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競
摘要:繪畫是一門藝術表現形式,在創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入適當的情感因素,繪畫創作過程中的情感表達正是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人們被優秀作品所吸引的原因也是因為作品中的所表達出的情感世界,與觀眾形成了心靈感應。將藝術家的個人情感與階級的、民族的、國家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真實的、善良的、美好的作品。本文主要討論繪畫創作中的情感表達,主要對繪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種類,途徑,地位以及作用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目的是使繪畫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
關鍵詞:繪畫創作;情感表達;地位;作用
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繪畫藝術家們不能僅僅為了市場的需要去被動的創作作品,這樣出來的作品是形式化、概念化的東西,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F如今人們的內心更想得到心靈上的慰藉,而繪畫作為一種藝術方式,能夠碰觸人們的內心世界。畫家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是千奇百態的,在繪畫的過程中,藝術家們加入了自身的真情實感,將藝術創作上升到藝術價值,目的是得到觀眾的理解和賞識。所以,繪畫不僅僅需要繪畫技巧,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啟迪,并且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
一、繪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種類
人類本身是有情感表達的動物,繪畫藝術家可以說是情感更加豐富的人群。他們想借助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喜怒哀樂,同時向觀眾傳遞某種情感。有的藝術家并不會在意別人的觀點建議,他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這類人的在繪畫中的情感表達是一種個體情感的表現。還有一種人他們的視野關注的是整個人類社會,他們的作品更多的是反應社會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反思,這樣的情感表現稱為社會情感。第一,就個人情感而言,部分藝術家堅持繪畫創作是自己的創作,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藝術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實感受,讓自己得到釋放,他們所忽略的是在滿足自身的同時要想方法讓世人接受這種情感,讓讀者與自己產生共鳴。要想獲得欣賞著的眼光,就必須要創作滿足大眾情感的作品。所以,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要講究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向社會傳達一種正確的價值觀,要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這樣的繪畫作品才更有藝術價值。第二,就社會情感來分析,這是一種正確的價值取向,將自身的一己私利與民族的,社會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例如,法國的現實主義畫家米勒,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現出底層勞動人民的貧困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勞動人民深切的同情和關懷,這種情感不僅是他自己的情感,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情感,是人性善良的重要體現。藝術家只有將下層階級融入自己的胸懷,他們的作品在能體現民族性,引起更多人的共鳴。又如,《梁山伯和祝英臺》為什么會受到歷代人的喜愛和追捧呢?就是因為作品中表達的情感不是作者個人的精神世界,也不是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它表達出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內在情感,是人性的最初體現。
二、繪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地位及作用
繪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情感表達是繪畫創作的動力,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就要對創作的對象進行一定的情感對話,在繪畫美感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感情通過繪畫表達出來,從這方面來看,情感表達就是繪畫創作的動力。同時,畫家的情感又來源于生活,是生活在激發著他們進行繪畫創作,通過繪畫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別人的過程,有著深刻的內涵和藝術魅力。第二,情感表達是繪畫創作的內容,繪畫創作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表達作者的情感,繪畫作品不是簡單的對現實生活的再現,而是對客觀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深切感受后的反映。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不難發現任何的作品都是作家深思熟慮后的產物,畫家把自己的情感通過繪畫這門藝術進行了發展和升華、所以說,繪畫創作是畫家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第三,情感表達是繪畫創作的升華,繪畫作品不僅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統一體,這樣的作品才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環境使得作家的創作也有很大的區別,從而也就使得他們的創作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讓繪畫作品有了精神上的升華。
三、繪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途徑
繪畫創作中的情感體驗來自于生活,反過來又融入到繪畫創作的作品中。問題來了,在繪畫創作中是如何將這些情感表達出來的。具體來分析,主要通過三個階段來表現。為繪畫創作準備階段,繪畫創作進行階段以及繪畫創作的完成階段的情感表達。
(一)繪畫創作準備階段
對于繪畫工作者而言,他們在開始一部作品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準備階段要完成的是情感的積累和表達的欲望。畫家在創作的準備階段,情感積累便是首要任務,情感在繪畫創作中占有主體地位。這就需要畫家走入現實生活,對一些美的意象進行審美體驗,在情感上與自己的思想達到一致,從而激發自身創作的欲望。這個階段的情感是最真實,同時也是最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情感積累越多,越容易在創作中激發藝術情感,在準備階段畫家就在心中描繪了一幅繪畫作品,它便成為了畫家和觀賞者之間的牽引,將畫家積累已久的情感得以迸發。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畫家自然情感的積累是否到位,直接影響了作品藝術情感的表達。在最初的情感積累階段,畫家的創作目標是搖擺不定的,這個時候畫家就需要將自身情感全部投入到現實生活中,經過細致的觀察和切身的體會,將自身的情感進行強化,逐漸激發創作欲望。相反,如果畫家僅有創作的理念,沒有從本質上理解繪畫對象的精神實質,那么這樣的作品只是程序上的東西,沒有任何情感上的共鳴,這是藝術創作最忌諱的一點。例如,吳冠中先生在創作四川大足石刻時,僅僅是一種獨特的表現,并沒有情感上的共鳴,而在看到戰場上的戰士之后,立刻在情感上有了共鳴,進一步就有了創作的欲望。所以,只有足夠的情感體驗,才能創作震撼人心的作品。
(二)繪畫創作進行階段
畫家在準備階段有了豐富的情感積累和沖動的欲望之后,還需要的是在真正創作過程中保持理性的思維,在繪畫過程中進行理智的觀察。畫家的情感不是隨便的表達,它需要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展示,這樣才能調動人們的審美情趣。任何一幅繪畫作品在進行的過程中,都需要畫家的縝密思考,他們要對繪畫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安排,僅僅都準備階段的情感積累是不夠的,理智的思維是展示繪畫作品的基本步驟。在感性情感上升到理性世界的過程中,整個作品都有了升華和提煉。所以,畫家在構思作品的時候,理性的思考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作品的結構安排,第二,就是作品作品所表現的客觀效果。這兩方面在沒有破壞感情的基礎上,是對畫家思維和品質的進一步深化。可以幫助畫家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比如,在籍里 柯創作的作品中,一目了然的是繪畫帶來的視覺沖擊,以及整個畫面中的激情涌現,但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畫家過程中的理性分析和精心的構思過程,從而才創作出《梅杜薩之筏》這部優秀的作品,廣為流傳,為大眾所喜愛。
(三)繪畫創作完成階段
繪畫作品經過情感積累和理性安排這倆個階段以后,最后就到了能真正表達藝術魅力的階段了。這個時候畫家就要將自己的自己的滿腔熱忱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出來,是畫家在作品展現階段的情感勃發。這個階段畫家的理性思維就要又一次消失在感性世界中,情感因素又一次占據著主要地位,這個階段主要是將畫家頭腦中的主觀映像轉化為藝術形象。畫家在這個階段必須有飽滿的熱情,有著強烈的情感推動力,讓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到繪畫的作品中。這個時候表現的情感是既是繪畫創作的動力所在,又能表達繪畫創作的主要內容,是對前兩個階段的總結和進一步的升華。例如,在江宏偉創作《大麗菊》的過程中,由開始的創作迷茫期進入到了忘我的自然境界中,在過程中找到了心靈上的感應,并逐漸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所以,在這部作品中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和號召力,能夠迅速引起觀眾的共鳴。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繪畫過程中時時刻刻都需要充沛的情感世界,情感的積累不僅是繪畫創作的源動力,同時會對創作的內容進行升華。在繪畫時,要事前進行現實生活中的體驗,由此獲得生活上的情感,然后再講情感通過理性的構思融入在繪畫的過程中,最后通過畫家的手表達出來。從這個意義上分析,繪畫創作離不開情感表達,它是畫家自身情感的迸發,只有在這種狀態中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是成功的,優秀的作品,才是有藝術活力的作品。
【參考文獻】
[1]黃滄粟.論繪畫創作中畫面的情感表達[J].現代裝飾(理論),2013(08):185
[2]劉靖宇.當代寫意花鳥畫創作中的情感表達[J].池州學院學報,2014(01):129-131
[3]何方園.繪畫藝術創作中的情感表達及藝術設計分析[J].美與時代(中),2014(05):24-25
[4]王恒戰.繪畫創作中的情感表現淺論[J].武夷學院學報,2014(03):77-79+93
[5]王琳琳.繪畫藝術創作中的情感表達及藝術設計[J].藝術百家,2010(S1):249-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