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斌


摘要:[目的]探尋既不影響生態環境又能有效控制櫟黃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Bremer et Grey)]蟲口數量增長的有效方法與措施。[方法]運用噴煙技術在閩粵栲林分中研究了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噴煙型)、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1.8%阿維菌素乳油對櫟黃掌舟蛾幼蟲的防治效果。[結果] 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及1.8%阿維菌素乳油對櫟黃掌舟蛾3~4齡幼蟲藥后4 d的防治效果都達到85%以上。[結論]供試3種藥劑可作為防治櫟黃掌舟蛾幼蟲的藥劑。
關鍵詞:櫟黃掌舟蛾;1.8%阿維菌素乳油;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噴煙技術;閩粵栲
中圖分類號:S4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085-02
櫟黃掌舟蛾是危害櫟類植物、板栗、榆、楊的主要害蟲之一。由于不合理的經營、防治措施干擾和氣候條件的變化,使得櫟黃掌舟蛾從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櫟黃掌舟蛾已成為閩粵栲的主要食葉害蟲[1]。該蟲屬鱗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2],以幼蟲取食閩粵栲樹葉,常將葉片吃光,影響樹木生長,據統計,沙縣2012~2013年連續2年有135 hm2閩粵栲遭受櫟黃掌舟蛾為害,造成閩粵栲大多當年萌發新梢枯死,已有部分閩粵栲由于嚴重失葉而整株枯死,直接經濟損失89.3萬元。為了掌握櫟黃掌舟蛾的防治方法與措施,探尋既不影響生態環境又能有效控制櫟黃掌舟蛾蟲口數量增長的有效方法與措施,避免或減少蟲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解決丘陵山地樹高、林密、水源匱乏、勞動工資昂貴等因素給防治工作帶來的困難,總結出環保、高效、經濟與林區林業生產水平相適應的防治方法,2014年筆者在福建省沙縣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1.2%煙堿·苦參堿乳油和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研究了噴煙技術防治櫟黃掌舟蛾幼蟲的效果,旨在為林權者提供科學防治櫟黃掌舟蛾的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沙縣富口鎮、大洛鎮、國有林管理站,面積83.2 hm2的馬尾松與閩粵栲混交林和閩粵栲純林。防治試驗區海拔為450~510 m,樹高在7.5~10.1 m,郁閉度為0.7,林下植被以禾本科草、小徑竹為主,有部分雜灌。櫟黃掌舟蛾幼蟲蟲齡為3~4齡,蟲口密度在47~81頭/株,有蟲株率46%~55%。試驗地概況詳見表1。
1.2 材料
1.2.1 供試昆蟲。從野外捕捉櫟黃掌舟蛾幼蟲,帶回室內群體飼養2 d,選取健康的幼蟲分裝到養蟲籠供試驗用。
1.2.2 供試藥劑。1.8%阿維菌素乳油(河南省安陽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1.2%煙堿·苦參堿乳油(內蒙古赤峰市帥旗農藥有限責任公司);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噴煙型)(內蒙古赤峰中農大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2.3 試驗器材。蟲籠:用100目綠色鐵紗網做成直徑30 cm、長80 cm圓筒形,兩頭用長20 cm的紗布縫接,以便捆扎。6HYB-25B背負式直管煙霧機(江蘇南通市廣益機電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苦參堿類2種藥劑的用藥量[3-6]均為750 g/hm2,設原藥與零號柴油的容積比1∶12、1∶9和1∶5 3個濃度; 1.8%阿維菌素乳油用藥量為350 ml/hm2,設原藥與零號柴油的容積比1∶35、1∶40和1∶45 3個濃度。在櫟黃掌舟蛾幼蟲為害期,在試驗區林內采用對角線方法,設立0.067 hm2標準地90個,每個標準地隨機選10株閩粵栲作為標準株,并在標準株選取枝葉較茂盛的枝條掛1個養蟲籠,分別放入20頭櫟黃掌舟蛾幼蟲。在適合噴煙的氣象條件下(大氣呈現逆增狀態、風速在1 m/s以內),運用噴煙技術,用煙霧機施放相應濃度的阿維菌素乳油、煙堿·苦參堿煙霧劑和苦參堿煙霧劑,每個處理3次重復。在每塊試驗地均設無施藥對照,3種藥劑同設1個無施藥區為對照,對照樣地與施藥區設間隔帶。
1.4 調查及統計方法 施藥后,每隔24 h檢查籠內的活蟲數量,依據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GB/T17980.54~17980.148—2004)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采用DPS軟件進行Duncan氏新復極差法檢驗其差異性。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活蟲數-施藥后活蟲數)/施藥前活蟲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區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對照區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2可知,試驗后3 d,噴施1.2%煙堿·苦參堿乳油與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林間的櫟黃掌舟蛾幼蟲出現大量死亡,防治效果都超過85%;1.8%阿維菌素乳油藥后4 d櫟黃掌舟蛾幼蟲開始出現大量死亡,防治效果亦達85%以上。各藥劑處理與對照區存在極顯著差異,表明藥劑處理與無藥劑處理(CK)相比較有明顯的殺蟲效果,因此,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煙霧劑、1.8%阿維菌素乳油均對櫟黃掌舟蛾幼蟲有很好的殺蟲作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煙霧劑、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煙霧劑、1.8%阿維菌素乳油均可以作為防治櫟黃掌舟蛾幼蟲的藥劑。
1.2%煙堿·苦參堿乳油煙霧劑(F2,6=40.721 6,P<0.001)的1∶12濃度與另2個濃度(1∶5和1∶9)之間差異均極顯著 (P<0.001,P=0.01),濃度1∶5和1∶9處理間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P=0.072),表明1∶12與另2個濃度(1∶5和1∶9)相比防治效果不理想,其他2個濃度(1∶5和1∶9)防治效果較好且之間差異不顯著。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煙霧劑(F2,6=42.113 6,P<0.001)的1∶12濃度與另2個濃度(1∶5和1∶9)之間差異均極顯著(P<0.001,P=0.01);濃度1∶5和1∶9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P=0.063),表明1∶12與其他2個濃度(1∶5和1∶9)相比的防治效果較差,其他2個濃度(1∶5和1∶9) 防治效果較好且之間差異不顯著,1.2%煙堿·苦參堿乳油與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相同濃度處理其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表明該2種藥劑的防治效果相同;相同藥劑各濃度處理的防治效果有極顯著差異,表明藥劑濃度會影響防治效果。雖然該2種藥劑的3個濃度水平在藥后6 d的防治效果均達100%,但生產中要盡量減輕害蟲所造成的危害,同時也要減少藥的用量,因此,以用藥后3 d的防效評判為基準,1∶9的藥劑用量為生產中最佳田間使用量。
藥后4 d,1.8%阿維菌素乳油(F2,6=43.061 5,P<0.001)與1.2%煙堿·苦參堿乳油煙霧劑、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煙霧劑濃度相同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顯著,表明阿維菌素乳油防治效果相對滯后,其中1∶45與另2個濃度(1∶35和1∶40)之間均差異極顯著 (P<0.001,P=0.01),而濃度1∶35和1∶40的防治效果無顯著差異(P=0.073),表明1∶45與其他2個濃度(1∶35和1∶40)相比較,其防治效果較差,
1∶35和1∶40 2個濃度防治效果均較好且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生產中,在盡可能減輕害蟲所造成危害的同時,要盡量減少用藥量,因此,1∶40濃度的用量為生產中最佳田間用量。
3 結論與討論
在閩粵栲林分中采用1.2%煙堿·苦參堿乳油、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及1.8%阿維菌素乳油,運用噴煙技術防治櫟黃掌舟蛾3~4齡幼蟲,藥后4 d其防治效果都達到85%以上,對于4齡幼蟲之前的櫟黃掌舟蛾能達到控災的效果,可作為防治櫟黃掌舟蛾幼蟲的藥劑。
噴煙技術對氣象條件要求較獨特,作業時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有工效高、成本低、易于操作的優點,可解決林分樹高、林密、水源匱乏等因素給防治工作帶來的困難,與噴粉、噴霧等措施相比可節省較多的工作量,降低防治時的勞動強度,不僅可節省防治成本,還能解決施藥后降雨影響藥效問題;同時3種試驗藥劑有較好的殺蟲效果,能夠迅速降低蟲口密度,解決多數生物藥劑藥效發揮遲緩的問題。
煙堿·苦參堿類屬以中草藥為主要原料的植物源殺蟲劑,是新型綠色環殺蟲劑,有強烈的觸殺、胃毒作用,對多數害蟲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藥后對周邊環境安全,不會有藥害產生[4-7]。阿維菌素亦是一種高效、廣譜的抗生素類殺蟲劑,對昆蟲同樣有強烈胃毒和觸殺作用,其主要作用機理是干擾昆蟲神經系統,抑制昆蟲的傳導神經。昆蟲接觸到阿維菌素后呈現出麻痹癥狀,不活動、不取食,2~4 d后死亡。但它不能使昆蟲脫水迅速死亡,因此阿維菌素殺蟲作用比較緩慢。阿維菌素雖也會觸殺捕食性昆蟲和寄生天敵,但它在植物表面殘留較少,且易被土壤吸附不會移動,亦易被微生物分解,不會在環境中累積,對生態環境和天敵影響較小。因此,3種供試藥劑都可作為櫟黃掌舟蛾無公害防治的藥劑。
櫟黃掌舟蛾是近幾年來為害閩粵栲林的主要害蟲,其發生突發性強,來勢兇猛,幼蟲在林間屬聚集分布,危害閩粵栲生長。閩粵栲林出現櫟黃掌舟蛾為害,應根據櫟黃掌舟蛾防治指標,在其幼蟲4齡之前,對不同閩粵栲林分及蟲口密度采用相適應的防治措施,減少對林分生態環境系統的破壞,保護林分中各種害蟲天敵,保持林分自身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進而達到無公害防治的目的[8]。3種試驗煙霧劑均可作為防治櫟黃掌舟蛾單獨或綜合防治的藥劑,有適宜條件的地方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 陳順利.福建省主要樹種害蟲綜合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362-363.
[2]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1025-1027.
[3] 洪宜聰.植物源殺蟲劑噴煙防治竹鏤舟蛾試驗[J].竹子研究匯刊,2013,32(2):52-54.
[4] 洪宜聰.黃脊竹蝗無公害防治技術[J].林業科技開發,2013, 27(4):114-116.
[5] 洪宜聰.苦參堿對剛竹毒蛾幼蟲的防治效果[J].福建林業科技,2013,40(2):37-39.
[6] 洪宜聰.竹鏤舟蛾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09,36(2):31-33.
[7] 洪宜聰.苦參·煙堿煙劑防治竹毒蛾試驗研究[J].世界竹騰通訊,2008,6(2):46-48.
[8] 洪宜聰.3%高滲苯氧威防治波紋雜毛蟲試驗[J].江蘇林業科技,2008,35(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