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全區人社系統年中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會議代表首先于16日觀摩自治區人民醫院、武鳴縣中醫院社保“一卡通”現場和廣西第二屆農民工職業技能大賽武鳴賽區比賽。在工作會議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黨組書記,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兼)李寧波通報全區人社工作情況。今年以來,全區各級人社部門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積極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創新發展,成效明顯,亮點頻現。
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拓展。1-6月,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8.06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4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49.78萬人次,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70.16%、68.44%、79.95%、82.97%。城鎮登記失業率3.01%,低于年度控制目標1.49個百分點。
加強政策創新,激發全社會就業創業活力。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促進就業創業的8條政策措施,在鼓勵企業開發新崗位,擴大就業容量;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高校畢業生赴基層就業;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方面,實現了政策的創新和突破,使廣西就業創業政策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啟動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啟動第二屆廣西農民工技能大賽,通過現場比賽評定,給合格選手頒發職業技能證書。推動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打造示范性的公共實訓基地。南寧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將建成立足南寧,服務廣西,輻射東盟,集職業技能培養評價、研究交流為一體的國際性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柳州市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將通過培養和輸送高技能人才,促進西江經濟帶沿線的市、縣(區)經濟發展和產業換擋升級。
另外,全區上半年新增10個縣級和142個鄉鎮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開展項目建設,全區開展此項工作的縣、鄉鎮分別達到62個、645個。各地市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認定、創業培訓、就業公共服務等均取得成效。
扎實推進社會保障重點改革工作,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6月底,全區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 99.09%、102.03%、109.15%、97.05%、105.89%、98.39%。
加快推進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牽頭起草了廣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支撐。起草《廣西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工作實施方案》,為實現全區醫保“一卡通”打下堅實的基礎。拿出實招為企業減負,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將廣西失業保險總費率暫由3%降至2%。同時,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給予該企業及職工上年度繳納的失業保險費50%作為補貼,并將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補貼擴大到所有依法參保繳費、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舉全區人社系統之力推進醫保“一卡通”工作。為了解決異地就醫人員醫療費用結算難、“墊支多”、“跑斷腿”等問題,全系統上下群策群力,采取統一“一個規范”、建設“一卡一庫一平臺”、升級改造一批讀卡器等有力舉措,“一卡通”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截至6月底,全區實現互聯互通的定點醫療機構有1443家,占全區2472家定點醫療機構的58.4%,持卡人可在已實現互聯互通的定點醫療機構持卡直接結算,優化了服務,方便了群眾。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連續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目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達到月人均2043.41元,相比上年月人均增加197.3元。對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38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后參保失業人員每月可領取的失業保險金每檔提高16%-2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原來每人每月75元提高至90元。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引智工作,高層次人才進一步聚集。上半年,積極做好各類高層次人才和人才平臺項目建設工作,實施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遴選出30名廣西“十百千”人選,并向國家推薦10名“百千萬”人選;實施人才小高地提升工程,遴選出6個第六批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實施北部灣重大人才工程,遴選出12個項目作為第二批北部灣經濟區重大人才項目;實施博士后人才工程,向人社部推薦18家單位申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職稱評聘結合試點改革調研工作,推進衛生系列職稱改革工作。執行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50項,起草4個引智管理辦法,新評審遴選13家自治區級引智示范基地和單位,開展10項重點引進國外智力工作。
加強公務員管理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成長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組織開展全區2015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四級聯考工作,全區共計劃招錄公務員10400名,參加考試13.6萬人。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務員考錄制度,首次將鄉鎮機關定向招考優秀村(社區)干部等“生產一線”人員工作納入全區四級聯考,采取單獨命題、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的方式,實現人崗相適。推進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工作,截至6月30日,全區已審批符合晉升條件28385人。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
穩步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秩序進一步規范。全區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增加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工作基本完成。截至6月底,區直部門和市縣補發 2014年10月-2015年6月的調標增資部分已基本兌現到位。從7月起,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將按照調整后的標準正常發放。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工作扎實推進。我區從2015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向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發放工作補貼。
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者合法權益維護工作進一步鞏固。《廣西壯族自治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于2015年7月1日起實施,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立法,從制度上規范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行為。及時有效處理大量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上半年,全區各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當期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9598件,涉及勞動者10716人。當期審結7269件,結案率72.03%;涉案金額15625.66萬元。加大勞動監察案件查處力度,1-6月,全區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追討勞動者工資待遇10.15億元,涉及勞動者9.04萬人,其中,追討農民工工資待遇近8.67億元,涉及農民工7.7萬人。
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為契機,自身建設呈現新氣象。按照自治區黨委的工作部署,廣西人社系統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堅持實事求是,改進工作作風,著力解決“不嚴不實”的問題,努力在深化“四風”整治,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上見實效,在搶抓機遇真抓實干、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上見實效。以此為契機,全區人社系統積極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列入廳黨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納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總體規劃和工作部署。著力抓好改善民生的人社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項目的調研,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上半年共對17件規范性文件進行法審和備案,對1053件非規范性文件和函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處理行政復議案件113件。深入開展學法用法活動,組織全區系統干部開展學習《憲法》、涉及人社工作的12部法律、33部行政法規及100多部規章,積極推動我區“法治人社”建設。扎實落實推行權利清單制度,推進簡政放權工作,我廳攬獲2014“政務服務工作先進單位”“群眾最滿意政務服務窗口”“信息報送工作優秀單位”等3項榮譽稱號。
下半年全區人社系統重點工作任務 :
一是強力推進桂政發〔2015〕29號文件(就業創業“桂八條”)的貫徹落實,制定政策實施的具體操作辦法,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鼓勵、支持企業和業主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穩步推進眾創空間和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二是加快社保“一卡通”工作步伐,年底基本實現全區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零售藥店互聯互通,發放社保卡達到1000萬張,持卡人可在全區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即時結算。
三是加快推進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力爭年底建成一批創業園并實現農民工入園創業。農民工創業園在項目選址、場地面積、農民工開辦企業數、農民工入園率、企業開工率等方面必須符合規定。
四是全力抓好廣西第二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工作。讓大賽真正成為展示我區當代農民工技能風采、打造廣西勞務品牌的重要平臺。
五是扎實推進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是加強鄉鎮一級的平臺建設。同時,要明確經辦人員的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管理,按標準進行考核驗收。
六是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力度,加快推進“五險合一”經辦資源整合。
七是創新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職稱評定工作。
八是創新和提升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貧困地區群眾就業能力。
(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宣傳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