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東 李璐 盧猶偉
【摘要】師范生的教育實習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需強調,但現實問題的嚴重性并不因為我們強調其重要性而減弱。如何解決體育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依然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重點”和“難點”,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教育實習工作中我們存在的問題,并加強相應的創新和改革,提高教育人才的培養,實質上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實習;體育教學;創新;對策
一、前言
教育實習是高等院校尤其是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非常重視的一項教育環節,是高校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衡量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對各院系所屬學科諸能力的綜合考查。通過實習不僅可以進一步考查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的缺陷,還能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再教育,以使學生順利步入社會,經受得起社會的考驗。所以,高校實習是高等師范院校檢驗學生是否可以成為一個合格老師的必經程序。
然而,目前的實習制度,很難保證上述任務的完成。隨著我國學校體育的迅速發展,以往教育實習工作的領導體制、管理形式、組織方法、實習內容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已不能與之相適應。正如國務院批轉國家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實習和社會實踐工作報告的通知》所提出的:“為提高實習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必須積極改革實習內容、方法、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指明實習的新途徑、新方法”。
二、體育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
體育教學實習高校體育專業中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和實踐環節,同時也是教師職前教育的必要階段和基本形式。教育實習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了解中小學體育教育、鞏固專業思想以及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在國外,教育實習著遍被當成畢業生從師前素質的集中表現,當成學生推銷自己的首次面試,當成教育專業生存的基石。美國全國教育認可委員會在《教育認可標準》手冊中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各階段都作了硬性規定,如在模擬實習粉段要求每個實習生都必須通過各個教學技巧的訓練,并明確指出,教育實習的作用是“從事一個時期的專業實踐,畢業生從中驗證和再現已得出的理論。并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教育實習的意義之大、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見.
本文從審視高校體育教育實習的地位,高校體育教育實習的現狀,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希望高校體育院系管理者樹立市場意識。改變陳陋的思想觀念,重視教育實習問題的研究與改進,提高體育教育畢業生的質量,增強他們的競爭實力。
目前高校體育實習存在的問題集中在體育與整體課程設置不和諧,體育教學實習與教育類課程存在沖突,以及體育教學實習的時間、內容和形式與現行教育不適應。
三、從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習中追尋探索改革對策
為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實習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實習的改革,應從轉變教育觀念,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出發,對未來體育教師的素質、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著手,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這里,筆者僅著重從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實習工作中巫持解決的幾個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1.體育教學實習與整體課程設置
體育教育實習的內容通常意義的理解,就是體育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這只是體育教育實習的基本內容。因為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不僅要具有教育教學能力,還要具備社會工作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所以體育教育實習內容除要進行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實習外,還應包括課外體育活動指導、社會實踐、教育教學調查研究等,而且還應是專業扎實、綜合素養高、創新能力強、一專多能,精于素質教育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改革課程設置首當其沖.學校在制定體育教學計劃時,應考慮與教育理論課程、學科專業課程的安排相結合,并強化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專業課程設置要適當,注意提升學術性;增設教育類課程和增加學時學分,開設文理滲透的綜合性課程;創造條件多開一些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發展創造性教學能力,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選修課或講座,創造高品位的人文氛圍;特別要重視計算機課程、外語課程的開設。
2.體育教育實習與教育類課程
了解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人都知道,課程體系由三大模塊組成,即教育類課程、學科專業類課程、體育基本理論類課程。這三類課程對培養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未來的教師職業素質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體育基本理論類課程,更體現出體育教師職業的特點.這類課程,目前主要有五部分組成,即學校體育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心理學、學科教材教法和體育教育實習等。多年來,雖然各高校都對體育基本理論類課程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改革的成效不大,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象依然存在,在培養未來體育師資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切實的發揮.通過對我國部分體育院系實習生的調查了解,普遍反映由于基礎教育的飛速發展,學校體育學、人體生理學、體育心理學、學科教材教法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很多地方已不能適應新時期的基礎教育需求。
3.體育教育實習的時間、內容與形式
加強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的教學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真正的能力還必須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重知識輕能力,既輕視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更輕視創造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方面,我國高校教育專業主要是采取短期集中教育實習的方式.這種實習方式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時間短,難以真正實現教育實習的目的.美國高校的教育實習為15周,法國為27周,而我國教育實習一般只有6~8周。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體育教育見習、課堂教學實習、班主任工作實習、教育調查、實習總結等,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二是一個專業二十幾個學生集中在一所實習學校,客觀上限制了參與體育教學實踐的機會,課堂教學要排隊輪流,班主任工作要幾個人一起做。為克服現行高校體育教育實習方式之弊端,教育實習應適當延長時間,且與實習內容、實習形式相統一但我們也要注意并不是一味地延長實習時間就能解決一切間題。體育教育實習時間的延長還要考慮與實施高校教育專業的計劃一致,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教育實習方式為宜,此處講“分散”實習是指將短而集中的實習分一部分到相關體育理論課程中,結合這類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訓練、實習,如安排體育心理學相關理論的見習,學校體育學相關理論的見習、教學法相關理論的見習等,而不是指集中實習學生分組安排的分散與集中.“集中”是對“分散”而言的,在“分散”實習后再進行集中的全面實習。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體育教育實習方式,筆者認為還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結語
改革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實習的方法,解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非某個單一因素的改革所能奏效的,它是一個牽涉眾多因素的系統工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只有高度重視教育實習,加大投人,不斷深化改革,才能面臨嚴峻的挑戰,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不負21世紀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李壯志:《新形勢下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模式研究》,《浙江體育科學》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