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為做好百色市農民創業就業工作,培養新型農民,加快城鎮化進程,在自治區人社廳的具體指導下,百色市以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為抓手,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先行先試,打造“4+2”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
百色市農村總人口330萬,其中外出務工人員80.12萬人,占總人口的24.3%。2013年11月,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到百色就農民工工作進行調研時,要求百色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大膽地先行先試,不斷突破各種障礙和限制,為農民工就業創業創造更好條件。為貫徹落實彭清華書記指示精神,百色市在全區率先啟動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創建工作。2014年開始,百色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百色市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的意見》《關于印發百色市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多個政策文件,明確以創業帶動就業發展戰略,率先打造“4+2”園區模式(即以右江河谷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為核心,以靖西縣、德??h為腹地)的綜合型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通過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農民工創業就業,為建設農民工創業園在全區先行先試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二、統籌推進,全力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創建工作
百色市按照“市級統籌、縣(區)負總責、部門協同”的管理格局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農民受益”的運行機制,明確職責分工,有序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創建工作。
(一)優先保障資金和用地指標
各創建縣(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并從實際掌握的土地指標里優先調劑一部分專門保障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項目建設?!?+2”縣(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的規劃用地均達到500畝以上,每縣(區)用于征地、廠房建設等資金均超過千萬元。
(二)加強園區創建指導
市級統籌謀劃,縣(區)因地制宜,組織建立農民工創業項目庫和農民工創業指導專家隊伍,每縣(區)配備2名以上國家認定的創業指導老師,有效搭建培訓和服務工作平臺,為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開業指導、項目開發、融資服務、創業孵化、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
(三)出臺系列優惠政策
各創建縣(區)結合當地實際,紛紛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入園。如:田陽縣制定十項優惠政策,在土地供應、用地指標、財政資金扶持、貸款融資擔保、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創業園優惠。特別是在住房保障方面,該縣在農民工創業園附近統一由政府建設“田陽老鄉家園”項目,作為農民工創業園重要配套設施之一,解決入園創業農民工住房問題。又如:靖西縣出臺廠房出租優惠政策,指定專門公司建設標準廠房,向入園創業的返鄉農民工小微型加工企業提供生產廠房,租金按市場同類價格的70%計算,鼓勵、扶持農民工小微型加工企業做大做強。
(四)強化就業創業服務
設立專門的管理服務機構,為創業農民提供法律、法規、政策、證照辦理、創業信息等方面的基本咨詢服務。完善和落實降低創業門檻、注冊登記、稅費優惠、資金扶持、創業培訓、綜合服務等政策措施,降低創業成本。各創建縣(區)依托農村勞動力調查工作,組織各鄉(鎮)對本轄區內的農民工創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掌握有實力創業和有創業意向的農民工基本信息,全市共完成農村勞動力入戶調查198.14萬人,為服務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提供用工信息保障。此外,還通過舉辦招聘會、制作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現場咨詢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宣傳工作,使廣大農民工對創業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同時,貼近入園企業需求,主動上門開展技能培訓,2015年上半年,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入園企業職工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班12期,培訓500人次,園區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三、亮點紛呈,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初顯成效
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百色市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企業入園進展順利。目前,已有田東縣盛發和木有限責任公司木材綜合加工物流中心等16個項目,田陽縣至恒門業有限責任公司等43家企業,分別進入各園區,累計帶動8972人實現就業。二是農民工資性收入明顯提高。各園區企業相繼投產,大量的就業崗位有效促進當地農民就近就業,收入提高。三是返鄉創業典型不斷涌現,如:創業青年蘇俊宇返鄉創辦了廣西田陽至恒門業有限公司,進入園區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企業生產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年產值已達4000萬元,幫助200多人實現就業。四是農民工創業園的示范和影響日益擴大。2014年底,全區農民工政策培訓班在百色市召開,農民工工作現場觀摩學習會在田陽縣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舉行,廣西電視臺、百色電視臺、廣西日報、右江日報等新聞媒體都針對百色市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工作開辟專欄、跟蹤報道、廣泛宣傳,引起社會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