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軍
【摘要】 當今社會是“數據為王”的時代。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數據成為各個行業最重要的資源。與互聯網的發明一樣,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圍啟動透明政府、加速企業創新、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大數據可以引導政府實現數據共享,提高工作透明性、策科學性,并可以提供數據服務,也就是依法實現信息公開和面向公眾的數據服務。
【關鍵詞】 大數據 政府 數據服務
一、大數據的概念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的迅猛發展,以及視頻監控、電子商務的廣泛普及,全球數據量出現爆炸式增長,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
對于大數據時代,目前通常認為有Volume(海量)、Variety(多樣化)、Velocity(快速)、Value(價值密度低)這四大特點,簡稱“四V”特征。
在大數據時代,網絡社會管理中政府行為模式的變革已初現端倪。在我國,廣東率先啟動大數據戰略推動政府轉型。上海發布大數據研發三年行動,計劃建大數據平臺。山東成立農業大數據戰略聯盟,提升農業競爭力。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計劃將大數據引入交通管理,實現交通信息管理現代化,助力交通治堵。
對政府而言,過去的模式不可持續,需要尋找新的出路,而大數據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二、大數據對政府工作的影響
2.1 對政府治理理念的影響
開放是大數據時代最強音,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利于增強政府的開放意識。同時增強國家間的包容性增強,實現數據世界的一體化。政府決策過程合理利用大數據,在科學技術的支撐下變得高效與可考證化,科學思考、關聯性思考成為大數據時代政府決策的一種習慣,經驗分析不再占主導地位。
2.2 對政府治理范式的影響
隨著政府治理環境的改變,政府治理范式在不斷發展創新。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范式將在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整體治理、數字化治理、網絡化治理等多種治理模式的基礎上,以“智能化”重新塑造政府治理模式。
2.3 對政府社會管理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社交網絡快速發展所產生的社會行為數據使得政府決策“社會化”特征更加明顯,社會行為數據的深度分析使得政府在決策治理機制上呈現出社會化創新趨勢。因此,大數據時代,民眾通過社交軟件、網絡等途徑了解、監督政府,而政府的決策更加的趨于社會化。
三、善用“大數據”,推進政府轉型
3.1 提供更加智慧的公共服務
如今,政府對于大數據的利用,僅僅是處于收集的階段,而政府通過加強對數據的管理分析,可以由數據的收集者向數據的分析者進行轉換。政府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及時了解民眾需求。
同時政府可以實時發布社會管理信息,通過對實時數據的分析,支持政府的各項決策,使政府的決策由“預報”走向“實報”、“精報”。
3.2 完善電子政府公共服務體系
借助大數據,能逐步實現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推進信息公開,完善辦事實時受理、部門協同辦理、反饋網上統一查詢等服務功能,加快推進智能化電子政務服務和移動政務服務新模式的初步應用,不斷拓展個性化服務,進一步增強政府與社會、老百姓直接的雙向互動、同步交流。
3.3 改變政府管理方式
大數據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將模糊掉政府各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信息孤島現象大幅消減,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從而提高政府各機構的協同辦公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具體而言,大數據的發展,有利于節約政府投資、加強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決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區域化管理。
3.4 整合信息資源
利用大數據整合信息,將工商、國稅、地稅、質監等部門所收集的企業基礎信息進行共享和比對,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監管漏洞,提高執法水平,達到促進財稅增收、提高市場監管水平的目的。
建設大數據中心,加強政務數據的獲取、組織、分析、決策,通過云計算技術實現大數據對政務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依據法律法規和各部門的需求進行政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提高設備資源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降低維護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