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亮 蘇小城
摘 要: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促使衛星廣播電視技術也在不斷的提升,全國各省的廣播電視節目都已上星,所有的上星節目全部采用數字化進行傳輸。
現在衛星傳輸已成為全國廣播電視傳輸的主要渠道和途徑,進入實用階段的數字壓縮技術傳送著中央電視臺的多套節目和一些省區的電視節目,增添了節目內容,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極大的增強了電視屏幕的多樣性并提高了播出質量。多年來,我國衛星廣播電視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廣播電視節目在全國民眾的經濟文化領域和政治生活領域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的力量和向上作用。
關鍵詞:廣播電視;衛星地球站;數字化傳輸
1 廣播電視衛星數字化傳輸應用情況
在我國存在復雜的,多異的,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環境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對特別惡劣的地區,利用衛星技術進行傳輸才能確保廣播電視的覆蓋率的提高,衛星傳輸廣播電視節目有它的優勢,傳送的節目質量好,覆蓋面積大,所以建立現代化廣播電視衛星傳輸網是廣電事業的重任,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衛星廣播電視傳輸技術,進一步快速地提高廣播電視傳輸的質量,增大覆蓋面積,提高效果,因為發展衛星廣播電視傳輸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衛星應用由模擬向數字轉換,由c波段向ku波段轉變,由通信波段向廣播電視專有波段轉變。
中央電視的數字壓縮節目已向全世界傳輸,就是采用最先進的數字壓縮技術進行電視廣播和數字聲音廣播傳送的。廣播電視專用傳輸網已經形成。廣播電視衛星應用已與地面的光纜、調頻、微波、電纜、中短波傳輸媒體組成了相互交融的綜合傳輸網絡。從1965年我國開始利用衛星傳輸廣播電視節目,使我國的廣播電視收視覆蓋率1984年的67.8%、64.75提高到了1998年的88.2%、89%。我國有31座廣播電視衛星上行站、20個衛星地面站,44套衛星電視節目。44套衛星廣播節目。已經基本上采用數字化壓縮技術,達到了衛星數字傳輸這一目標。
實現模擬轉向數字化后,廣播電視系統的許多設備全面減少,實現了一機多用多能,各種指標也得到很好的提高,并開拓了在模擬設備的基層上的許多功能,研究生成了聲音激勵器、鑲邊器等多種模擬所不能實現的功能。但數字領域可以實現提高性能、提升指標、使用便捷,增加功能。
2 推進發展數字化技術優點
2.1 數字傳輸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使用數字濾波與數字存 儲容易消除噪音,收視視頻圖像質量得到提高,圖像的信噪比得以改善,較容易實現二維、三維亮色分離。
2.2 采用模擬視頻信號進行復制三次、四次以上其圖像質量下降急劇,是因為噪聲的影響。數字模式可實現數字存儲和提供新功能,所以數字化技術很容易存儲數字視頻信號還能進行多次復制而圖像質量不會下降,也可提供許多新功能的特技來實現美的效果,例;圖像縮放,多畫面,編輯和處理圖像/快速檢索圖像,隨機訪問等諸多方面。
2.3 用戶接收廣播時,數字門限c/n接收邊緣可比模擬場合所需的c/n40db改善20db左右,這樣百姓接收的信號接近無差錯的高質量的傳輸信號。無差錯接收時,右眼所看到的主觀評價質量接近演播室的質量,模擬傳輸無法做到。
2.4 數字化易實現適應場內場間,幀內和幀間的處理,消除亮色互相干擾。圖像的清晰度大大提高,亮度閃爍和重影得以消除,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消除系統非線性失真的影響,噪聲和失真的影響,提高了功率的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再生方法。
2.5 數字傳輸利用率在不斷提高,所需電視廣播的發射功率低,在同等條件下模擬傳輸無法實現,數字傳輸可使用頻道來傳輸電視節目,在電視頻道的緊缺狀態下便體現出它的優勢,電視頻道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
2.6 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非常適合數字傳輸處理,未來的多媒體通信與數字化是密不可分的。
2.7 數字信號具有“陵避效應”,它在門限值以下時什么也看不見,但達到門限值時就具有很好的接收效果。所以無論是接收C波段廣播電視節目,還是接KU波段的廣播電視節目都會有滿意的效果。
2.8 因為減少了a/d、d/a變換等處理環節,圖像質量的劣質問題得以改善,損傷的情況得到彌補,數字安裝方便、易于調試,可靠性高等優點。還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2.9 要想提高頻譜的綜合利用率和提高功率,?使用最新的數字傳輸信號設計方法進行信源編碼聯合設計,如網格編碼調制tcm等編碼調制技術,使用數字處理的優點還易于加密,這樣確保傳輸信號的安全,也確保保密工作的安全。
2.10 接收天線設備在安裝、調試時要認真仔細,對不同因素都要進行分別調試,不是以監視器圖像質量為準,是以面板上EB/NO值最大為準。
優質的節目傳輸途徑是衛星數字化傳輸,它使用衛星轉發器傳輸,功率大,視音質量好,接收效果好,覆蓋面積大,實現快,頻道多等諸多優點,特別適于海島區域,邊遠地區,地形復雜地區,地形異難區域等。
曾經我國有一部分人由于環境的限制,技術上的落后而無法聽到廣播,看到電視。使黨的聲音也不能及時送答,為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廣電總局提出了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衛星“村村通”業務這種傳輸手段,以優質節目的效果顯示出它的優勢性。通過衛星用較大功率向收不到廣播電視的邊遠貧困農村傳送節目。衛星上發射的功率大,地面用直徑不到1米小天線就能接收到節目,設備經濟實惠,簡單便捷,易于普及。
現今,幾乎到處都在談論數字化、數字電視、數字照相機、數字光盤,視頻領域是這樣,音頻領域也是如此,個人計算機更全是數字的,現在可以說:數字化是當今技術的發展潮流。
3 接收衛星廣播電視數字節目應注意的問題
3.1 要想接收某一節目,必需知道采用前項糾錯方式,該節目下行中心頻率,符合頻率。
3.2 只有廣西廣播電視節目下行為垂直極化外,其它站的下行節目均為水平極化。如果共用一副天線同時接收上述十省區廣播電視節目時,需使用雙線極化饋源。
3.3 地面用2.5米到3米天線在全國可以接收到滿意的節目,得到滿意的效果。部分地區甚至可以使用2米天線便能達標。
衛星電視事業在飛速發展,要跟上發展的步伐,需不斷地努力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思想,以高深的理論,嫻熟的技術來迎接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