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穎?包新國?王芳?劉微微
目的:了解大慶市新裝修居室空氣污染狀況。方法 按照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大慶市50戶新裝修居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濃度進行檢測。結果:50戶居室4種主要污染物超標率分別為甲醛45.67%、苯12.67%、甲苯17.33%、二甲苯22.67%,其中甲醛超標率最高。通風時間越長,甲醛濃度越低。采用全承包方式,甲醛超標率為66.67%;采用半承包方式,甲醛超標率為29.17%。結論: 大慶市新裝修居室室內污染嚴重,其中甲醛是主要污染物,其次為苯系物;隨日均通風時間的延長,甲醛濃度呈降低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潢已成為一種時尚。由于裝修中需要大量的裝飾材料、涂料等,對人們的健康存在危害。因此,居室內的空氣質量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據統計,在室內大約有300多種空氣污染物。其中,比較常見的污染物有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放射性物質等,尤其是甲醛及苯系物對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影響。本文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對大慶市新裝修居室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的濃度進行了調查,并探討了影響居室室內空氣質量的因素。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在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5日,在大慶市某小區隨機選擇50戶新裝修居民住宅作為調查對象。將調查對象分為兩種裝修類型: 全承包裝修( 即由承擔室內裝飾的裝修公司購買全部材料) 和半承包裝修( 即由業主自行選購裝修材料)。檢測項目為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
2.方法
按照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規定,對居室內的客廳進行布點采樣,對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污染物濃度進行檢測。采樣前關閉門窗12 h;采樣時關閉門窗;采用點的高度:原則上與人的呼吸帶高度相一致,相對高度0.5 m~1.5 m之間;采樣時間為45 min。甲醛采用甲醛分析儀檢測其濃度;苯、甲苯、二甲苯采用熱解析型硅膠吸收管作為采集器,采用氣相色譜法檢驗其濃度。
3.評價標準
檢測結果依據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進行評價,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上限值分別如下:甲醛:0.10 mg/m3、苯:0.11 mg/m3、甲苯:0.20 mg/m3、二甲苯:0.20 mg/m3。
結果
1.室內空氣中污染物測定結果
居室裝修后空氣中4種污染物的檢測結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其中,甲醛超標率最高,超標率為45.67%,甲醛最高濃度點為2.75 mg/m3,超過國家標準27.5倍。其次為二甲苯,超標率為22.67%,二甲苯最高濃度點為4.26 mg/m3, 超過國家標準21.3倍。再次為甲苯,超標率為17.33%,甲苯最高濃度點為5.31 mg/m3,超過國家標準26.55倍。苯的超標率最低,超標率為12.67%,苯最高濃度點為0.58 mg/m3,超過國家標準5.27倍。
2. 通風時間對甲醛濃度的影響
本研究在裝修后1個月~3個月,對通風時間化為3組。一組是每天通風時間>6 h;一組是每天通風時間在3 h~6 h;一組是每天通風時間<3 h。檢測時間為裝修后3個月。當每天通風時間大于6 h,超標率為17.78%,甲醛最高濃度點為0.53 mg/m3;當每天通風時間在3 h~6 h,超標率為25.56%%,甲醛最高濃度點為0.84 mg/m3;當每天通風時間小于3 h,超標率為57.78%,甲醛最高濃度點為1.28 mg/m3。隨著通風時間的增長,甲醛濃度降低。
討論
本文對大慶市50戶新裝修居室內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空氣污染物濃度進行檢測。
(1)在新裝修居室內,4種污染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超標,以甲醛污染最為嚴重。由于苯系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人們對苯產生足夠重視,目前室內裝飾中多用甲苯等代替純苯作溶劑。甲醛的價格低廉,可以和廉價的尿素制成脲醛樹脂。把紙屑、木屑、刨花碎屑等下腳料甚至是垃圾碎末粘合起來制成刨花板、細木工板等。這種膠成本低,粘合強度高,所以使用非常廣泛。
(2)日均通風時間對室內甲醛濃度影響檢測結果顯示,日均通風時間越長,室內甲醛濃度越低,說明通風有利于甲醛的擴散,有利于降低甲醛濃度。
(3)裝修方式對甲醛濃度的影響顯示,采用全承包方式,居室內甲醛污染嚴重;采用半承包方式,居室內甲醛污染較輕。原因可能是,采用半承包方式,戶主自主選擇一些比較安全環保的裝修材料;而采用全承包方式,完全由裝修公司提供裝飾材料,可能有些裝修公司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說明安全環保的裝修材料對甲醛濃度影響很大。
總之,甲醛是大慶市新裝修居室內主要污染物。室內甲醛濃度與房間、通風、裝修材料的質量有密切關系。
(作者單位:大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作者簡介:牛穎(1982-),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衛生理化研究工作。
該項目為“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 項目批準號:12535010
肖長軍,姜世君,盧杰均參與論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