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修梅
【摘要】大學生民主意識的培育,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我國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進程。本文主要從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現(xiàn)狀、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闡述了提高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現(xiàn)狀;途徑
大學生民主意識的內涵是一個大學生本身民主觀念和實踐過程中的民主能力的體現(xiàn)。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普遍代表,大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持續(xù)動力,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的民主意識能力,關系著我國民主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建設,關系著我國經(jīng)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關系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
一、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現(xiàn)狀
(一)有些大學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認為社會主義民主不如資本主義民主。他們不了解社會主義民主從本質上說是最高形式的民主,但是在發(fā)揚、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有些學生對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加快民主建設進程的希望值很高,因而感到理想中的民主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民主差距太大,所以恨不能一下子就達到高度的民主境界。
(二)有些大學生在民主建設上犯了急性病,把熱情當作理論和行動的依據(jù),認為民主進程太慢,總想推動它發(fā)展得快些,甚至用過激手段,采取過去向反動政府“爭民主”的那套方法。那樣做,不但不能加快民主建設的步伐,反而會造成動亂,延緩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進程。
(三)有些大學生對國家政治生活缺乏興趣。他們對國家的政事漠不關心,平時不夠關注實事,甚至認為政治是枯燥乏味、與己無關的。同時,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夠重視,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無關緊要,往往課堂氣氛很難調動,曠缺課現(xiàn)象較為嚴重。
二、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不足的原因
形成目前高校大學生缺乏民主意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學校教育的失序
當代大學生在進入高校前接受的大多還是應試教育,學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識學習中,即便是思想政治課程學習也僅僅是概念的死記硬背。學校教育在為學生營造民主氛圍方面并未引起足夠重視。高校教育中相關課程的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還是缺乏吸引力。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學生民主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也還未發(fā)揮足夠的效力。
(二)家庭教育的失重
目前中國的家庭教育模式更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識教育,而對民主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從小在家庭生活中習慣了遵從父母的旨意,在重大事件的抉擇上有時會有自己的想法但往往最后決定權在父母,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全面看待事物、處理事務的能力。有些家長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直接導致學生在校期間遇到涉及個人利益的事情時過于強調個人意志、追求片面的民主。
(三)個人內化的失衡
當代大學生所處的成長階段比較特殊,面臨著從學校接軌社會的過渡轉型,所學需要轉化為所用,理論需要結合實踐。這個過程中,理想與現(xiàn)實可能會發(fā)生激烈的沖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惑和疏導,就會導致大學生們習而不得、習而不當?shù)慕Y果。在社會認同、個人認知上有所偏頗,無法正確把握和準確判斷何為真正的民主。
三、高校大學生民主意識的提高途徑
(一)完善學校教育,進行課程改革
現(xiàn)代社會的人主要是由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特別是學校教育。要明確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其中的著眼點之一要放在面對民主化的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新人的培養(yǎng)上。
現(xiàn)行“兩課”中與大學生民主意識培育相關的主要有“思想道德修養(yǎng)”、“法律基礎”、“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等課程。但是,課程在涉及大學生民主意識培育的部分,大多應該設定民主教育的內容而沒有設定。而且,民主意識的培育并非只是政治課的任務,也并非是只有政治課才能完成的任務,許多學科都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這種宣傳并不是要求教師機械地、生硬地、標簽式地把民主思想拉扯到具體學科的教學中去,而是要求教師在傳授文化科學知識過程中貫穿民主思想,保持民主作風,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允許學生質疑,不要以師自居而擺架子,更不能用專制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要求學生無條件地盲目接受。
(二)完善大學生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制度建設
大學生對高校管理的決策參與,是高校學生權力追求的目標,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實施了多年。2005年教育部頒布實施的《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第41條指出:“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組織形式,支持和保障學生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薄5斍按髮W生參與管理還缺少制度的規(guī)范與保障,還沒有在體制上得到確認。首先,在學校章程這一校內基本法中對學生自我管理的權限、組織機構、工作程序和規(guī)則應有明確規(guī)定。其次,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生管理規(guī)則的制定中去。再次,要積極探索學生對學校管理決策的參與制度,提高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層次。最后,還需要在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高校規(guī)章制度的明確保護下,積極探索落實大學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決策權,使高校的管理工作與大學生的自治行為形成互動。
(三)提高教師民主意識教育的教學水平
良好的教學水平是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加強大學生民主意識教育首先要求高校老師具備良好的教學素質和民主意識教學水平,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的基本觀點,了解民主的歷史發(fā)展,要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理論問題和民主建設的實際問題,對大學生民主觀現(xiàn)狀有深入的了解等等。此外,其他專業(yè)課教師的民主意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民主意識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除了應該給高校思想政治課老師提供良好的條件,幫助他們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外,還要注意加強其他專業(yè)課教師的民主意識,使民主意識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大學生在良好的民主環(huán)境中切實感受民主,并形成良好的民主意識。
參考文獻:
[1]常青偉.當前中國大學生民主素質研究[D].蘇州大學,2008:80—91.
[2]衛(wèi)榮凡.加強大學生民主觀教育的思路和對策[J].廣西大學學報,20o5(1O):90—93.
[3]鄭永廷.現(xiàn)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方法【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張軍.論社會主義民主意識U1.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5]衛(wèi)榮凡.大學生學習民主與學術自由觀念教育研究.學術論,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