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供應商管理是供應鏈上一個重要的環節。由于企業不同供應商重要性存在差異,目前很多企業采用國際通行的ABC分類法對供應商進行管理。A類和B類由于占企業采購額的比重大,受到普遍重視;C類由于金額小,單個供應商對于企業的重要性程度較低,不容易得到重視。但是由于C類供應商整體數量龐大,若疏于管理,也可能對企業運營造成影響,不容忽視。
關鍵詞:供應商管理;ABC分類法;C類供應商
1 什么是供應商和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是指那些向買方提供產品或服務并相應收取貨幣作為報酬的實體,是可以為企業生產和運營提供原材料、設備、工具及其他資源的企業。
供應商管理是指對供應商的了解、選擇、開發、使用和控制等綜合性管理工作總稱,是供應鏈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目的在于建立起一個穩定可靠的供應商庫,保證企業生產和運營過程中穩定可靠的物資供應。
2 ABC 分類管理法
由于一個企業生產和經營所需采購的物品和物資具有多樣性,同時為保持適度競爭,企業會用到一定數量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在對這些供應商管理的過程中,由于不同供應商所提供產品的數量,價值以及對企業的重要程度不同,而企業本身的資源有限,不能對所有的供應商都給予同樣的重視程度或使用同樣的方法和程序來管理。
目前比較盛行的一種管理方式是ABC分類管理法。這種方法根據供應商的數量和占采購金額的多少對供應商的重要性進行分類。特別重要的為A類,一般重要的為B 類,不太重要的為C類。經過企業統計后,一般具體劃分的方式如下(具體比例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調整):
A類供應商占總供應商數量的10%左右,但是占企業采購金額的60%左右;
B類供應商占總供應商數量的10%左右,占企業采購金額的20%左右;
C類供應商占總供應商數量的80%左右,但其提供的物資僅占企業采購金額的20%左右。
A類和B類供應商,由于采購金額大,提供了企業所需的大部分物資,為降低成本以及潛在的風險,需要投入主要精力,進行重點管理。而C類供應商占采購額比較小,不是降低采購成本的重點,通常認為可以減少精力投入,簡化管理。
不過由于這部分供應商數量龐大,簡化管理不能等同于簡單管理,如果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也很可能會造成管理混亂,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和成本控制。這里我們主要探討對于C類供應商的各種管理方法及其特點。
3 C類供應商管理
目前對于C類供應商的宗旨是在不影響企業物資供給的基礎上減少供應商數量,簡化管理流程。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降低總體采購和管理成本,因而在制定管理決策的過程中,減少供應商數量不是目的,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供應商的數量是否能夠或者應該減少取決于企業采購產品的性質和市場狀況,需評估減少供應商數量是否會影響某些物資的供應,以及是否會影響供應商之間的合理競爭從而推高采購價格成本。如果涉及直接采購成本增加,則需要衡量通過減少供應商和簡化程序所帶來的內部管理成本節約是否能彌補直接采購成本增加帶來的影響。
在對C類供應商管理中,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3.1 對供應商進行整合,盡可能把更多產品集中通過產品覆蓋面廣的綜合性零售商進行采購(包括網上電商和線下零售商)。
這種方式適用于單品采購數量較小,金額不高,不涉及企業定制化要求的標準件產品。這些標準件產品的特點是具有廣泛的用戶群體。例如:辦公文具,辦公設備,電器,標準電子元器件等。
通過零售商采購這些產品可集中數量,降低采購成本和內部管理成本。
這些產品種類繁多,但每一品種企業采購數量可能不大。如果企業分別從不同渠道采購,一方面由于采購數量有限,很難獲得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合同條款;另一方面,需要跟不同的供應商談判,下單,后續管理等,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增加了內部管理成本。通過對供應商進行整合,由于把多種產品集中起來,可以在談判中利用總額優勢要求零售商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而且通過集中,減少了需要管理的供應商數量,從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綜合性零售商廣泛的產品覆蓋面正好迎合企業對運營過程中標準件產品的采購需求,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采購便利。同時因為能接受小批量訂單,且配送速度快,企業無需大量備貨,隨需隨訂,降低了倉儲和管理成本。透明的價格減少了企業采購人員詢價談判時間和精力,降低了采購的隱性成本。
3.2 使用網絡采購平臺采購
通過網絡平臺采購是利用網絡,發布采購產品信息和要求,尋找供應商和貨源,對采購產品的性價比貨比三家。
這種采購模式的優勢在于:
價格優勢:通過網上采購平臺競價采購,可選擇設定公開報價,所有供應商都能看到別人的報價,或者不公開報價,但是公開價格排序。這兩種方式都會使供應商在預定的截止期限前根據別人報價調整自己報價,促進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以獲得更高的采購收益,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產品質量。還可以使用反向拍賣,選擇價格最低者,增加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
采購流程透明化,效率提高:網上平臺通常會提供標準的競價發布,供應商篩選,報價評估和中標發布流程,采購方提供必要信息后,很多程序都可以由網絡平臺自動完成,大大節省了采購流程所花費時間,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信息發布后,幾乎所有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大大降低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使整個采購流程公開透明。
節約成本:上面提到的價格優勢只是直接成本的節約,在考慮節約成本時,還應考慮節約間接成本,如減少采購人員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降低采購書面文件方面的支出,縮短采購周期等等,網絡平臺采購借助自身的特點在這些間接成本節約方面具有優勢。
不過這種網絡平臺方式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可能造成供應商之間的惡性競爭,在壓低了價格的同時影響了產品質量和服務。
目前有一些專門的采購網絡平臺提供此種服務。如MFG等。
3.3 把非核心的產品采購外包給第三方采購服務商
第三方采購服務商自己不生產或提供服務,而是作為采購方與產品提供方之間的中介,為采購方提供采購服務,同時把產品提供方的產品和服務銷售給采購方,作為采購方的供應商開具發票。
第三方采購服務商提供的服務通常有幾種不同類型:
提供從尋找供應商到付款交貨以及后續安排的全套采購服
務;
跟企業確定的備選供應商談判采購價格;
供應商,價格和條款企業已經確定好,僅負責代理下單和代付貨款。
服務費用的收取根據所提供服務耗費的時間,難易程度,通常按交易次數收取或按交易額的一定比例收取。
利用第三方采購服務商的優勢在于:
減少企業供應商數量,降低管理成本。但是要注意目標是降低總體成本,企業在使用第三方采購服務商來減少供應商數量的同時,要對使用第三方采購服務可能增加的采購費用與所降低的內部管理成本進行評估和比較,來決定是否適合選用第三方采購服務,不能只關注表面供應商數量的降低,而忽視可能帶來的總體成本增加。
利用第三方采購服務商的專業經驗和聯合采購帶來的價值,降低采購成本。
首先,第三方采購服務商通常更加專業,采購經驗更豐富,流程更加規范有效率,對市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可以利用這些優勢,獲得比企業直接采購更好的采購收益;
其次,由于第三方采購服務商同時作為企業的供應商,對所代為采購的產品具有連帶責任,所有通常在質量管控和供應商審核方面更加嚴格,產品質量更有保證;
另外第三方采購服務商因為服務于多個不同企業,可以將不同企業的共同采購需求進行整合,以從產品提供方那里獲得更好的價格和條款。而且比起企業間的直接聯合采購,通過第三方采購服務商避免了企業間在投入和獲取采購利益方面的矛盾爭議,更具有穩定性;
同時企業無需將采購信息和采購利益信息分享給其他企業,更能保護企業的信息安全和利益。
企業把采購責任放到第三方,能更專注于核心業務。
目前國內國外都有不少專門從事采購外包服務的公司,如Expert Buy, Boston Buy等,一些管理咨詢公司也開通了采購服務,如KLB等。
不過如上文中所述,第三方采購服務商需要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是否將采購外包給第三方采購服務商,取決于企業整體戰略和對總體成本的衡量。并且由于此服務商能接觸到企業的很多采購,生產和產品信息,在選擇服務商的過程中需要審慎選擇,通過合約以及其他多種方式確保此服務商不會憑借所掌握的信息損害企業利益。
上文中所提高的這些對于C類供應商的管理方法, 具有不同的適應性,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狀況分析,合理選擇搭配使用。
對于C 類供應商,筆者認為雖然不像A類和B類供應商那樣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管理和維護,但是對其管理也要通過合理方法給予足夠重視,否則也可能影響公司整體生產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