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旭平
精準扶貧是四川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的主題。全會指出,推進扶貧開發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全會剛一結束,省委書記王東明即赴南充檢查指導扶貧開發工作,他再次強調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做得更實、做得更細。如何才能把省委提出的精準扶貧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如何才能把精準扶貧工作做實做細?筆者認為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逾7億人摘掉了貧困帽子。但目前我國仍有7014萬農村貧困人口,其中,四川有近500萬農村貧困人口。如果把貧困比喻成疾病,那么現在的農村貧困人口就是病得最重、最難治愈的人群。重病需用猛藥,重病更需對癥下藥。四川省委全委會提出的“扶持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駐村幫扶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就是要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做實做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各項工作,仔細查找貧困的癥結,對癥下藥,徹底治療農村群眾的“貧困病”。
做實做細精準扶貧需轉變觀念。在一些地方,扶貧工作總是“濤聲依舊”,這與領導干部貪大求洋、急功近利不無關系。一些干部喜歡大上項目、大造聲勢,看似轟轟烈烈,實則是“大雨過后地皮濕”,沒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做實做細精準扶貧,需要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轉變觀念,靜下來、沉下去,認真查找“窮根”,實實在在地拿出解決的辦法。
做實做細精準扶貧需改變作風。“扶貧對象精準、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駐村幫扶精準、脫貧成效精準。”要把省委提出的六個方面的精準落到實處、做實做細,并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必須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艱苦細致的工作,并要保持持之以恒的耐心,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不斷轉變工作作風。
做實做細精準扶貧需提升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扶貧攻堅說到底還是要依靠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造血功能的增強。要發展經濟、增強造血功能,就需要扶貧項目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扶貧措施精準,要做實做細這幾個精準,需要廣大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不斷提升發展經濟、搞好經營的能力。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已經吹響了精準扶貧的沖鋒號,做實做細精準扶貧的各項工作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廣大黨員干部應積極響應省委的號召,踴躍投身扶貧開發攻堅戰,在精準扶貧中鍛煉作風、踐行“三嚴三實”,做時代和人民所需要的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