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昌等



摘要 系統分析了2013~2014年河北進境皮張中外來有害生物截獲情況。結果表明,共截獲有害生物163批次,其中檢疫性雜草2批,均為意大利蒼耳。按照來源國家統計,從來自21個國家的皮張中均截獲到有害生物,其中以澳大利亞截獲批次和種類最多。河北進境皮張攜帶外來有害生物的風險較大,應加強進境皮張檢疫力度,提升外來有害生物截獲和物種鑒定水平等檢疫措施,以有效防止外來有害生物侵入我國。
關鍵詞:進境皮張;外來有害生物;檢疫措施
中圖分類號:S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072-03
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外來生物入侵現象日趨嚴重,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已經受到當今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據統計,美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 500億美元,印度每年的損失為1 300 億美元,南非為800 億美元[1]。我國每年因為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達到1 198.76 億元,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36%[2]。外來生物的傳入途徑廣,可通過經濟貿易交往、交通運輸工具、集裝箱等途徑傳入。
皮張作為非食用性動物產品,是進出口貿易的熱門商品之一。由于國外野外放牧的飼養方式,導致皮張中常常會攜帶雜草果實、種子和病媒生物等有害生物。上海外高橋口岸2011年1~9月份從進境羊毛中共截獲雜草10 112批次,其中檢疫性雜草4種,435批次[3]。2004~2012年江蘇口岸從進境羊毛中共截獲雜草38個科138個屬268個種(屬)13 868種次的雜草,其中檢疫性雜草3個科11個屬20個種(屬)2 094 種次[4]。孫德剛等統計2009~2010年黃島口岸進口動物產品攜帶的有害生物種類主要有蛆蟲、鼠婦、薪甲、郭公蟲和皮蠹等,并分析了可能產生的危害[2]。郭會清等對進境羊毛和毛皮進行風險分析,確定了進境毛皮中容易攜帶口蹄疫、牛瘟、小反芻獸疫等影響我國畜牧業生產較大的疾病[5]。
河北是一個皮毛加工大省,同時也是皮張進口大省,動物皮張是河北進口數量最多、貨值最大的動物產品。僅石家莊地區2013年進境動物皮張類產品4 269批,19.02萬t,貨值4.13億美元;2014年進境動物皮張類產品4 561批,20.38萬t,貨值5.18億美元。隨著河北省皮張進口量逐年增加,所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等形勢亦日益嚴峻。為此,筆者系統分析了2013~2014年河北進境皮張中外來有害生物截獲情況,旨在為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河北進口動物皮張產品情況
2013~2014年,河北動物皮張產品進口量為8 830批,來源國家多達21個(表1),其中皮張種類以牛皮、羊皮、馬皮為主;其次為水貂皮、狐貍皮等細雜皮(圖1);進口至國內的皮張經過國外不同的預處理主要有生(鮮)皮、鹽漬皮、鹽濕皮、浸酸皮、干皮和鹽干皮。河北進口的動物皮張數量大、批次多、種類廣,同時進境皮張中攜帶有害生物的風險大大提升。
2 進境動物皮張中截獲有害生物的情況
2013~2014年,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截獲有害生物163批,主要是昆蟲和雜草,其中檢疫性雜草2批,一般性有害生物161批。另外,還從皮張或皮張集裝箱中檢出糞便、動物殘肢等禁止進境固體物22批(圖2)。糞便與動物殘肢雖不屬于有害生物,但卻有攜帶有害生物的風險。例如,外來雜草種子隨動物糞便進行遠距離傳播,動物殘肢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的病原物等。
從埃及進口皮張和意大利進口羊毛中各截獲檢疫性雜草意大利蒼耳1批;在截獲的一般性外來生物中,窗虻科批次最多,為47批次,其次是墻大麥(28批次)、紅頭麗蠅(11批次)、銀眉黑蠅(9批次)(表2)。根據截獲外來生物的國家來源統計,澳大利亞是截獲有害生物批次最多的國家,占總截獲批次的25%,其次是美國和西班牙;澳大利亞也是截獲外來生物種類最多的國家,其次為比利時。因此,應加強上述5個國家進境皮張的檢驗檢疫。
3 危害風險分析
3.1 對農作物和環境的影響 從截獲的有害生物種類分析,除了檢疫性雜草意大利蒼耳外,大多數為一般性的有害生物。一般性外來雜草如果控制不當,亦會對我國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對農業、林業生產造成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野燕麥對禾谷類作物生產造成嚴重威脅,該雜草適應性較強、發生較普遍、繁殖量大、很容易蔓延成災,該雜草種子在土壤中持續4~5年也能發芽。意大利蒼耳是近年來入侵我國的一種檢疫性雜草,2007年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6]。我國意大利蒼耳于1991年9月在北京昌平被首次發現,其植株覆蓋度大,競爭力強,與當地物種爭奪水分、營養、光照和生長空間,并形成優勢群落[7-8],可造成農作物生長緩慢、減產,且幼苗有毒。該雜草一旦進入大田,不僅與作物爭奪生存空間,使這些作物受損,而且可能隨農事操作及糧食收割與運輸侵入其他地區,擴大其分布范圍。
3.2 對畜牧業生產的影響 動物皮張是一種未經加工或僅經初加工的生產原料,所攜帶的有害生物多樣、復雜。蠅、虻的幼蟲滋生于動物皮張中,對皮張造成危害,影響皮張質量;蠅、虻的成蟲是許多動物傳染病的傳播宿主,如炭疽、口蹄疫等,這些動物傳染病的傳入將嚴重影響我國畜牧業發展,一方面會造成家畜生產力下降或死亡,另一方面會造成畜產品質量下降,失去國際市場競爭力;一些雜草密生倒鉤刺,鉤刺易鉤掛在動物身上,影響皮張的質量和加工。
3.3 對人類健康及生活的影響 窗虻隸屬雙翅目窗虻科,幼蟲多在谷倉、土壤、廄肥中孳生。國內報道窗虻幼蟲可侵襲人體呼吸道[9-10],致人鼻癢、不適,除此之外還可感染人體皮膚導致皮膚蠅蛆病[11]。虻科成蟲多為吸血昆蟲,除了對家畜騷擾性極大外,還可傳播多種動物疾病,如馬傳染性貧血、絲蟲病等。叮咬人體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的土拉弗氏菌病和炭疽等疾病。某些蜘蛛含有毒性,威脅到加工人員的身體健康;有些生物雖然不傳染致病物,但給人類生活帶來麻煩和困擾,如蠼螋和鼠婦,生活中出現該類昆蟲,將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
3.4 其他危害 赤足郭公蟲危害倉儲類產品,幼蟲孵化后隨即蛀入寄主內部,糧油種子被其蛀食后僅剩下空殼;火腿皮蠹主要危害皮張、蠶絲、中藥材、動物標本及魚、肉類加工品在歐洲地區分布較廣,一些歐洲國家的養雞場也常有大量的火腿皮蠹繁殖,已成為當地養禽業的重要害蟲;衣蛾幼蟲以羊毛、毛鬃、毛皮、羽毛為食,造成產品質量下降,在圖書館或博物館危害動物標本。
4 應對措施
4.1 重視進境皮張產品攜帶有害生物的檢疫 在中國七大皮張市場中,河北省擁有4個,同時皮張進口量河北位居全國前三,因此在進境動物皮張產品中攜帶有害生物的風險非常高。在進境皮張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中,必須高度重視外來有害生物的查驗,防止外來有害生物通過皮張產品貿易傳入我國。
4.2 提高有害生物檢疫技術 我國目前檢驗檢疫系統基層單位的檢測水平不盡平衡,加強人員培訓工作是提高檢疫工作的重要措施。只有提升檢疫水平,在進境動物皮張中才能發現問題,更好地體現我國對外檢疫執法效能。對檢出攜帶我國限制入境有害生物的皮張做退回或銷毀處理,一方面增強對外交往說服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我國檢疫執法的國際影響力。
4.3 對加工和存放企業加大監督管理 嚴格審核皮張加工企業提交的檢疫審批申請資料,對手續不全的、進口國屬于疫區的、填寫不規范的、進境路線不明的、未辦理審批先簽訂合同等不符合審批規定的,一律禁止審批;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監管和年審工作,對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企業整改;發現企業有逃漏檢、倒賣皮張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及時立案處罰,維護法律的尊嚴;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對到貨及時聯系報檢的企業、積極配合檢驗檢疫部門落實防疫消毒措施的企業、誠實守信的企業要及時調整其信用評級,從政策上給予優惠;對不守信企業、納入黑名單企業必須重點監管;加強對轄區內進境皮張加工企業進行檢驗檢疫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培訓,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形式向企業廣泛宣傳有害生物危害及衛生防控知識。
參考文獻
[1] 安榆林.我國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現狀與口岸檢疫對策[EB/OL].(2005-02)www.kcxh.jass.ac.cn.
[2] 孫德剛,郭慶龍,尉明皎.進口動物產品攜帶有害生物的分析與防控[J].中國畜禽種業,2011(6):22-23.
[3] 李昌敏,沈虓,羅凱明.上海外高橋口岸從進境羊毛中截獲的雜草種類[J].植物檢疫,2012,26(4):81-84.
[4] 李江華,孫文文,梁小松,等.江蘇口岸進境羊毛截獲雜草疫情分析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5):8598-8599.
[5] 郭會清,王洪波,喬曉亮,等.進境羊毛和毛皮風險分析及其應對措施[J].毛紡科技,2008(4):60-63.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86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R].2007.
[7] 劉全儒,于明,周云龍.北京地區外來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3):399-404.
[8] 車晉滇,胡彬.外來入侵雜草意大利蒼耳[J].雜草科學,2007(3):57-59.
[9] 王印其,高玉明.鼻腔內窗虻幼蟲癥一例[J].天津醫藥,1977(7):358.
[10] 胡廣業.窗虻幼蟲侵襲人體呼吸道一例[J].醫學動物防治,1989(1):9.
[11] 魏炳星,孟憲欽,鄭金盈.窗虻(Scenopinus sp.)所致皮膚蠅蛆病一例報告[J].河北醫學院學報,1980,1(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