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發展日趨增加,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與社會環境設計需求相脫節的現象也愈演愈烈。對高效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能力提升儼然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熱切關注的話題之一。本文對現階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總結了該專業與社會需求脫節的主要原因,繼而對其改善途徑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今后提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能力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勢頭愈加猛烈,這為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的環境設計專業更趨向于綜合化和多元化的發展,由于環境設計領域的設計思想、工藝技術、設計手段和施工材料都處于不斷的變化階段,因此,對于環境設計的人才需求的質量和數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進行有效的改革可以提高該專業的應用能力。
對現階段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
1.環境設計專業定位欠明確
環境設計專業其學科綜合性較強,目前,我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容易出現綜合性的缺失情況,其定位主要不能延伸到室內設計或園林設計之外,其定位方向還有待明確。同時,定位欠明確的環境設計專業使自身不能與其他領域進行有機的結合,這就影響了環境設計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2.環境設計行業設計標準有待明確
作為綜合性較強的環境設計行業,其學科理論的建設也有待完善。此外,建筑師和規劃師對環境設計領域的認知度還有待增強,由于我國環境設計綜合型人才相對缺失,而這種相對缺失情況又將影響高校環境設計專業師資力量,而師資力量的相對匱乏會直接影響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效果,最終影響環境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行業標準進行科學、系統和統一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
3.環境設計教學順應社會的背景需要還有待增強
環境設計專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它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開放空間和自由時間,使學生能夠有社會進行有效接觸,從而進行環境設計的良好體驗。但是,目前我國的一部分高校雖然設置了環境設計專業,但是其教學模式有些落后,使得教學空間有了一定的局限化,影響了該專業的課程設置與交流與市場進行結合程度。另外,由于高校不斷的進行擴展,這就對教師隊伍的質量和數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環境設計教學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提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能力的有效策略
1.對環境設計專業的定位進行明確,對其發展方向進行矯正
環境設計專業作為綜合性、實用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對其明確的定位能夠決定該領域的發展方向。作為綜合性較強的環境設計專業,應該首先打破室內設計的局限,使環境設計專業拓展到藝術學、建筑學和園林學等領域,使其應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另外,環境設計專業的教育應該結合自身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對課程體系的科學化、結構化和綜合性進行強調,使其專精深度提高。
2.對環境設計行業的標準進行系統、統一的制定
提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應用能力的基礎是對環境設計行業的標準進行系統、統一的制定。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是環境設計專業有效發展的必然途徑,科學而又系統的行業標準可以為高校環境設計教學方式、方向和內容上做出指引,使該專業教育更符合社會的發展潮流,進一步對該專業的應用性和實用性進行提高。
3.對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方式進行更新,加大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力度
為了保證環境設計專業發展具有持續動力,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應該轉換為致力于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教學模式。由于傳統的該專業教育模式比較落后,不能滿足環境設計專業的開放性和自由行,高校應將教學重心由設計結果更傾向于設計過程,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的個性魅力得到良好發展。另一方面,環境設計教育的發展能夠直接影響該專業的教學質量,淫才要將環境設計專業教學內容中融入社會需求元素,使該專業的應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高校在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安排上,一定要注重培養該專業的應用性,例如,高校可以采取設立教學基地或者與企業聯合辦學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與實際設計接觸的基礎,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能力是該專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研究課題,社會環境設計的實際需求即高校該專業的教育指向標,要對其教育方向進行不斷的調整,從而尋找出培養社會型高素質人才的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新方法。基于此,在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從而徹底的改變教學內容,使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長春大學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武東風(1975-),男,吉林長春人,長春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