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在真人秀節目盛行的大潮下,對節目特點的分析層出不窮。本文從語境的角度來解析真人秀節目的制作特點,包括泛娛樂化時代與消費社會大背景的準確把握、大眾傳播時代受眾的角色演變、傳播媒介的廣泛性及多元化的宣傳途徑、明星效應和粉絲文化共存互動的時代以及廣播電視語境中聲畫的呈現效果等。
二、廣播電視語境下《跑男》的個性特征
在范圍上,廣播電視語境是大眾傳播語境的一種。它利用廣播電視的媒介形態來傳播信息或呈現節目時所體現的有著獨特傳播樣式與審美期待、話語范圍及敘事特色等的諸多要素有關的廣闊背景聯系。更像是一個在媒介屬性內有著無限承載力的大容器,具有聲像呈現的優越性、視聽的感官享受、傳播的同步性、互動性等特點,并逐漸成為滋生娛樂節目競爭熱潮的沃土。
(一)技術優勢與資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是編排與策劃的統籌性與全面性以及細節處的把握與衡量。高清的攝像設備、技術精湛的工作人員都不可或缺。包括多角度拍攝,跟蹤跟進拍攝,人物或細節的捕捉等都影響著節目效果,比如在韓國的大街上對外景的拍攝或是對楊穎表情的抓拍等。再如,對后期制作水平的硬性要求與剪輯整體思路的體現或是精彩細節的巧妙安排等都會給節目不同的審美體驗。如,有一期就給楊穎了一個甩頭發回眸一笑的鏡頭做放慢處理,或是給包貝爾一個特殊的美妝造型等。
其次是在把握這些要素的前提下對資源做進一步的整合。將硬性的技術與軟性的創作思路緊密聯系,策劃與實踐協調應用。如,后期中對人物的流淚、紅臉蛋等特效以及人物內心的字幕旁白等,增添了更多的畫面感和幽默效果。
(二)團隊意識的傳播與激情活力的彰顯
人民日報對《跑男》有這么一段評價:“除了在輕松幽默的游戲讓觀眾感受愉悅和興奮之外,還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傳遞出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在《跑男》中,“跑”成了一個顯著特色,是比賽游戲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一種競技手段和方式,更彰顯出青春的活力與參與者的激情,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盡管這種感覺有著表象之嫌,但至少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摒棄了較多的負面情緒,這也是該節目的一個吸引點。此外,節目的游戲比賽是以團隊的形式展開的,這就要求團隊里的每個人都必須具有合作意識、互相體諒、協作完成。例如,在韓國那一期節目中選手被規定團隊踢毽子,要求每個人都把毽子傳給隊里的其他人,然后要總數踢到10個,這就特別考驗參與者的團隊意識,合作默契的話才能順利完成。這樣的節目在玩樂的同時也有點教育意味,正所謂寓教于樂,能在節目中蘊含著這樣的內涵也是一大特色。
(三)參與人員的選擇與節目特性的契合
《跑男》的定位是大型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可以看出是娛樂性較強的節目,再加上戶外競技,又賦予了其游戲的意味,使得整個節目以一種輕松、玩樂的感覺與廣大觀眾見面。所以在嘉賓的選擇上節目既考慮了其知名度或是粉絲數量,更是迎合節目的詼諧與風趣特點。我們來看嘉賓,美麗的楊穎是為其聲像畫面呈現的視覺審美增色,在《分手大師》中極盡搞笑天分的鄧超,被網友戲稱“逗比”,《百變大咖秀》里以模仿別人外形為特征的幽默搞笑者王祖藍等,他們的形象及其在節目中所體現的幽默特質與《跑男》所定位的輕松歡樂的氛圍較為契合,由此也使節目的定位和特色體現得更為豐富,其播映效果也自然比較樂觀。
(四)競技比賽對受眾注意力資源的爭奪
一般而言,單純的真人秀跟蹤播映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不足以使其發展缺乏持續性。《跑男》的一大特色就是競技類節目,既具有比賽的競爭意味,能帶動觀眾心理上的參與度,使其隨著節目的比賽進程而緊張起來,提高節目關注度;又能在無形中培養一批穩定受眾,有利于節目的長足播映和收視率穩定發展。比如在尋找樂符那一期中,幾個團隊競相在大樓內尋找并互相撕名牌以搶奪樂符,加上鏡頭的緊追,參與者的奔跑,時而給人一種緊張感,時而又呈現出幽默氛圍,這種有起伏的節奏把握更加能抓住受眾的觀看熱情。所以,《跑男》的成功也有其節目本身特性上的優勢和吸引力。加之,每一期的游戲都各有名目和全新的規則,也能使其內容更加豐富也不乏新鮮感。從而形成了對受眾注意力資源的爭奪中的又一優勢。
三、小?結
綜觀當下我國真人秀節目的基本形態與發展概況,依然面臨整體的困境:扎堆現象使資源重復浪費,可能造成受眾的逃避,同時也是對其他優秀節目的空間擠壓;節目在本土化與原創性方面仍然不足;過分的娛樂性無形中對精英文化造成消解,影響整體文化格局;好多節目較缺乏從全球化語境視角的反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