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翼安等



摘要 [目的]建立續骨酒的定量定性檢測方法,為續骨酒質量控制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TLC)對續骨酒中的梔子、地黃定性鑒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梔子苷的含量。[結果]TLC鑒別分離度好、專屬性強;含量測定中梔子苷在0.151 1~2.518 0 m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為Y=925 558X- 11 386,r=0.999 9(n=7),平均回收率為99.4%,RSD%為1.4。[結論]該試驗所建立的方法簡便、準確、專屬性強、精密度高、重復性好,可作為續骨酒的質量控制方法。
關鍵詞:續骨酒;質量標準;地黃;梔子苷
中圖分類號:S5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047-03
續骨酒是廣州市正骨醫院的一個常用制劑。續骨酒主要由鬧羊花、續斷、梔子、姜黃、生地黃、獨活等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驅風祛濕、舒筋通絡的功效,對各種骨折腫痛、跌打損傷、風濕骨痛有確切的療效。續骨酒是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外用噴霧劑,很受患者歡迎,卻至今缺乏一個全面、完善的質量標準。現行的續骨酒內控質量標準中只有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有關噴霧劑通則項下的檢查,包括外觀、總固體、乙醇量、裝量、微生物限度等項目,這些檢查項既不能保證制劑的質量,亦保障不了臨床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很有必要對續骨酒中的藥材和有效成分進行鑒別,并測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以提高續骨酒的質量和臨床用藥的有效性。筆者采用薄層色譜法對梔子、地黃進行定性鑒別,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續骨酒中梔子苷進行了含量測定,為續骨酒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也為續骨酒后期在臨床上的發展應用奠定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儀器 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LC-10ATvp泵、SPD-10Avp紫外檢測器、CTO-10ASvp柱溫箱、CBM-20A控制器、SIL-20A自動進樣器,LC solution化學工作站);KQ-300型超聲波清洗器(功率300 W,頻率40 kHz,東莞市科橋超聲波設備有限公司);AUW220D型萬分之一分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Goodlook-1000型薄層色譜成像系統(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薄層層析硅膠G板(德國MACHEREY-NAGEL公司,批號006153)。
1.2 試藥 梔子對照藥材(批號120986-201309,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地黃對照藥材(批號121180-201005,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梔子苷對照品(批號110749-201316,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續骨酒(廣州市正骨醫院,批號20140101、20140201、20140301、20140401、20140501)和續骨酒梔子陰性溶液(廣州市正骨醫院);甲醇為色譜純,其余為分析純。
1.3 方法
1.3.1 梔子的TLC鑒別 。取本品20 ml,蒸干,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缺梔子的陰性對照樣品20 ml,同法制成缺梔子陰性對照溶液;再取梔子對照藥材1 g,加50%甲醇10 ml,超聲40 min,濾過,取續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4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按照薄層色譜法[1]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和陰性對照溶液各4 ml、對照藥材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2 m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氨水-甲醇-水(5∶5∶1∶0.5∶0.5)為展開劑[2],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熱至斑點清晰。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應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應無干擾。
1.3.2 地黃的TLC鑒別。取續骨酒原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地黃對照藥材1 g,加80%甲醇50 ml,超聲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5 ml使溶解,用水飽和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1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對照藥材溶液。按照薄層色譜法試驗[1],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5 m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醇(6∶3∶3∶2)為展開劑[3],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熱至斑點清晰。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應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應陰性對照無干擾。
1.3.3 梔子苷的含量測定。
1.3.3.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色譜柱為迪馬ODS色譜柱(250×4.6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柱溫30 ℃;檢測波長237 nm。理論塔板數按梔子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 000。
1.3.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吸取續骨酒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用0.45 mm孔徑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1.3.3.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梔子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制成含251.8 m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5 ml,置于20 ml容量瓶,加入甲醇至刻度,搖勻,制得含62.94 mg/ml的梔子苷對照品溶液。
1.3.3.4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缺梔子的陰性對照樣品,按“1.3.3.2”項下方法制備,即得缺梔子陰性對照溶液。
1.3.3.5 測定方法。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1.3.3.6 標準曲線的制備及線性考察。精密吸取梔子苷對照品溶液(251.8 mg/ml)各0.6、1.0、2.0、4.0、6.0、8.0、10.0 ml,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1.3.3.1”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并繪制標準曲線。
1.3.3.7 穩定性試驗。將按“1.3.3.2”項制備的供試品溶液(批號20140101)于0、2、4、8、12、24 h分別進樣10 μl,按“1.3.3.1”色譜條件測定。
1.3.3.8 精密度試驗。精密取梔子苷對照品溶液10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連續測定6次。
1.3.3.9 重復性試驗。取供試品溶液(批號20140101)按“1.3.3.5”項下方法,連續測定6次。
1.3.3.10 加樣回收試驗。在已知含量的續骨酒加入一定量的梔子苷對照品溶液,按“1.3.3.5”項下方法測定,并計算回收率。
1.3.3.11 樣品測定。精密稱取續骨酒樣品,按“1.3.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10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梔子的TLC鑒別 從圖1可以看出,供試品色譜中,在與梔子對照藥材色譜和梔子苷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缺梔子陰性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沒有干擾。
2.2 地黃的TLC鑒別 從圖2可以看出,在與地黃對照藥材色譜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缺地黃陰性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沒有干擾。
2.3 梔子苷的含量測定
2.3.1 色譜條件及系統適應性試驗。在該色譜條件下檢測,繪制供試品、梔子苷對照品和缺梔子陰性對照品色譜圖(圖3)。由圖3可見,供試品和梔子苷對照品在相同的保留時間(32.5 min),缺梔子陰性對照品在相對應的保留時間沒有影響。供試品所測定主峰附近無明顯雜峰,經計算,樣品主峰與其他組分峰的分離度>1.5。
2.3.2 標準曲線的制備及線性考察。通過“1.3.3.1”色譜條件測定梔子苷對照品,以梔子苷進樣量(X)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出線性回歸方程為Y=925 558X- 11 386(r=0.999 9),結果表明,梔子苷在0.151 1~2.518 0 m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3 穩定性試驗。按“1.3.3.7”項,分別于0、2、4、8、12、24 h測定續骨酒中的梔子苷。測得24 h內平均峰面積為662 523,RSD=2.1%(n=6),表明被測樣品在24 h內穩定。
2.3.4 精密度試驗。按“1.3.3.8”項,連續測定6次,測得平均峰面積為590 545,RSD=1.1%,表明在此試驗條件下精密度良好。
2.3.5 重復性試驗。按“1.3.3.9”項,連續測定6次。測得同一批號中,平均峰面積為660 066,梔子苷平均濃度為173.7 μg/ml,RSD=1.2%,結果顯示重復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試驗。由表1可見,該試驗方法中梔子苷的平均回收率達99.4%,RSD為1.4%,表明該方法準確、可靠,可用于續骨酒中梔子苷的含量測定。
2.3.7 樣品測定。由表2可知,3批續骨酒中梔子苷含量為155.1~176.6 μg/ml,平均含量為163.6 μg/ml,RSD為0.20%~0.49%。
3 小結與討論
(1)梔子的薄層色譜鑒別中,按藥典方法的展開系統分離效果較差,經查閱文獻,改用乙酸乙酯-丙酮-氨水-甲醇-水(5∶5∶1∶0.5∶0.5)為展開劑,結果顯示斑點清晰、分離度好,可作為續骨酒的定性鑒別指標。
(2)地黃的薄層色譜鑒別中,按藥典方法的展開系統分離效果較差,斑點模糊,經查閱文獻,改用正丁醇-冰醋酸-水-甲醇(6∶3∶3∶2)為展開劑,結果顯示斑點清晰、分離度好,可作為續骨酒的定性鑒別指標。
(3)該研究采用HPLC法測定了續骨酒中梔子苷的含量,樣品分離度高,測定方法重復性良好、回收率高、專屬性強,可作為該制劑質量控制的含量測定指標。
(4)該研究測得續骨酒中梔子苷的平均含量為163.6 μg/ml,考慮到藥材來源、制劑生產等因素,暫規定本品每毫升中含梔子以梔子苷(C17H24O10)計,不得少于90 μg/ml。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0:231, 附錄34-35.
[2] 方道碩, 鐘亞玲, 宋英. 清熱瀉火膠囊的質量標準[J]. 中國藥師, 2008, 11(4): 406- 408.
[3] 馮文濤, 謝穎, 張榕. 涼血顆粒所用藥材的薄層鑒別[J]. 華西藥學雜志, 2008, 23(4):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