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雁
【摘 要】
信息環境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根據平日教學實踐,對在信息環境下如何利用多媒體優勢,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夠給初中語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信息環境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策略
在信息化環境下,多媒體信息技術高度發達,這既為推動教育教學觀念的創新提供了動力,也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創造了優勢平臺。在初中語文教學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是初中語文教學教研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初中語文教學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用性原則
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語文課堂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置身于聲光電營造的影像世界,提高了教學的形象性與情境感染力。多媒體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但是,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要根據語文文本呈現的需要與學生的實際設計與制作,要力求實用、有效。但是,有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學課堂,多媒體課件追求華麗、動感,但其課件的動畫與華麗與課堂教學格調不相統一,與教學主題缺乏關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二)選擇性原則
部分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師往往理不清課堂教學程序,對多媒體教學產生依賴。課堂教學幾乎全部內容以多媒體展示,削減了生生交流、師生互動環節,把課堂多邊活動簡化為媒體展示活動,傳統教學的“人灌”轉變多媒體教學的“電灌”,學生對語文教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多媒體教學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通過篩選、比較、修改,使課件的呈現能夠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達到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目的。
(三)高效性原則
多媒體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大節省教學時間。多媒體引入初中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多媒體展示要多以文字展示為主要內容,盡可能少的以圖畫、視頻來取代文本文字信息。因為文本語言信息所提供的想象空間遠比圖畫視頻要寬廣的多。
二、信息化環境下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多媒體營造情感情境,引發學生心靈共鳴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能夠使學生融情于境,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筆者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首先引導學生體味文章中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并配以與課文感情基調相吻合的《春江花月夜》背景音樂。學生在音樂的背景下,反復吟詠,體味文章語言的精妙、傳神的描寫,感悟散文意境的朦朧美。音樂與意境相融合,景物與心境相統一,朗讀與思考相結合。通過反復品讀,學生領悟到了作者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后,對中國命運及前景的擔心與迷惘。從而學生更深切地體驗文章的朦朧美,與作者當時心態及情緒相吻合、相統一的精妙與傳神。美文美教,音樂情境的設置推動了學生快速進入作者情感世界,與文本達成和諧與共鳴。
(二)利用網絡“微課”,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網絡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充分發揮網絡便捷、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優勢,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例如,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易混點內容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絡,學生既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微課”進行學習,也可以在課外通過“微課”來鞏固掌握所學內容。例如,筆者將一些與初中學生職業特點相關的“廣播”“采訪”“消息”“辦報”等內容,分別制作成“微課”形式,上傳到網絡或者指定的學生信息空間,為學生課內外學習提供便利。
(三)利用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網絡背景下,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網絡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也應該成為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守財奴》一文時,筆者就是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信息,而解決學生對文本產生的質疑的。文本背景、作者介紹等文學常識,都是由學生通過網絡搜集信息整理成筆記。對于閱讀中產生的疑問,則通過網絡查詢得到解決。比如: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例來塑造葛朗臺這一人物形象的?歐也妮的性格特征與葛朗臺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對比著寫?作者最后寫歐也妮成了慈善家,體現了作者在思想上的哪些局限?等等。學生們通過網絡,可以查看有關專家的爭鳴文章,既擴大了視野,又對小說這一體裁的特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利用信息環境優勢,實施課外預習與課內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課外預習與課內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讓學生在課外預習中提出問題,把課堂作為對問題進行探討求解的場所,是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例如,魯迅先生的雜文精品《記念劉和珍君》,表達了作者對請愿流血學生的悼念之情,并對政府當局予以有力的抨擊,抒發了對當時“非人間”的憤懣情緒。按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切問題都得通過課堂解決,比如時代背景、知人說世、歷史事件的經過等等,還要重點把時間放在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上面。由于課堂時間緊張,學生的閱讀理解難以達到一定的深度。而在網絡背景下,這些文學常識等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通過網絡平臺,搜集閱讀。重點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把遇到的問題提交給課堂,學生在課堂分組討論、探究、思考。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來彌補教學時數相對緊張的缺陷。在網絡背景下,只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職業特點,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不懈的探索,不斷改革創新,就一定能夠大幅度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徐燕.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利與弊【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03)
【2】王張合.淺談多媒體下的語文教學【J】.文學教育(中),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