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紅軍
摘 要:我國中學德育管理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和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一些學校過于重視課堂教育忽視德育工作的開展、一些學校缺乏德育工作的管理小組。德育管理工作應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占據一定地位,德育管理者應牢固樹立道德教育要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建構和完善主體性德育管理體系,延伸德育管理的工作線路,鼓勵家庭教育參與到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提高中學德育管理水平,增強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學 德育德育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201-01
中國自孔子開始便以培養“賢者、君子”為目的來教書育人,新中國建立后,各屆領導人都極為重視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工作,直接關系到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能否取得成功,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德育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占據一定地位。全國上下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德育教育工作。五常市各個城鎮中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行了仔細籌劃和實施,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的高速發展,教育體系和制度都發生了一些改變,與此同時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 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一些中學內,學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校過于強調成績,過于重視課堂教育,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這些問題急需解決。
1.對德育教育的重視不夠。口號喊得很響亮執行力不夠強,迫于升學的壓力,學校之間,學生之間相互比較的都在學習成績、考試分數上,因此學校對德育教育的相關課程安排較少,甚至幾乎沒有任何德育相關的活動。大多數家長則認為德育教育完全是學校的責任工作,不參與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而中學的學生們正處在青少年的懵懂期,對德育沒有深刻的認知,沒有良好的引導,自身也不重視德育的培養。
2.沒有完善的德育管理體制。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中學專設德育處,從數據和形式上看各個中學的德育管理體制基本完善,但是健全的管理體制并沒有得到良性運轉,德育工作執行緩慢,效果不明顯,幾乎沒有任何反饋等問題需要得到解決。
3.全員育人的局面尚未形成。目前各個學校的德育工作由德育校長主抓,班主任,輔導員老師,德育課程老師做輔助工作,除此之外其他自然學科的老師們對于德育教育的積極主動性不高,對于教育的知識性和思想性沒有很好地有機結合在一起,致使中學里的德育教育隊伍略顯單薄。
4.德育評價理想化,缺少對平時德育工作的檢查和調整,就容易導致我們進行德育評價時,存在著班主任最關心學習好的學生的現狀,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大家最關心學習成績的進步”,因此對德育教育的理解不正確,同時學校設立的德育目標要求過高,也容易導致德育評價理想化。
2 中學德育問題總體管理原則
對于中學德育教育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從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多個視角全面深入研究,解決這一問題。
1、應該構建校內德育管理組織網。各個中學應成立由校長、德育處、教導處、年級德育工作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這個小組由一名主管校長擔任直接負責人,直接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規劃和決策,提出任務和目標,指導各層次的工作。中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文明、禮貌、健康、清凈的社會環境,教師可以鼓勵我國中學生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參與到社區環境工作,通過從我做起的方式,來帶動周邊人群,共同營造文明的社會環境。各個學校德育管理工作還需要學生的參與,德育工作小組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德育管理工作,糾正不文明行為的發生,明確自身責任,通過主動參與、自我教育的途徑來幫助學校實施德育管理工作。
2、實施多元化德育管理方式
我國中學校園內,德育管理工作不是一項單純的工作,這項工作與其他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需要與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心育和勞動教育等相結合,德育工作還應主動進入課堂,深入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同時,學校舉辦的各項集體活動,也是實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利時機,學生可以通過營造文明禮貌的活動秩序,讓每位參與者都感受到一個優雅的德育環境的感受力和影響力。德育工作不能僅僅依賴于政治課堂,更需要拓展到學校的角角落落,比如操場上、食堂內、宿舍內,讓學生參與衛生管理工作、環境清潔工作、監督檢查工作,提高學生主動積極性,促使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3、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現代教育理念中,家庭教育是學校領域的延續,是學校教育密不可分的環節,德育工作更需要家庭因素的參與,一些家長在家中主要強調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德育行為不夠重視,還有一些家長很少考慮到自己的一些不雅行為對孩子的影響程度,家長的行為舉止對孩子的影響程度更為嚴重,這就需要學校不僅要給學生留作業,也要給家長布置任務,讓家庭成為德育教育的第二課堂,通過學校和家庭的有機結合,共同實施德育管理工作。
3 德育管理工作中學校和家庭相結合的實施措施
現代社會中,一些家長認為德育工作并不重要,只要孩子成績好就行,還有部分家長認為德育教育是學校的責任,與家庭無關。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只有學校和家庭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現代中學生。
1、建立學校和家庭定期聯系機制
學校可以建立和家庭定期聯系機制,學校德育工作小祖可以通過家訪、電話、QQ群、微信等方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一來可以了解學生在家的具體表現,二來可以發現學生的家庭環境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消除不利因素對學生德育行為的影響和干擾。
2、建立家庭德育教育交流會制度
學校可以建立家庭德育教育交流會制度,挑選那些德育工作實施比較好、家庭環境溫馨的家庭來傳授具體的實施經驗,幫助一些家庭實施改進措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建立家長學校活動機制
學校可以建立學校活動機制,通過該機制,幫助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掌握正確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家長不再盲目隨意地教育孩子,及時與學校溝通,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綜上所述,我國一些中學要提高學生德育的實效性,就要求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須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正視變化了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實際,正視學生思想道德品質養成的內在客觀規律,反思中學德育的內容、方法和途徑,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學校應當建立全員育人的德育管理長效機制,德育管理者應牢固樹立道德教育要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建構和完善主體性德育管理體系,提高中學德育管理水平,增強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顧海峰.學習考勤管理系統閉[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18).
[2] 許雪榮.中學德育網站建設初探[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