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溫喜
在對環境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符號學能充分地體現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思維。符號學可以讓環境設計展現形式更富于形象化和多樣化。符號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為提高環境的感情色彩、增強人與自然環境的情感溝通以及營造出濃烈的藝術氛圍創造了最佳條件。本文從符號學的發展出發,主要論述了符號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符號學的特點、類別及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引言
符號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橋梁和紐帶,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和積淀。環境藝術通過符號對文化進行展現和傳承,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其不同的風格和功能的表現構成體現在特定的符號中。例如:代表皇家權利與繁榮昌盛的宮殿建筑;象征基督教莊嚴與神秘色彩的哥特式風格的尖拱形符號。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符號學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研究與應用已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
符號學的發展
符號學(Semiotics)是一門對符號進行系統研究的學問,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20世紀西方現代符號學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瑞士語言學家費·德·索緒爾的結構主義符號學理論,索緒爾將符號概念解釋為“能指”和“所指”有機結合構成的結合體。“能指”屬表現的層面,是指稱或代表某一事物的媒介物,常稱為“符號表現”;“所指”屬內涵層面,是被指涉或涉及的事物,常稱為“符號內容”。另一個是美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和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實用主義符號學理論。皮爾士提出符號指示過程包含符號(representamen)、對象(object)、解釋物(interpretant)的三元關系理論,任何代表某一對象的符號都必須由其解釋物(相當于符號的意義)做出一種解釋。在東方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甲骨文中的一切記載都反映了符號語義學的研究,周易則是中國最為系統化的符號研究。
符號學與環境藝術設計的關系
設計和符號學有密切的關系,“設計”一詞在拉丁文和英語中就是做記號的意思。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西方設計界就已經在建筑環境中使用符號學。為更好地展現空間的運用價值,營造良好藝術氛圍,增加感情溝通,設計師常常將符號的基本原理科學地應用在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之中。設計師通過分化、組合、變形、抽象等多樣的手法將具體物品,或是植物、水體……等表現物變為人們的視覺符號,通過編輯符號,創造各種新符號、新形式和新秩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遞設計信息,引導使用者解讀和接受符號傳達的意義。因此,符號學在設計文化中是一種工具,符號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載體,為設計者在設計中處理文化要素提供有效的設計手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符號學的特點
皮爾士通過對符號學本身的邏輯結構的分析研究指出,符號是用來指稱或表示另外一個事物的東西,任何符號系統都是由媒介、指涉對象和解釋三個因素所構成的。媒介是用來表征某個具體事務,指涉對象指代表的對象或符號學表征,解釋是符號的詮釋與說明,這三者構成完整符號系統。符號學有三個重要特點,即:普遍性、認知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現代設計主要服務于人民,設計作品需要被人們廣泛接受和傳播,設計所運用的符號語言必須被人們普遍認識,才可以被人們所認可。有些設計師的作品不被人們所接受,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難以理解,人們不能充分認識。設計作品要成功,一定要被多數人理解和接受,否則就失去了存在價值。
(2)認知性。符號能夠用于詮釋某種象征,人們利用符號就能夠知道其代表的內涵和意義,它是符號學的生命,對符號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人們的認知性讓符號語言具有生命力,人們看作品時可通過感官接收形狀、顏色等符號特點;符號可以展現求同存異的特征,求同是具有普通性特點,極易被人們接受,求異是創新,創作特色風格的作品。
(3)特殊性。通常情況下,符號語言都有相同特點,只有特殊設計作品中或特殊環境里,符號語言展現的特點才是特別的。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里,同一符號可能會有不同的指涉物,而不同的符號可能指涉同一事物。例如:對于相同主題環境里的設計,設計師需要用盡可能多的表現形式創作出不同的作品,讓受眾理解其代表的不同含義。這種求異的過程也是創新的過程,在現代設計符號的運用中更應強調異化原則,創造出富有個性、時代氣息的設計符號。
環境藝術設計符號的類別
皮爾士根據符號和對象的關聯,將符號分為圖像符號、標識符號和象征符號三種類型。按照視覺符號系統的外在形態來分,環境藝術設計符號可以分為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設計符號三類。
1.圖像性的環境藝術設計符號
在模擬對象的基礎上構成的,或與對象相似的一種直覺性符號。例如中式古典園林環境中的門、窗、隔斷、造型石;中國古建筑裝飾中的“龍紋”、“祥云”裝飾。具象的門、窗、壁畫、雕塑等圖像性符號或其復合體都是對現實生活中具體事物圖形的模擬。
2.指示性的環境藝術設計符號
指示對象具有的內在因果或時空聯系的指示性設計符號。在現代環境設計中的構件造型和空間形象,大多都是指示性符號及其復合體。如表示聯絡進出空間功能的“門”;構成上下空間聯系的“樓梯”;形成臨近空間互連的“廊道”;道路和道路指向標等等。
3.象征性的環境藝術設計符號
給指示物附加特定的象征意義,使之成為約定俗成的人為構成的一種象征符號。象征性符號的語義模式具有單重約定和雙重約定。單重約定帶有直喻、明喻的特點,比如喬·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看起來像一艘疾馳的帆船,象征澳洲國民的進取精神。雙重約定帶有隱喻、轉喻的特點,如故宮、天壇建筑中以圓、方造型象征“天圓地方”的平面構圖,以“盤龍柱”、“龍壁墻”象征王權,如不了解能指與所指之間的特殊約定,就只會把它當成一種裝飾手段。
環境藝術設計中符號學的應用
環境藝術通過符號對文化進行展現和傳承,是人類文明的產物。環境藝術設計本身是符號的表達方式,是設計者向受眾傳達自身的思維過程與結論的手段與方式。為了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使受眾更快速、有效的認知與接受設計作品,設計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合理地運用符號學。
1.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設計師要應用各種符號傳情達意,使信息的接受者獲得審美感受的共鳴,須掌握以下應用手法
(1)功能與審美統一
要結合符號自身的特點,注重把握功能空間序列與觀賞空間的協調和統一,使設計作品既美觀又實用。比如結合中式園林“山水可居、可行、可觀、可游”的空間藝術精髓進行環境設計,融功能與審美于一體,讓使用者體驗到空間和藝術的魅力;在運用構件表達語義和結構形式美時,可用建筑裝飾構件本身作為設計符號載體,突顯純正“建筑語言”藝術,同時注意其內在結構邏輯,充分展現力學法則。如美籍華人建筑設計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就擺脫了當前我國旅館、酒店設計在造型上盲目追求高樓大廈,在裝修上過度突顯奢華氣魄的現象。通過對傳統手法進行變通,在環境布局上將江南園林的精巧和北方園林的開闊巧妙的結合起來組織院落空間,既以成組的庭園和樸素淡雅的建筑風格給人清新和寧靜的氣氛,又使之適應現代旅游旅館功能要求。
(2) 創新和傳承并重
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地合理進行多維時空設計。每種類型符號語言發揮的作用和表達的涵義不同,不同作者的情感因素也有差異,從而使人們認知環境藝術作品程度也隨之不同。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傳統,用繼承和發展的眼光對待傳統,協調好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關系,創造和運用恰當、準確的符號對不同地域、民族、時期的歷史文化進行新的詮釋和傳承,做到古今共融,中西合璧,實現符號與環境整體相融合。比如:在表達傳統民俗民風、哲理文脈等方面,可以用形制、幾何圖像、方位、色彩象征等抽象象征手法來表現,達到“取其形,延其義,傳其神”,從而有效地增添建筑環境體系新元素,避免盲目復古。如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傳承和創新的典范。通過庭院串聯內外空間,用幾何形態玻璃天窗的坡頂取代傳統的坡屋頂并妙取自然光線,以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涂料組成的頂棚系統所取代傳統的木梁和木椽構架系統,加上“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獨具匠心的山水景觀……等手法使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相融合,使之成為融蘇州傳統建筑特色和現代建筑藝術風格于一體的結構精巧、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足見設計者立意高遠,技法嫻熟。
(3)科技與藝術共融
高科技是當今環境藝術設計新的語言信息“符號”,在設計中可充分運用各種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高智能的設施設備進行設計。可通過計算機強大的表現力在設計中展現前所未有的構圖、色彩、形式,把現代科技和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創造既有現代感又具民族特色的設計作品。如:電腦音樂噴泉、聲控組合藝術照明設施等就是利用現代高科技語言信息“符號”以更快捷、完美、現代、先進的方式進行設計和創造,使環境藝術價值實現科學性、綜合性、系統性、知識性、環保性、舒適性、觀賞性等高度統一,創造更符合現代人生活需求的“綠色”人居環境。
2.在設計符號、創新與構成的過程中注意掌握以下五個重要特性
一是多樣性。分析設計符號過程,可以得出符號具有空間多樣性。設計時應合理運用多彩的符號拓寬藝術設計的發展空間,提升環境品位,增加空間變化,豐富環境意境;二是重復性。可采取音樂作品中以重復主旋律來強化給人印象的方法,運用不同尺度和方法重復使用各類符號,加強主題信息的傳達;三是重構性。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切出、易位、裂變、疊合、尺度重組、材料重構等手法對符號加工和整理,打破原有空間形態,建立新的空間秩序和組合;四是變形性。對傳統的建筑符號進行合理的變形或抽象化、幾何化,找準現代和傳統文化間相容的切入點,創造一種更新的聯想境界;五是隱喻性。用以柱代表樹木,以曲線或藍色代表海洋等抽象的象征手法,讓環境場所更富有哲理和“意味”。
結束語:符號學是設計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環境空間藝術創作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設計師既是設計符號的創造者又是設計信息的傳播者,在設計中要尊重傳統文化和掌握傳統設計概念,將現代設計和傳統設計充分融合,合理運用符號學方法,在取用傳統設計符號的同時不斷地給符號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統一空間的使用、象征與美學價值,進而創造更多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豐富多彩的環境藝術空間作品。
(作者單位: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四川華澤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