念,德國已采用并獲得了良好成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人才培養質量需經企業檢驗,只有通過校企合作進行開放式辦學,使企業主動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才能培養出企業真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4.以學生主體為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理念
設計開發了職業氛圍濃厚、工作任務明確的一體化教學情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學生在真實的或“摸擬真實”的情境中完成課程學習,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5.以行動為導向的課程實施理念
我們努力構建基于工作過程來進行行動導向的課程結構,使教、學、做一體化,以體現出課程設計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二)改進了教學方法
在課程改革實施中,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在制訂實際檢測任務計劃和決策的教學環節中,通過師生、學生間的互動與合作,建立學習的共同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辯論和對話,產生思想的碰撞和觀點的交鋒,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
在每一個學習任務中我們都采取任務驅動法,即以任務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法,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倡導“以人為本”。教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提高。
(三)開發了新的課程標準
根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和高級汽車修理工證書、汽車維護保養技師證書、配件營銷員證書等考核內容,結合企業典型案例,開發了包括課程定位、課程設計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要求、學習情境、教學模式、評價方法、實施建議內容在內的課程標準。
(四)開發了特色教材和教學資源
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在企業技術專家和校內高職教育專家的指導下開發了工學結合的校本教材一本,并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了工業和信息化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項目,職業院校汽車類“十二五”規劃教材《汽車美容與保養》一本。課程資源包括教學錄像、特色課件、演示動畫、維修資料、圖片、企業案例組成;還包括與每個教學情境相匹配的任務工單、學習手冊和特色校本教材。
(五)“學中做”、“做中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通過對企業的調研,了解企業的需求,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我們設置了不同的教學情境,每個教學情境中設置不同的任務,在每次課中給學生分派任務,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學生為了完成這些任務而學習,這就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也培養和鍛煉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對每個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提示引導,最終幫助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
(六)學生參加大賽獲獎和教師參加比賽獲獎增多
2012年參加“風向標”杯黑龍江省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單項一、二等獎;2012年“依維柯”杯全國高等學校汽車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大賽汽檢團體一等獎、單項一等獎,代表黑龍江參加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場地賽汽車故障快速診斷項目全國第一名;2013年黑龍江省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單項一、二等獎。
課改小組教師在2013年全國職業院?,F代化制造及自動化技術教師大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同時獲得全國機械職業教育實踐性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全國機械職業院校實踐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七)課程改革提高了年輕教師的科研和教學研究水平
通過課程改革項目的建設和完成,年輕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現《汽車維護與保養》課改小組共發表課改相關論文3篇,申請立項哈爾濱市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基金項目兩項;教改立項1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4項。
四、課程改革取得的不足之處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讓我們覺得很有壓力,也正式這些壓力給我帶來強大的動力,激勵著我們一定要把課程改革進行好。通過試點實施并與對比班級比較,我們的課程改革確實很有效果,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仍需改進的地方,我們也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總結了,關于課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1.實訓耗材損耗嚴重
在我們實施過程中發現,實訓室的耗材如汽車使用的各種油液包括:潤滑油、變速器油、制動液、轉向助力液、發動機冷卻液等,汽車空氣濾清器、空調濾清器、機油濾清器、汽油濾清器等由于學生反復操作練習,包括課下很多同學在晚上或者節假日仍到實訓室練習,使用頻率的增加使得我們的實訓耗材損耗嚴重,在實車的很多螺栓、拉筋等很快就壞掉了。我們建議增加實訓工位數量,加大對實訓耗材的投入,同時滿足學生的練習需求。
2.網絡資源開發薄弱
目前我們還沒有更好的進行網絡教學及網絡資源的共享利用,在后續的課程建設中將重點進行這方面的完善,開發網絡課堂、論壇、專家在線指導等。
以上是我們課程在課程改革方面的實施情況和總結,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好的畢業生,我們愿意用我們的熱情和努力把汽車專業的課程改革周期性、持續的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