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瑋頡
摘??要:所謂彈幕,就是指視頻播放器上方飄過的評論文字,由觀看視頻的觀眾邊看邊發評論而形成。彈幕傳播現象是一個典型的群體傳播案例。彈幕傳播涉及到用戶的自戀情結、消除孤獨感欲望、打破傳統規則的快感以及游戲的心理,由此可以進一步認識群體傳播的特性,從傳播主體的角度來認識與理解群體傳播時代。
彈幕中充斥的大都是一些情緒的發泄、無聊的戲謔等,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幾乎都在于彈幕的形式層面[3]。這種對于形式的看重以及內容的忽略,恰好說明了彈幕用戶的“游戲心理”。
4.碎片化閱讀的心理特征
現如今,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呈現“碎片化”趨勢。碎片化的時間產生了碎片化的傳播結構,這些碎片化媒介帶給用戶的,是與傳統媒介不同的用戶體驗,即碎片化的選擇、理解和記憶信息。彈幕“轉瞬即逝”的特點,就是對“碎片化”時代最好的理解。用戶對視頻內容的專注,也是評論碎片化的必然要求。一條條在屏幕上方迅速飛過的言論,一段段密密麻麻、不斷涌現的觀影感想,與所播放的視頻一起,構成了年輕人觀看視頻的樂趣。彈幕的“只言片語”迎合了碎片化傳播社會的整體趨勢。
四、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的心理特征
由于彈幕傳播是群體傳播的一種典型現象,研究彈幕傳播現象,有助于人們把握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的心理特征?;谝陨蠈椖滑F象傳播主體心理特征的分析,我們認為,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有以下幾個傳播特征:
1.自戀主義是推動群體傳播時代來臨的基本心理基礎
“自戀”最初來源于精神分析學,是由弗洛伊德的《論自戀》一書變得廣為人知。簡單地說,自戀指一種自我關注,人人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這一傾向。在彈幕傳播中,有些人帶著“讓我的言論在視頻上流芳百世”“語不驚人死不休”“我來告訴大家視頻內容的走勢”這樣的心理情結發布彈幕,表明了人們的自戀情結得到了滿足;并且,有研究人員做過統計,“幸福生活、度假遺跡社交活動”是用戶在社交媒體上最常發布的三大內容,這三項主流內容恰好論證了用戶在“只言片語”中無法克制的自戀情結。由此,我認為,自戀主義是推動群體傳播時代來臨的基本心理基礎。
2.消除孤獨感是推動群體傳播行為的主要動力
有研究表明,以全球化為標志的現代信息社會的個體分化是一種“命運”,而不是一種“選擇”[6]。移動互聯網“小屏”時代,帶來的是傳統價值觀的逐步瓦解,社會制度與結構出現變動,社會個體化程度不斷加劇。各種不穩定的碎片化價值觀在網絡中彌散,很多人因此而難覓知音,內心往往十分孤寂[7]。
群體傳播“只言片語”的傳播方式,接近于學者薩茨對傳播的理解:“當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交談時,這個談話通常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交談的雙方其實并沒有對對方有什么期盼。在彈幕傳播中,彈幕的粉絲建立起一套語言系統,在此基礎上進行重復、變形從而形成某種圈子趣味,從而消除內心的孤寂感。由此,消除孤獨感是推動“你一言我一語”群體傳播時代的主要動力。
3.打破傳統規則、凸顯個性化是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的主要特點
所謂個體化思維,其特征是強調否定性、去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統性、不確定性、非連續性和多元性,不斷突破既有,摧毀邊界[7]。年輕人是打破傳播規則、強調個性化的社會主體,打破傳統規則、凸顯個體個性也是群體傳播來臨的時代土壤。在群體傳播的現象中,為了顯示與眾不同、突出自我和吸引注意,許多網民刻意去追求標新立異,體驗打破規則、創造新制度、受到眾人矚目和模仿的快感。微博微信中的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冰桶挑戰”式信息的病毒傳播,都可以說明群體傳播時代的來臨,是打破傳播規則、凸顯個性化年輕群體的現實要求。
五、小?結
彈幕是時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交流方式之一,探究發布彈幕、觀看彈幕的心理因素,人們可以更好地把握群體傳播時代傳播主體的心理特征。這無疑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當代年輕人的現狀,也可以使人們更清晰的把握當下信息傳播的機制,理解當前的媒介環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