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亦婷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尋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坐具相結合的新的可能性。本文在表明了研究傳統文化與坐具設計相結合的意義后,通過現有的幾種傳統文化與坐具結合的例子分析,來尋找到他們在傳統文化與坐具設計上的結合方法。最后筆者得出了將能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素提煉后,利用抽象的方法 ????現代坐具設計中去的概念。
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坐具相結合的背景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多歷史的國家,有著其十分深厚的傳統文化沉淀,本身有著許多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不但能引發中國人民內心最深處的共鳴,還能吸引外國人的關注,將中國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坐具中去能夠獲取較大的經濟效應。再者,全球化正在不可避免的發生,在全球共同促進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各個國家也容易失去了自身的傳統特點,導致許多產品的日益同質化。這就更要求我們的產品能夠實現產品本土化設計。
隨著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加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由此,人們對于生活品質與文化精神的追求也是越來越多。因此,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的增強以及實現產品本土化設計的需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坐具的設計中顯得日益必要。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淵源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現代的一些設計理念不謀而合。比如, “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而反觀現代設計,這也是現代提倡的“以人為本”的設計觀。莊子的“返璞歸真、以和為貴、天人合一”思想,都詮釋著和諧、崇尚自然的思想,這與當代所提倡的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觀一致。這些先民的哲學思想對當代的產品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這些優秀的哲學思想亦是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流傳,可見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理念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也說明了將傳統文化運用到現代坐具的設計中是可行的。
中國傳統文化在設計中的運用
如今,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將傳統文化與坐具相結合的例子,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對于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關注,設計出了不少能夠使人產生共鳴的坐具。以下筆者將會根據分類來進行分析。
1.符號元素在設計中的運用
美國學者培特斯認為:”符號學既是一種批判研究的洞察力,又是一種方法論.在這個意義上,符號學完全可以作為檢驗宇宙以及人們對宇宙的理解方式的一種框架。” 符號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應用在產品設計、廣告設計、標志設計中都有了非常廣泛和成功的作品。
從符號學的角度去看待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以符號的形式提取出來,并將它們用于設計中去,將是一個傳統文化與設計結合的非常好的思路。
圖1為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平面化來與現代家具進行結合的一個例子。其品牌為“京瓷”,是一個專門做新中式家具的一個品牌。
“京瓷”繼承并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設計靈感雖來源于傳統,但卻非刻板的沿用。
圖3的椅子巧妙提取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祥云,并將其圖樣符號化、抽象化,其設計元素集中體現在椅背上側,外觀上十分精美。它更多體現了一種線條感,更加的具有靈活性。這是它在利用符號化上與坐具結合的方式。
這款椅子將傳統文化的元素——祥云與木質坐具相結合,使椅子變得更加的有細節,更加的精致,而通過了解我們也得知這款椅子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祥云的雕刻圖案。
圖1 京瓷椅子 圖2 閱梨椅子
圖3 嘉竹椅 圖4 Dedon Yin Yang休閑椅
2.傳統形式在坐具中的運用
說起中國古代家具最輝煌的時刻,則要數古代的明清家具。現在許多新中式家具風格的品牌在結合傳統文化的設計上都有運用到明清家具的設計風格,都不約而同的將原材料,工藝取自于明清家具的榫鉚結構。
圖2為閱梨品牌的一款椅子,通過對銷售人員的咨詢以及我們對于產品現場的考察,我們發現該品牌的新中式家具的原材料,工藝取自于明清家具的榫鉚結構,其造型在明清經典坐具的基礎上進行變形,通過一些曲線,添加一些布藝把它的款式做得更加休閑,更加家居化,更符合人體工程學,更有現代感。
3.傳統材料在坐具中的應用研究
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材料美來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坐具的結合是一種十分好的思路。中國本就有著追求本源,回歸自然的思想,利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材料來進行設計能夠很好地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例如圖3的嘉竹椅,設計師使中國傳統竹文化的精華部分在現代家具中了實現持續,將材料的價值在使用材料過程中挖掘出材料的美感,并將竹材這種具有本土色彩的材料做成具有我們中國東方韻味的家具。
嘉竹椅融合了東方韻味的現代感和簡約的外形,流暢的線條從靠背順著扶手一直蜿蜒置椅腳,扶手的層疊粗細變化充分展現竹子獨特的柔性美感。竹集成材和軟木這兩種環保材料的結合,也是個人對材料之美的一種理解。
4.傳統哲學思想在坐具中的應用
將傳統哲學思想與家具設計相結合這種設計方式可以說在中國古代就已然存在與出現,如圈椅的設計,他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運用到了產品的設計中去,而現在,也有一些外國的優秀工業設計師將中國古典哲學運用到了自己對于椅子的設計中去。
圖4為德國設計師Nicolas Thomkins 設計的Dedon Yin Yang休閑椅,設計師從中國古典哲學中獲取靈感,設計出了這個獲得了德國紅點獎最高獎項“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的杰作。分析一下這把椅子我們可以發現,他在造型上借鑒了中國道家的陰陽圖,將椅子設計成了黑白組合的一套椅子,而分別坐在上面的兩個人可以以最舒服的姿勢進行面對面的交談。
這個優秀的案例說明了我們對于傳統哲學思想的運用不應該僅僅是生硬地將傳統哲學文化融入,而更應該是考慮產品本身的功能以及造型,合理得將哲學文化進行切入設計。
以抽象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在坐具設計中的思考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家具結合是有其巨大的意義的。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說:“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沒有文化內涵的產品設計是沒有生命力的。”中國的坐具設計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的注入。上文講述到現有的主要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坐具的結合方式主要有符號元素在坐具設計中的運用,傳統形式在坐具中的應用,傳統材料在坐具中的應用以及傳統哲學思想在坐具中的應用,通過分析發現這些傳統文化的應用是相對具象的。在這里我們所謂的具象指的是對于現在已有的能夠體現傳統文化的物質,這些物質已經能夠讓人直觀的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特征和特性。比如祥云,這就是中國特有的元素符號,非常直觀的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再例如陰陽椅的設計,其中鮮明地利用了代表道家文化的陰陽圖作為其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
運用抽象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家具相結合,既能夠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在符合現代坐具審美的基礎上滿足用戶的精神追求需要,并且他更能給予設計師更大的思考空間。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