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華
建設工程造價由于工程比較巨大,涉及的各方面因素也比較多,往往存在很多的問題:國定規定造價,與建設工程實際需要不符合;結算數目往往超過于規定造價。造成以上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建筑工程實際造價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工程建設過程中缺乏對資金和質量的有力監管。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兩點建議:加強對建設工程資金和質量的監管;國定根據市場調整工程造價的規定。
工程造價由于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資金不好管理。為了促使資金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費,國家針對工程造價制定了一些標準。初衷是好的,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約束作用。但是這個標準應該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不及時進行調整,就變成了工程造價的束縛,影響了建設工程的發展。那么,工程造價與結算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進行調整呢?筆者根據以上問題進行陳述。
工程造價與結算中存在的問題
1.工程造價與建設工程實際造價有差異
建設工程造價歷來是比較關注的問題,因為動用的資金額度比較大。建設工程的造價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工程造價與建設工程實際造價有差異。為了保證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規范性,國家對工程造價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規定,來保證程造價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這本來是件好事,避免資金的浪費,最大程度節約資金。但是市場是不斷變化的,物價是不斷上漲的,勞動力的成本也是不斷上漲的,工程是受市場的影響的,因此導致了工程的實際造價已經于國家的規定造價不符。
2.結算數目往往大于規定造價
建設工程由于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在前期做好資金預算。資金預算將建設工程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市場因素考慮之后定出具體的數字。然后再進行施工。到了工程的結算時,往往出現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相差很大的情況。一般都是實際成本高于預算成本。造成這樣的情況和市場的波動有關系,更和工程的預算有關系。在預算的時候沒有對建設的成本進行細化,在施工過程中對各方面的資金監管不嚴,造成了某些項目消耗資金過大,最終超過了預算的數目。
工程造價與結算存在問題的原因
1.工程造價與市場脫節
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和價格水平是瞬間萬變的,盡管市場具有流動性,各地區的差異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定額的時滯性和盲目統一性必然導致工程造價難以靈敏的反應市場變化。
2.工程建設過程監管力度不夠
工程造價出現過高,超出預算的原因缺乏有力的監管。目前我國的一些建設工程大部分采用承包的形式,建筑部門承包之后卻缺乏有效的監督。建設部門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資金的消耗,更要考慮資金的預算,一定程度上更要避免造成了資金的浪費。有些建設單位不按照原來設計好的進行建設,而是擴大了建設的規模或者提升了工程的豪華程度,都造成資金的大量超出。
解決建設工程造價與結算中問題的對策
1.工程造價與實際市場相結合
基于目前很多工程造價工作人員還在用定額,套單價等運算方式,缺乏與市場實際的情況相結合,所以更多的要求工作人員多了解市場最新的動態,以確保工程造價與建設工程實際造價。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放寬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在制定的標準里面控制工程的大方向就行,具體的內容還是需要市場來主導。國家制定工程造價的標準是為了讓工程造價在合理的范圍內。
2.加強對建設工程資金和質量的監管
解決建設工程造價與結算的問題一個關鍵就是:加強監管。建設部門或者建設單位承包之后,不能放手不管,要成立監管部門,由專門人負責,對建設工程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工程的建設質量進行監督,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資金的消耗。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根據生產地以及運輸成本等綜合考慮。有力的監管既能避免資金的浪費,又可以提升建設工程的質量。
結語
目前我國的工程造價與結算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的努力才可以解決,作為國家的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解決掉這些人為因素造成的工程造價過大,結算資金大大超過預算資金的情況。組建監管部門,應該選擇在技術上東建設工程造價的人,同時對工程的建設步驟也有所了解。只有對工程的建設和資金都了解的人,才能最大程度規范好建設工程的造價。選擇人比較關鍵,可以組成一個監管小組,制定出監管措施,對工程造價全面進行監督。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源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