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軍 張其香 趙曉芳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對比分析了兩組具有短期國外生活經歷人員的英語能力提高幅度,并針對國外游學和培訓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國外生活 英語學習 游學 培訓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對外交流的發展,英語作為國際交流工具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學習英語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課堂學習或者國內開辦的各類語言培訓班。人們逐漸認識到語言環境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為了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花費大量的金錢送孩子出國游學;職場人士也利用各種出國培訓的機會,以期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他們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呢?筆者有幸參加過某個出國培訓班,并參與了某項設備的國外監造工作。筆者回國后進行了針對性研究。盡管研究的結果比較粗淺,但基本上反映出國外生活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可供學生家長和其他英語學習者借鑒。
一、研究過程
1.方法。筆者對一起出國的同事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了個別訪談。同樣的問卷分別發給了培訓班和監造組各7名同事。訪談的內容是隨機的,但主要涉及國外生活與英語學習的關系。
2.問卷設計。我們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關注最多的是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對于短期出國人員,最主要的就是能夠順暢地進行交流,所接觸的人員大部分是講英語的,所以翻譯技能的體現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在設計調查問卷時,我們未包含翻譯技能??紤]到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者語音語調的影響,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增加了語音語調。對于每一項技能,需要在“提高”、“未提高”和“不明顯”三個選項中選取一項。對于所選擇的各項,要求給出簡短的理由。
3.問卷統計。對回收的14份問卷按分組分別統計,為了使結果更直觀,分別為“提高”、“不明顯”、“未提高”賦值3、1、-1。三項得分的和就是綜合得分。問卷的統計結果如下。
二、問卷結果分析與討論
1.培訓組問卷結果分析。對于培訓組,提高最明顯的是閱讀理解與聽力,綜合得分分別為19和15。口語、寫作和語音語調的提高幅度不是特別明顯(綜合得分分別為5、4、3)。
通過個別訪談,我們了解到:參加專業培訓的人員,每天上課6小時,培訓時間為70天。3名培訓教員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由于教員是全英語授課,為了能夠聽懂授課內容,參加培訓人員必須在每次上課前閱讀完相關的培訓教材。在閱讀過程中,不懂的詞匯可以查詞典;在上課過程中及課間休息時,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向教員請教。這樣,他們的詞匯量和閱讀能力都顯著提高。
同樣,由于教員的全英語授課,這就相當于培訓人員沉浸在大量的英語聽力材料中。而由于學習者對其內容相對熟悉,他們也能抓住其中的關鍵點。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請教教員,相當于聽力回放。所以,他們認為自己的聽力理解能力普遍有了提高。
但是,培訓主要是以教員講授為主,提問也主要由英語基礎較好的受訓者進行??傮w上進行口語對話的機會較少??荚嚂r,全部是選擇題,不需要寫作,寫作能力也沒有得到鍛煉。盡管三名培訓教員都是以英語為母語,但是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加拿大、印度、奧地利),其語音語調不盡相同。由于培訓時間緊,學習者與當地的居民接觸有限,所以他們的語音語調也沒有顯著變化。
2.監造組問卷結果分析。監造組人員的口語交際能力、聽力和語音語調都有明顯提高(綜合得分分別為17、13、13),但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沒有顯著提高(綜合得分分別為1、3)。通過個別訪談,我們了解到:參加監造人員,主要進行設備生產過程的現場監督檢查,產品的標準和合同都有中英文對照版本,監造人員只需要認真閱讀中文版本,并對關鍵部分參閱英文版本。所以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不明顯。在與外方的日常交流中,配合手勢和肢體語言,彼此很容易理解,也不需要多少寫作體驗,所以其寫作能力也沒有得到鍛煉。監造的時間為5個月。在這段時間內,監造人員工作、生活在一個具有異國文化背景的城市中,工作中接觸到外方的許多工作人員;租住的公寓中,鄰居都是當地居民;附近有一所大學,他們經常與其中的學生打球;周末經常到附近的超市購買生活必需品,也參與當地居民組織的復活節慶祝等活動。在與當地居民的頻繁口語交流中,語音語調潛移默化受到他們的影響。
短期的國外生活,確實可以在某些方面提高學習者的英語水平。但學習者所處的環境不同,最終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學習者所取得的進步,與其之前的英語基礎息息相關。原來英語基礎好的人員,進步幅度較大。
所以,不管是作為學生的家長還是職場人士,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而為子女或自己選擇出國游學、培訓的機會時,不要盲目跟風。在選擇之前,必須了解學習者的英語基礎以及本次游學或培訓的性質,結合本次游學或培訓的費用,做出最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