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亞柯
【摘要】翻轉課堂的實施從中小學課堂到大學課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了一輪新教學改革。一些教師積極參與,進行實施;一些教師借口沒有條件,資源有限,選擇觀望;還有一些教師持反對意見。那么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如果要實施翻轉課堂的話,教師們是否準備好了?教師們需要具備哪些技能?鑒于此,筆者希望能夠給那些想要實施翻轉課堂的應用型本科教師們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應用型本科;教師能力提升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這種教學模式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重新建構。
應用型本科的課堂側重實踐技能的訓練,重在理實一體化,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學中做、做中學、而學生最好的教學效果是將新知識與他們所知道的或所經歷的知識相聯系。當學生們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最貼近現實生活的情境時,學習就會更進一步得到強化。主動地建構而不是被動地接收知識,將會使學生從簡單的知道走向深層次的真正理解。那么應用型本科教師們的兩大任務就是:一是有效的幫助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所學的學科知識;二是鼓勵學生將現實世界的任務和問題與所學的新知識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從而發展學生高水平的理解能力。那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們可以把兩者融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學習、發現問題,師生一起協作探究、互動交流,從而能夠更有效的促進教學。
二、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翻轉課堂的優勢顯而易見,翻轉課堂的實質是師生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資源的創新和教學交往的互動方面發生了翻轉。如何在短時期內提升專業教師的翻轉課堂的能力,需要每個專業教師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進行梳理,找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但大體的要求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的理論修養,應跟上理論發展的步伐,參加大量的課程學習,積極開展相對應的教學實驗,以開放的態度,采用新的方法從而促進有效教學。
其次,教師在課前要準備大量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主要包括參考書籍、教學執行文件、微視頻、相關的專題學習網站等素材。其中,微視頻的制作是翻轉課堂的核心內容。需要專業教師必備基礎的教學資源開發技能。
然后,課中需要與學生進行深度互動,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在課堂上科學設置學生參與環節,如問題討論、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等,進行多種形式的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運用新學知識去認識和解決現實問題。把學生納入教學過程,既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也有利于提升其對整體課堂教學的正面印象。需要教師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個性化的評價標準和機制,從而做到有針對性。
最后,深入研究課程體系,提升知識體驗,畢竟術業有專攻,每個教師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做的非常優秀,需要課程開發技能團隊支持和本校內教師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三、翻轉課堂下應用型本科教師的角色轉變
(一)、導學案的設計者
翻轉課堂的實施必須先進行導學案的設計,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進行反思性的決策、制定計劃、已達到更好的指導教學活動。有效的導學案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導學案包括制定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視頻的分腳本設計,策略和方法以及決定如何評價預期的結果等。好的學習效果常常源于教師對各單元的仔細研究,而且導學案要以完成學習內容、滿足學生需要為目標。在制定時還要考慮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調整導學案。導學案為專業教師提供了導向和保障。
(二)、教學視頻的制作者
視頻的設計要考慮教學內容、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時間限制以及其他需要的材料資源等。在制作之前一定要寫好分腳本,注意視頻、音頻是否整合、畫面美觀、學生能夠有步驟有序地開展實施。要求每個教師必須學會視頻錄制技能,并結合自身課程的教學設計,恰當對教學知識進行處理。
(三)、課堂活動的組織者
翻轉課堂需要教師針對學生觀看視頻中主動探究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予以指導,教師通過討論,轉變為指導者、輔導者,激發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提出疑問,及時引導,促進學生的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四)、課后學習的評價者
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根據前期的學習、發現及教師的引導,還需要課后的探究,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深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收獲與進步進行進一步的評價和反饋。
四、翻轉課堂下的應用型本科教師的能力提升對應策略
對于應用型本科教師來說,雖然目標明確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否自己已具備基本的教學應變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應加強翻轉課堂的理論學習,將教學的注意力轉移到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上來,圍繞翻轉課堂達到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目的,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一是加強翻轉課堂相關理論的學習。包括開展翻轉課堂的學術理論研究和教學設計上的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應圍繞自己所教學科專業內的新近理論,以專業領域內的新知識、新現象作為課前準備資料,將自己的科研項目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二是積極營造翻轉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轉變角色,主動置身于學習任務中;布置適量、有目的性的課前作業;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多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熟悉布置的作業以及提供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堂討論前有時間熟悉所提供的教學資源的概念或主題。
三是在翻轉課堂上營造一種成功的氛圍。教師在組織輔導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給每個目標或者任務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鼓勵小組成員自己制定標準,并建立補救體制。教師要鼓勵學生保持積極的態度;調整學習活動以增加學生成功的可能性;關注、關愛所有學生;分享學生成功的期待。
四是制定反饋機制,當教師能夠提供給學生關于需要自己去學習什么知識的信息和能夠糾正學生的回答時,這樣的教學才有效。基于此,教師要注意活動的標準、學生的進步和糾錯性程序;并及時給予反饋;盡可能運用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有目的地運用強化、贊揚和批評;培訓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其能夠提供自我反饋。
總之,翻轉課堂的出現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挑戰與機遇并存。教師應積極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應該跟得上理論發展的步伐,參加理論學習和教學實驗,積極發展并實施教學實踐,以開放的態度,整合各個有效教學資源,圍繞學生進行行動研究,以到達有效教學為己任,實施翻轉課堂。
參考文獻: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58-63.
[2]唐曉勇.“翻轉課堂”:數字技術引發的學習變革[J].教育教學,2013,(9):30-32.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