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玲 牛文靜
摘要: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發展文化事業,戚城博物館發揮自身優勢,廣泛考察觀眾的興趣及其精神需求,以觀眾為本創新思維模式,對陳列策劃與設計進行革新,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內涵,打破以往機械式的展廳布展,摸索出了新的陳展形式。根據臨展的周期短、選題靈活、時效性強等特點,戚城博物館有針對性的舉辦各類富有創造力的主題藝術展覽,在觀眾心目中建立起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博物館形象。
關鍵詞:臨時展覽;版式設計;宣教
臨時展覽是思想文化、視覺諸要素集合的創意藝術產品,品質的高低是到服務大眾的關鍵。戚城博物館近年來不斷舉辦各類藝術臨展,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喜愛。在2015年春節期間,又成功舉辦了“羊年羊文化”展覽,不僅充分詮釋了羊年羊文化,更進一步擴大了博物館品牌的知名度。筆者以“羊年羊文化”展覽為例,談談博物館臨展的策劃設計與宣傳推廣。
一、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博物館文化品牌
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博物館應以高品質、全方位的服務為核心,創建凝聚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而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形成文化品牌的關鍵環節,將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和靈活多樣的臨時展覽相結合,并以觀眾需求為導向,通過展覽和服務為觀眾創造價值。
博物館要“以人為本”,積極研究觀眾的興趣和努力挖掘其潛在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內涵,在觀眾心目中建立起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博物館形象,刺激和培養觀眾對它的欲望。
博物館此次展覽旨在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增強親和力,用優質的展覽和服務吸引觀眾,增強陳展展示的可看性、互動性、通俗性。從觀眾內心的需求出發,挖掘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方案從初步構思到成型,不斷完善和豐富,并在具體活動執行中協調各方面關系、安排具體事項。此次臨展包含如下幾大元素。
(一)臨展展示場地
陳列場地是展覽的關鍵,考慮到春節期間人流量非常大,為避免人員擁擠及照顧受眾參觀心理,打破以往展廳內機械的布展格局,陳列場地決定選在博物館的主干道,以風景為依托,讓人們在大自然的親和下,不僅受到教育、獲得知識,而且身處風景中充分體驗完美的感官享受,在視覺的基礎上增強心靈與知識的碰撞。
(二)臨展主題
由于社會教育的特性,博物館陳列一般都比較嚴肅傳統,但為了達到最佳宣教效果,開辟最大受眾層面,博物館需要鮮活新穎、親切生動的主題,以讓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戚城博物館主題的確定,圍繞羊年話羊,突出年味,以新年為著力點,重點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確定了以“羊年羊文化”為主題的展覽?!澳辍笔侵袊鴤鹘y節日,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這一主題的確定,不僅豐富景區的展覽內容,激發游客參觀的欲望,提高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而且還能向廣大游客進行宣傳教育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游客文化品位,喚起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三)展覽受眾對象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正值新春佳節,節日期間來博物館參觀的觀眾每日多達一萬余人,游客多數是家庭組合形式出游,年齡差別較大,文化層次參差不齊,而該類群眾對互動的要求較高。對此,“羊年羊文化”臨展根據受眾對象,展開臨展內容,有效吸引了眾多家庭的參觀。
(四)展覽內容的選擇
展覽內容是為展覽目的服務的,是展覽主題的支撐和體現。戚城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是廣泛民眾服務的公益性質社會文化機構。展覽要傳播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知識和宣傳精神文明,應當以通俗性和普及性作為基本出發點。
戚城博物館本次展覽考慮到普通觀眾的知識結構和需求,將目標群定位在普通文化以下程度,內容通俗易懂,從而真正做到使他們“喜聞樂見”。
基于受眾的不同年齡、接受教育不同,內容選材較為豐富、寬泛。針對少年兒童,選題為經典童話故事“狼和小羊”,十二生肖“羊”的傳說等趣味性的內容,激發了小朋友們的參觀興趣;大眾知識有大家熟知的成語,亡羊補牢、羊入虎群、羊質虎皮等,風俗有西北民族中“搶羊”、“叼羊”等的介紹,以及“羊”姓源流來源的知識,展覽內容還涉及到了對聯、詩歌等。不同內容的展示,讓觀眾更多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開闊了觀眾的眼界,有效進行了宣傳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五)展覽中版式設計與應用
陳展版面的版式設計是由標題、正文、圖案、色彩構成的,基本構成要素便是文字和圖案,怎樣將它們完美結合,用恰如其分的編排設計將信息傳達給人們是關鍵的一步。
在版式設計中,文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文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視覺傳達中向大眾傳達展覽意圖和各種信息。例如本次“羊年羊文化”展覽中,較正式的版面,應以規整莊重的形式編排。文字的風格要自然流暢、親切動人,要有感染力、繼發性、引導性和召喚力,能引起和激發觀眾閱讀的興趣。展覽中文字切記繁雜零亂,同時對行距要控制好,不能產生擁擠或太凌亂的感覺。每一個版面都編排有副標題,設計在版面的左上方,不居中,形式不顯呆板。字體不宜過大,正文的文字要相對集中,不強調文字的字體變化,要使人易認,易懂。
版式的構成中,色彩處于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形式的各種因素中,色彩的配合最能觸動人們的情緒,激發觀眾的心理反應。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圍繞主題、配合主題、是極富表現力的藝術語言,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而且會帶給觀眾美的視覺享受。
在臨時性主題展覽中,展覽的色彩基調一般要相對沉著、穩定,使觀眾的視覺不易疲勞;而為了照顧人的生理特征,又要用鮮明的色彩引起觀眾的興趣,我們巧妙的圍繞基調處理好局部色彩的對比調和、協調統一的關系,充分運用色彩的魅力來提高陳列設計的藝術效果。比如“羊年羊文化”展覽中,基調應是喜慶、和諧、美好,因此整體的版面設計是由紅色的邊框和淡黃色的底色,正文字體為黑色三種色彩組合??紤]到版面的美觀及視覺感受,邊框采用的是上下較寬,左右相對窄些,邊框采用鏤空形式,避免了堵、悶的心理感受。
為使整體版面豐富生動,版面設計要有統一的部分,又有不同之處。如整體色彩統一,圖案在版面中的不同。每個版面都根據內容配有相關圖案,有大家喜愛的羊形象,如:喜羊羊、剪紙羊、文物羊、面塑羊等,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如:鞭炮、煙花、紅燈籠、舞獅、十二生肖等。使觀眾看到這些元素就可以和春節聯系起來,以此引發觀眾的共鳴。圖案的設計運用既豐富了版面,又體現了中國文化元素,更增添了藝術美。整個展覽版面設計注重多樣統一,在統一中有變化,從而使展覽具有生命和活力。
二、臨展的宣傳方式
一個合格的博物館是要為公眾提供文化和精神上的享受與啟迪,最終實現社會教育功能。當代社會已經處于信息時代,博物館應該使用多種有效的宣傳方式,把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目標受眾,從而吸引觀眾、組織觀眾,達到廣而告知的效果。
宣傳是博物館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戚城博物館在宣傳上采用多種形式,通過多方渠道向公眾傳遞文物及歷史信息。如電視、報刊、雜志、網絡、電臺、廣播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多媒體宣傳推廣形式,并與這些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及時把戚城博物館的消息最快報導、發布給廣大公眾。博物館的信息員還在濮陽信息網、戚城博物館網站、戚城微博等網絡上發布消息,對博物館的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F代化的傳媒方式與手段,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在博物館體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臨時展覽時效性、針對性較強,我們要不斷探索適應不同展覽主題的工作方法和宣教形式,及時傳播展覽信息和進行有效宣傳推介。圍繞主題掌握大量資料和廣博的知識,根據不同層次的觀眾,挖掘富有新意的題材,滿足人們對知識的渴求,使大眾??闯P拢倏床粎?。經常舉辦臨時展覽,不僅為策劃及設計人員提供廣闊的舞臺和大膽實踐的機會,使他們在每一次的展覽發揮聰明才智,提高了展覽水平和服務質量。更為博物館文明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基礎,使博物館的生命力成為永恒。
【參考文獻】
[1]米玉梅.臨時展覽在博物館中的作用[J].發展,2010(01).
[2]蔣瀟,王鵬遠.試論陳列展覽的選題[J].中國博物館,2004(04).
[3]趙春貴.博物館陳列藝術設計原則[J].裝飾,2009(03).
[4]徐艦.版式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張彩玲(1972.8),女,漢族,河南省濮陽市人,本科,濮陽市戚城博物館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文物藏品設計;
牛文靜(1985.11),女,漢族,河南省濮陽市人,本科,濮陽市戚城博物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陳列展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