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華玲 張倩 魏祥林 舒艷瓊 楊學龍
通過建設曲靖醫專昆明天視眼鏡產教融合示范點,進一步引導和推動學校校企共建實訓室、仿真實訓、校中廠等,根據我省高職高專院校眼視光技術專業分布現狀,對接行業、產業發展人才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引企入校“零距離”共育人才,引企入校項目能把教室與工作場景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為企業培養德技雙優、無縫對接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時為學校師資隊伍、教科研隊伍培養精英,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雙贏之路。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機制,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與訓練,著力培養云南及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眼視光高技能型專門人才。
1.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雙證培養,課證融合,帶薪頂崗實習、教學做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使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提前接觸行業,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加上“專業基礎+崗位方向”課程體系的建設、綜合實訓項目建設,使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操作技能更符合各職業崗位的需要,改善原有人才培養方案知識面寬而不精的問題,進一步縮短上崗周期,人才培養規格更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
2.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是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形成“雙主體”或“多主體”的育人機制。學校為企業搭建人力資源平臺,根據企業生產過程需要為企業培養相應崗位技術人員,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企業為學校搭建校外生產實訓平臺,為學生提供見習、頂崗實習條件,為專業教師到生產一線學習、開展科研提供條件。實現學校與企業“互惠雙贏”,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為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儲備支持,同時也為學生就業鋪平了道路,最終實現“三贏”的目的。其次,學校與企業共同建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入企業力量,幫助學校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畢竟校內實訓基地才是學校實習、實訓的主體。具體來說,企業因素嵌入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應著力于: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以實訓、實習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的要求為依據,并兼顧對外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的功能要求,聘請企業內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擔當實習、實訓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引入企業的設備,使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水平應與當前企業生產實際和生產技術發展的裝備水平相適應;建設實訓基地時,應邀請企業人士參與,對實訓基地要全面規劃,優先建設受益大的實訓基地,特別加強投資較小的、具有仿真功能的模擬實訓室;積極探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途徑和運行機制,鼓勵企業捐助實訓基地建設
3.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和教學資源庫建設,能夠促進教師教學研究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教學方法手段的改善和提高,從而提升其教育教學水平,最終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教學資源庫的應用推廣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愿望,進行個性化學習,為相關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方法及手段,提供借鑒經驗。
4.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改善條件和建設仿真、模擬實訓室為主要內容,一方面為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真正將“實踐能力強”打造成為專科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為眼視光技術相關職業工種的培訓、鑒定工作提供保證,不但使眼視光技術專業學生能夠取得“雙證”畢業,還為企業員工培訓、繼續教育提供實踐場所。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最終實現“三個零距離”教學理念,實訓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零距離、實訓內容與就業崗位零距離、實訓場所與行業崗位零距離。
5.制定有效的師資培訓制度,通過教師培訓、以老帶新、進修深造、學歷提升、企業定崗、教學研究等措施整體提升眼視光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的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能力,聘請企業能手、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從而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德技雙馨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
6.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教師自評,完善學生評教、督導評價、同行評價,建立和實施第三方評價機制,采取多種方式調查用人單位、家長及行業對專業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作為衡量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在不斷發現問題、糾正不足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和視光行業發展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支持。
合作內容有四個特征:一是共有人力資源。企業的部分高管被聘為專業產教研合作委員會委員或相關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公司技術骨干被聘為學院兼職教師;同時,專業教師也受聘企業顧問、高級工程師等。二是共建服務平臺。利用校企雙方的人才資源和設施條件,爭取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認可和支持,建立面向社會的服務平臺。三是共接科技項目。校企雙方聯合組成課題組,或承接企業技改項目,或申報政府科研項目。四是共擔培訓教學。雙方合作培訓企業員工或學校中青年教師,企業兼職教師承擔學院學術講座、課程教學、實訓實習指導和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等工作。學生在這些企業實訓實習時,既有校內指導教師,也有該企業的指導教師。實現全過程校企融合育人,離不開行業企業的參與和支持。眼視光技術專業建立了由學校、行業、企業等參加的校企合作協調組織,建立專業群教學指導委員會,形成了校企合作良性運行的機制;積極探索與企業合作的方式途徑,拓寬了校企融合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