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娜
摘 要: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環境。然而在工業化的進程中,為了追逐經濟的發展而過度開采資源犧牲環境的做法非常常見,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因此,在新時期,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環境不被破壞。其中加強環境稅收法律制度建設就是一項重要舉措。本文首先就當前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加強環境稅收法制度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對于環境稅收法制度建設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稅收;法律制度;建設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類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過度開發環境資源,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給人類的生存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國也采取了很多舉措進行環境保護。但在環境稅法律制度方面還有所欠缺,僅有一些針對環境保護的稅收優惠政策,相關的稅收法律制度也還不健全,環境稅收政策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環境稅收法律制度建設,加強環境稅的設立、征收和管理,從而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朝生態化的方向發展。
1 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發展現狀及問題
1.1 缺乏專門性環境保護稅種
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的手段大多還是依靠某些稅種中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發揮作用,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專門性稅種僅有資源稅。而資源稅是為了有效地管理和合理利用資源而設置的,像國外發達國家普遍征收的汽車燃料稅、噪音稅、污染稅等針對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直接征收的專門性稅種都沒有設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保護稅收法律制度建設還比較落后。環境稅種的缺位嚴重限制了稅收對破壞環境行為的調控力度,弱化了稅收對環境保護的作用。
1.2 缺乏科學系統的稅收優惠措施
在我國,現行的稅收優惠措施還是比較多的,但對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來說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主要表現為:首先,現有的稅收優惠措施形式多是減稅、免稅,范圍窄,缺乏針對性,政策之間協調性不足,稅收政策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鼓勵激勵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其次,現有的環境稅費優惠措施中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觀念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針對預防環境污染的行為的鼓勵政策不夠;再次,各項優惠政策散布在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各大稅種中,難以掌握。并且,優惠政策的執行方式也是多樣的,如免征、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給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帶來困難。
2 環境保護稅收制度的最新進展
日前,經過調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向社會公布,環境保護法就位列這76個立法項目中。7月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也已經結束了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費改稅”方案,規定的稅額標準與現行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基本一致。環境保護稅法的出臺已勢在必行,這將為整個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堅實基礎。
3 加強環境稅收法制度建設的措施
3.1 嚴格遵循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則
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建立既要符合我國發展的國情,又要考慮到理論上的合理性。我國在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建立上,應當遵守以下原則。第一,謹慎性原則。稅收是國家的命脈,它由經濟決定,同時又反作用于經濟。而環保稅作為針對環境污染等行為征收的稅種,其中涉及的專業性判斷要比一般市場交易行為更為復雜。因此,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建立需要嚴謹的法律規范,一旦設立將會促使企業將污染成本由外內化為生產成本,進而對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必須設立時要堅持好謹慎性原則;第二,環境保護優先原則。環境污染存在于方方面面,既然環保稅的目標是保護環境,那么在環境稅收法律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應當適當擴大征收范圍,進行多樣嘗試。例如,對新購置的機動車由銷售企業代扣代繳環保稅等,維護好環保稅收制度的全面性。第三,協調性原則。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工程,牽涉到的主體眾多。環境保護是環保部門的工作職能,并且環保部門對環境的鑒定檢測具有權威性。而征稅是稅務部門的職能,環保部門無權干涉。一旦雙方產生分歧,就會導致環境保護稅收工作陷入尷尬境地。因此在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建立過程中,還要建立好環保主管部門與稅務機關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這是環保稅征收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3.2 建立完善科學的稅收征管制度
《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公布后,引起了社會的熱議:“費改稅”后,稅費征管一旦從環保部門移交到稅務部門,“無費可收”的環保部門會不會為彌補經費缺口而濫用罰款權?費改稅”后會不會成為環保部門新的“斂財工具”?在環境保護稅征收之后,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稅收征管制度,既要按照稅法規定應收盡收,又要防止征收“過頭稅”。
3.3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出臺環境保護稅法還只是第一步,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還有更大潛力可挖,完善環境稅收法律制度還任重道遠。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應該在環保法律制度建設方面加強與國際的交流,借鑒先進的環境稅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先進經驗,從環境保護的政策、管理和技術上進行深入協作,結合我國實際的發展情況,使環保稅收法律制度得到更大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我國應該嚴格遵循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則,借鑒國外稅收法律制度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建立科學、系統、完善的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真正發揮出稅收在治理和減少環境污染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培立.我國環境稅法律制度的構建[D].北方工業大學,2012.
[2]劉潔.我國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3]朱小玲.關于完善我國環境稅收法律制度的思考[D].暨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