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典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程設計師需要綜合考慮環藝設計,在為人們創造優越環境的同時,還要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中國傳統的環藝設計是以園林為主要的載體,利用園林中的物種使環境變得更加美好,普遍以古典美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本文主要從環藝的基本概念出發,分析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并探究環藝設計古典美的發展及應用價值。
環藝設計包含很多門藝術,無論是植物學、生物學還是建筑學都能與之結合,其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展覽設計、室內藝術設計、公共場合藝術設計。環藝的設計是依據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所以,環藝設計往往都是以古典美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它根據自身地域的條件,融入美術的構架,與人文因素和自然環境互相結合,使設計可靜態、可生動。由此可見,在我國精神人文建設中,環藝設計是一門不可缺少的藝術。
簡述園藝設計
進行環藝設計時,在設計中設計師需要考慮很多種因素,環藝設計是一門非常綜合又復雜的藝術學科。環藝設計的基本形態是由園林設計轉變而來的,因此,其藝術色彩非常濃重。應用藝術的形式來衡量自然環境與人民文化和諧發展,是園林設計的根本理念。從古至今人們都在不斷地建設美好環境,古典的園林藝術融入著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精神,為環藝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古典靈感,也是環藝設計中不可缺少的設計方法。現代文明發展的很多設計中離不開古典元素,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民眾對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感,盡管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同,但是歷史文化淵源流傳。人民群眾的審美觀念趨向于傳統的古典美,由此可以說明,我國的環藝設計離不開古典元素。
環藝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環藝設計過程中,主要注意空間的結構布局,讓景物在空間中不僅體現出它的靜態美,同時也可以體現出它的動態美感。從生活實際中可以看出,不同時間階段上的環藝設計體現的審美風格不同,有時要莊嚴肅靜,有時要激情四溢,有時要安詳寧靜。可是不管哪一種設計風格,都要求植物既處于靜止形態,又可根據其特征性質給予“生命的活力”。時間不是靜止的,隨著它的推移,景物的特點會展現出不同的風采。
空間秩序的不同,展現出的空間美感不同,比如故宮的御花園,御花園主要以欽安殿為主要核心,以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進行設計,古典又富麗。御花園整體坐落于故宮地南北中軸線上,前方及其兩側設有展亭臺閣樓,從一進門就能夠看到參天大樹點綴巖石假山隔亭矗立,像一道天然屏障,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北邊是浮碧亭和澄瑞亭,跨在水池的上面,朝南的方向伸出抱廈;南邊是萬春亭和千秋亭,為周邊的抱廈組成十字的折角,平面上形成多角亭。環藝設計中的標志物皆是錯落有致的,時空上互相鋪墊、銜接,烘托整體的空間美感。
環藝設計中古典美與功能的適合性
環藝設計的目的在于美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但是不是實際可靠的環藝設計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表現,所以在環藝設計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古典美給人類來帶的美的感受,還要注重實際的適合性。結合園藝設計的功能和古典美,在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的同時,為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是人們處于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人們現在購買住房時,首先考慮的便是住房的實用性,其次考慮住房園區內的環境設施。為滿足購房者的需求,開發商不止要考慮住房的性能,還要考慮環境建造的優美、合理,這樣才能實現互利雙贏。住房園區內的環境設計就是環藝設計的工作之一,設計既要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居住環境是否舒適,還要站在開發商角度,考慮土地資源利用的是否合理。結合審美和功能的統一性,才能真正的實現環藝設計的美學目標。
功能設計上,環藝設計要對土地的自身條件和自然天氣環境進行綜合考慮。例如要在南方實施環藝設計,首先要了解南方的天氣特點,眾所周知,在南方四月到八月屬于多雨季節。設計物應多為亭臺建筑,不僅增加該地區的古典美,還為人們提供較多的避雨場所,讓人們在避雨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雨景,滿足古典美與設計功能雙重需求;在濕熱地區增加物種的數量,調節該地區的氣流流通,起到到降低溫度的作用,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美化環境;針對該地區的經濟水平,在施工設計之前對工程進行準確的預算,使其符合效益成本原則。
結語
綜上所述,環藝設計是傳統園林藝術的載體,也是我國古典園林藝術的表現方式。環藝的設計需要展現我國古典美的藝術手法,創造我國傳統的古典美與環藝的設計密不可分。隨我國人民群眾審美品位的提升,環藝設計也應不斷創新,并不斷融合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將古典美擴散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讓人們群眾充分體驗到環藝設計的古典韻味,使環藝設計不斷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邵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