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大學生黨員一旦具有了思想先進、學業上進、正直誠實、生活簡樸、服務意識強和身心健康等人格魅力,周圍學生將會視他為自己政治上的旗幟,學業上的良友,品行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并能夠引導周圍學生思想上要求先進,學業上刻苦進取,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對開創高校黨建工作新局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黨建;學生黨員;影響力
一、問題研究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大學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優秀大學生被吸收到我們的黨員先鋒隊伍中來,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因此,作為黨員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直接關系到黨的生命力和黨能否永葆先進性。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黨的事業的后備力量和生力軍,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學生黨員在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以及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加入到我們黨組織中來,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于高校黨建教育者來說,要通過明確樹立學生黨員主體意識,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創新影響力發揮的德育環境,健全自然、人文和虛擬的三維空間體系,積極強化措施保障,從而進一步實現和發揮好高校學生黨員的影響力。
二、高校學生黨員影響力現狀及分析
(1)思想上能否先入黨是反映一名黨員政治思想覺悟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結果顯示,有82.74%的大學生黨員認為在思想上入黨先于在組織上入黨,但10.15%的大學生黨員認為黨員入黨不需要在思想上先入黨,則另外7.11%的學生黨員則表示不清楚黨員入黨是否要在思想上先入黨。
影響學生黨員影響力發揮的不利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從外部環境看西方思潮在我國的滲透和傳播,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沖突,市場經濟發展而隨之而至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從高校內部看存在個別忽視高校德育環境建設,工作方式創新不足,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滯后等。
(2)示范性作用不強個別學生黨員是非觀、原則性不強,對困難同學漠視,對違紀現象不勸阻,甚至有的自己有違紀現象等,我們知道,學生黨員的影響力主要建立在崇敬、信服的基礎上,是基于學生黨員個人的品格、才能、知識、感情、氣質和作風等因素而產生示范作用,如果本身不夠先進,示范性和影響力便無從談起。
影響學生黨員影響力發揮的其他因素:主體地位認識不夠,導致學生黨員影響力發揮的外部機制不健全;一方面是學生黨員本身對自己在黨組織中的主體地位認識不夠。從本質上看,非權利性影響力是人的主體意識的集中體現、凝結和升華。
(3)研究結果顯示,作為新時期黨員,感覺很自豪的大學生黨員占56.85%,自豪感一般的大學生黨員占29.95%,則9.14%和4.06%的大學生黨員分別表示無所謂自豪不自豪和沒什么感覺。表明大部分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較高,但作為新時期黨員,有一些大學生黨員的自豪感不強甚至缺失。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等問題研究不夠,教育管理方式缺乏時代性,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影響了學生黨員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黨員的自豪感也是黨員政治思想覺悟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
三、價值環境對學生黨員的影響
環境對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影響甚大。增強學生黨員黨性是提高學生黨員影響力的核心。大學生黨性修養與大學生黨員影響力密不可分,大學生黨性修養是大學生黨員影響力的核心。有學著就曾明確提出“人是環境的產物”。高校學生黨員影響力的發揮需要緊緊依靠高校德育環境的建設和創新,努力形成學生黨員影響力得以充分發揮的自然、人文和虛擬三者合一的三維空間體系。
1、提供平臺,完善影響力發揮的自然空間就大學生心理而言,都比較喜歡與有知識、有才干的人交往,大學生黨員只有努力學習馬克思哲學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才能在學生中獲得威信并擁有較強的影響力,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的各種大型活動和重大政治活動,加強學生黨員的骨干帶頭作用的鍛煉和發揮,積極通過擔任輔導員助理、社團負責人等職務,參與學生事務管理,增強學生黨員在大學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2、樹立示范,營造影響力發揮的人文空間高校黨建工作者要了解和重視大學生黨員的多向性優勢,充分認識到學生黨員在高校黨建中的主體性作用,不斷增強學生黨員的主體意識,從而積極為學生黨員的作用發揮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自覺地進行黨性鍛煉,才能形成鞏固的共產黨員的這種特質,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加強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其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要加強大學生黨員影響力發揮的長效機制建設,通過宣傳優秀學生黨員模范事跡,設立學生黨員示范崗等方式,塑造“學生黨員”這個青年學生中的優秀群體,樹立學生中的“領頭雁”形象等,這樣既可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又可以在塑造大學生黨員影響力的過程中,喚起他們對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對人生境界更高層次的向往和追求,引導他們能動地運用先進文化和思想,指導自己的人生道路,從而以學生黨員的品質、知識、能力等使其獲得廣大學生在心理上對他們的信服和尊重,激勵和帶動廣大學生共同進步。
3、創建學生黨員“先進文明宿舍”,要求大學生黨員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做遵紀的模范、團結的模范、衛生的模范、整潔的模范和節能的模范。四是開展學生黨員培訓會議,使學生黨員成為學習型黨員的表率,增加學生黨員尤其是學生黨員干部的工作技巧,增強學生黨員為同學服務的本領。五是使學校的各類學生社團活動、校園文明創建活動、大學生藝術節活動、重大紀念性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學生黨員黨性教育的平臺,讓學生黨員參與、組織、負責這些活動,提高學生黨員修養、鍛煉學生黨員能力、展現學生黨員素質、施加學生黨員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郭明飛.淺議新時期輔導員非權力影響力的實現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5):34- 35.
[2]趙麗蘭等.關于高校網絡德育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6(3):31- 32.
[3]中發(2004)16 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
基金項目:2014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課題名稱:基于影響力視角的高校學生入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編號:GXDJ2014-C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