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鴻揚
“我還是那句話,這家公司要活命,三年以后再說!”
“再一次推翻之前所有的草稿,簡單的問題足夠支撐人的一生。完稿。發布會倒計時1天。”點擊微博頁面的“發布”按鈕之后,常程走出陽臺坐下,感受凌晨5點的寧靜,城市仍然燈火闌珊……
這一幕發生在8月11日ZUK發布會的前一天,用常程自己的話說,他完成了一個消耗精力無數、修改次數最多的“屁屁踢”(PPT)。第二天,常程站在國家體育館的臺上,用10個故事的獨特方式向1200名觀眾正式發布了ZUK首款手機Z1。
一周之后,Z1正式在ZUK官網和京東開始發售,首批4萬臺機器在瞬間被搶購一空,ZUK辦公室上方懸掛條幅上的預約數字不斷被刷新,僅僅一周內兩大銷售平臺的預約數就達200多萬臺。
經過10個月的創業歷程之后,Z1發布不久拿到的銷售成績讓常程心里一度懸著的壓力多少減輕一些,但在一次采訪中,他兩度說出“活命”這個詞,又表明市場雖然反應積極,卻不能讓這家創業不到一年的公司獲得更多的安全籌碼。
8月份的中國市場,備品牌手機新品迭出,以至不少跑IT互聯網的記者前腳剛參加完ZUK的發布會,后腳便在朋友圈曬出另一家手機廠商的邀請函——緊隨ZUK步伐的品牌來勢洶洶,雷軍的小米NOTE2、老羅的堅果、周鴻祎的奇酷……前有強敵,后有追兵,正是ZUK這個手機新軍面臨的市場競爭現狀。
“ZUK活命的任務現在看來小一點了,”在接受采訪中,常程向記者展示銷售平臺上用戶97%的好評率,臉上笑容輕松。
言外之意,當下的ZUK僅邁出了第一步,面對白熱化的市場拼殺,掌柜常程和他的團隊唯有全力建構ZUK的活命基因,才能在國內乃至國際手機市場上占據—席之地。
簡單的基因不簡單
參加過ZUK的發布會的觀眾都知道,會場里許多背景墻、招貼、易拉寶上都印著一句話——“簡單背后的不簡單”。簡單一點,是常程著力想賦予ZUK的一種特質,或者說他做手機產品的一種理念。
這似乎是常程個人性格里與生俱來的一種風格,每天早晨5點起床的常程說自己生活本來就很簡單,他一直在堅持傳遞簡單的理念,甚至把它上升到“哲學層面”,因為他會帶著核心團隊去探討‘簡單是終極的復雜這樣的話題。
“現在我覺得不斷去強化的簡單一點,逐漸在Team中有共識了,它會慢慢地延續下去了'你得一直堅持傳遞這個價值觀,品牌其實就是這樣起來的。”常程說。
執著于“讓選擇簡單點”的結果,則是團隊把復雜留給自己,把簡單易用交給用戶,這一點表現在ZUK產品設計的諸多細節里。
比如,Z1的U-Touch,一鍵集成了五項功能,對用戶使用而言,U-Touch將普通安卓手機的三枚鍵功能精簡和集中成一枚,簡單方便了,但對開發團隊而言,無疑增加了許多難度。
比如,為了減少用戶因為更換手機而面臨的換號煩惱,ZUK實現了支持移動、聯通以及電信的2G/3G/4G網絡,并且可以實現雙卡盲插智能切換,在網絡方面真正讓用戶高枕無憂。
再比如,產品調研時常程十幾次帶團隊去校園跟大學生生活在一起,觀察發現教室里充電寶比比皆是,因而發掘出手機用戶需要頻繁充電的痛點,最終Z1配備了4100毫安的大容量電池,事實證明,續航能力超強成為ZUK手機贏得口碑的重要因素之一。
還有一個細節,發布會上提供的每一瓶礦泉水,上面都貼著一個ZUK的LOGO和一個笑臉,簡單精致,常程說這是ZUK員工一瓶一瓶用心貼上去的,自己當時忙到根本沒空關注這些,“但是我們團隊對細節把握的調性出來了非常貼心。”結果當天就有媒體對常程說,“你們發布會好不好,就在這瓶水上。”
有人說,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的是哲學家,而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是決策者。
決策者常程為ZUK打造的——簡單背后的不簡單,將成為ZUK產品的基因。
粉絲參與的信任基因
從小米憑借米粉迅速崛起成為經典案例,到國內其他手機廠商紛紛籠絡粉絲、建立社區經營粉絲的活躍度和黏度,ZUK也不例外,早在產品的調研階段,就引入粉絲的參與,讓粉絲充分表達作為手機用戶的存在感。
但常程并沒有照搬友商,在他的領軍之下,ZUK的研發有些特立獨行,與幾乎所有的手機品牌都不同——粉絲高度參與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對國內外廠商來說,這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少有的事。甚至常程在發布會記者采訪中還開玩笑說,有些參與研討過程的粉絲“話語權比自己都大”。
對ZUK而言,與粉絲在研發上的合作并非一場作秀,而是真正讓粉絲在手機研發中扮演重要角色。
常程為此高調地宣稱——“我們的對手有且只有一個,永遠有且只有一個,就是用戶。我們會不擇手段地取悅用戶。”
在過去的十個月里,ZUK建立了若干個粉絲聊天群,常程每天都會泡在群里,ZUK定位的核心用戶基本為95后,而這個群體多數習慣用QQ而不是微信。常程在好幾個粉絲群里充當了人生導師的角色,耐心地解答年輕的粉絲們各種人生困惑,而反過來,粉絲們全程參與ZUK手機的設計和研發,向常程和工程師們表達他們對手機設計和各種功能使用上的需求。
聊天群中的成員對手機的功能、設計美感都有著自己的認識,經常會出現一些對于ZUK設計方面的“吐槽”,每當這時都是常程最高興的時候,他覺得粉絲們愿意吐槽是因為他們真正在意這個產品,甚至吐槽越激烈越好,常程給自己的工程師說過,盡量讓所有的聊天群擁有最高的自由度,粉絲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有些時候因為對ZUK的設計出現不同理解,群里的成員們甚至會進行激烈的辯論。
“我跟工程師們說,辯論最激烈的時候,就是我們真正明白粉絲們需求是什么的時候。”常程對記者說。
常程和團隊“不擇手段”地取悅用戶還包括率隊去學校跟大學生們一起上課,一起上自習,甚至于和大學生們住在一起,ZUK團隊不厭其煩地把各種手機擺給大學生們做優劣選擇。讓常程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自己的工程師在大學食堂拉住了幾個正要去買拉面吃的女孩,然后把幾款樣機擺出來讓女孩挑出最喜歡的,最終工程師們不僅得到了有價值的反饋意見,還成功把幾個女孩發展成ZUK粉絲,變成聊天群中的活躍分子。
為了融入用戶和粉絲,常程說自己已經養成了每天凌晨5點起床便發一條微博的習慣,“很多人把我的微博當鬧鐘了,他們很多人早晨第一件事上微博搶我沙發……”
粉絲的積極參與讓ZUK迅速找到了年輕用戶群體對手機使用的痛點,有針對性的研發,使得如今Z1手機上的如大容量電池、上下均可插耳機的獨特設計、正反插都可以的充電線等特色功能成為現實。同時,常程也給大學生們以回報——學習就業問題解答、工作OFFER、實習機會、優先購買機器等等……
常程喜歡引用凱文·凱利(Kevin Kelly)的一句話——“信任是一種特殊的品質。它不能被購買,它不能被下載,不能立竿見影。這在我們目前的速食文化里面是最驚人的品質。”發布會結尾處,他一字一句地念著這句話,當著一千多觀眾的面,激動得掉了淚,這是一個創業為做一款手機煎熬10個月的漢子的真情流露。
關于信任,常程說自己甚至在6月19日召集了10多位鐵粉,體驗了Z1真機,“他們知道ZUK幾乎所有的秘密,ZUK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在我看來,信任就是這樣。”
8月14日凌晨5點,在ZUK手機發布會三天之后,常程在自己的微博里寫下這么一句話——“感謝Z1背后真正的英雄。還有那些(30群里,涌動的青春與才華,你們帶著ZUK一起長大。”
如果說ZUK手機發布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的話,常程與團隊努力獲取的與粉絲間的相互信任,也是ZUK創業基因中的重要因素吧。
品牌高于產品本身
與別的手機新品牌不同,常程覺得ZUK的誕生天生就帶著某種使命感而來,自己也肩負著這種使命,他希望自己領軍的ZUK能成為一個獨立運作的品牌,活下去并成為一種創業成功模式,反過來對在移動互聯網大時代中船大難轉身的投資方聯想能提供一些借鑒。
因此在Z1手機還未研發出來之前,常程對ZUK品牌的塑造就頗費思量——他認為“品牌這個東西比產品更難做,品牌是高于產品的。”
“就目前的手機市場而言,有的品牌市場份額雖然越做越大,卻開始呈現疲態,這是因為品牌的成功與否與產品的市場份額并非是必然聯系。”基于這樣的理念,在ZUK品牌發布之初常程就多次強調ZUK不會走機海路線,也絕對不會因為一款手機賣得好就迅速推出新的手機產品。在他的品牌觀里,品牌能否長期活下去更重要。
用什么打造ZUK品牌的調性?常程在產品發布會之前,打了一套組合拳,用以傳播ZUK的品牌理念——
ZUK在6月19日開啟了常程的品牌推廣第一招,在并不透露產品賣點的情況下,用創意廣告讓人們知道ZUK,將北京地鐵變成了ZUK“微笑專列”,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
接著ZUK通過微博、微信、貼吧等渠道,征集人們笑臉,將笑臉照片在紐約時代廣場的12塊大屏幕上播放,讓世界看到ZUK帶來的微笑,而在年輕粉絲中大熱的“小鮮肉”明星張藝興也被網絡選為了ZUK微笑大使。
最出人意料的還是在京東上的盲籌活動,創造了初創手機品牌的一個新概念,并在6個小時就完成了籌資目標,漂亮地把ZUK品牌推廣做成了一場關于信任的游戲,盲籌廣告上,常程對觀眾說:“這一次我們用盲籌,約一次信任游戲。”
常程更期望能在ZUK的品牌里融入一些價值觀層面的內容,如上述的“讓選擇更簡單”和信任,都是他認為ZUK品牌應當擁有的品質,對此他相當自信——“我們對品牌的重視程度超過現在看到的所有廠家,我們內部對品牌的要求比產品高。”
信任更是被常程視為ZUK最為重要的價值觀,在發布會當天,信任是常程提及最多的詞匯之一,他認為信任是相互的,ZUK要信任用戶,用戶會因為ZUK的產品誠意而信任ZUK品牌。
從Z1手機許多設計中都能看到這種為了增加用戶信任而特意下的功夫,比如隱藏在超大容量電池背后的充電保護功能,常程曾自豪地說過ZUK的Z1是真正可以隨時充電而不用擔心電池會折損壽命的手機在應用層面,Z1手機特意為用戶設計的系統可以自動清理系統和垃圾應用,最大程度地實現“永不卡頓”。
“Z1本身內置應用就很少,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所有的內置應用用戶如果覺得不需要都可以隨時卸載,絲毫不用擔心手機正常使用的問題,而且我們有專門的安全中心來保證用戶手機的安全性。”對ZUK而言,這些隱藏在外觀之下所花的心血,更能體現這家主打品牌信任的新興手機廠商的誠意和態度。
把品牌戰略放在高于產品戰略的層面之上,這也許是常程為ZUK布局未來完整商業模式的重要基因之一。
破局海外市場
盡管目前ZUK Z1在國內市場表現火爆,但未雨綢繆還是十分重要的——根據8月25日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報告稱,隨著中國市場逐漸過渡到“更成熟的增長模式,”預計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大幅減速。其中中國市場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增長1.2%,較2014年的19.7%大幅減速。”這意味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幾近飽和,這對ZUK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絡繹不絕的新手機涌入市場,對于目前只有單一產品的新晉品牌ZUK或遲或早都會產生沖擊。
雖然常程認為自己在帶領團隊做一款真正讓用戶爽的手機,而“好的產品是不分早晚的”,但這種環境下,對海外市場的提前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8月21日,ZUK在深圳正式啟動海外銷售計劃,ZUK Z1將在亞太、歐洲、美洲以及中東等地區發售。同時,常程宣布與Cyanogen在全球范圍內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Cyanogen不僅將為ZUK Z1國際版提供最佳的系統體驗,而且將與ZUK共享海外推廣渠道及資源,全力支持與配合ZUK的海外發售。
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計劃,同時兼顧了海外市場與用戶需求,接下的事情便是看9月正式發售后的市場反應了。
令人好奇的是,一直致力于“不擇手段”取悅用戶的ZUK,在海外各國市場上,除了靠Cyanogen的OS系統取悅用戶,常程和他的團隊還有什么高招?
但常程給我們舉出了實際的例子:“海外已經有ZUK的粉絲了我們最近還收到國外手機用戶語氣非常急切的郵件,詢問什么時候他能買到我們的機器,是通過亞馬遜還是什么平臺才能買到?”最近常程說起用戶的反饋來總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但與國內市場的線上銷售模式不同,常程表示會走不一樣的模式,尤其是投資方聯想的海外渠道將在海外銷售中起重要的作用。
新生的ZUK在陌生的海外市場能獲得高度關注,除了投資方的渠道優勢之外,對產品和品牌的用心打造和誠意應該說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繼華為、中興、聯想等國產手機之后,ZUK快速殺入海外市場后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無論是對國內還是海外市場,ZUK整合營銷負責人陳勁對整體的銷售表示樂觀,“對我們來說,特別認可掌柜的那一句話,實際取悅用戶之后,用戶的需求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線下業績回報。”
在常程的規劃中,ZUK除了做手機之外,未來還會進行不同品類的嘗試,可能會涉及可穿戴設備領域。他認為,這是一個有可能成功的市場。“很多事情在于你想不想干,敢不敢干,能不能干排在后面,如果一件事情你真想干,什么事情都可以辦到。”
提及ZUK的遠景,常程認真地說,“我還是那句話,這家公司要活命,三年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