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忠
【摘要】“個人只是在社會占有為此所需要的地位時,才能表現出自己的才能。”(普列漢諾夫語)作為校長,擁有了對一所學校指導、支配與組織控制地位和響應的權力。校長的領導在很大程度上要發揮自己一校之魂的巨大而潛在的社會作用,以期達到學校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形成親和、寬容、團結、奮發、積極向上、勇于進取的藝術管理氛圍,從而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關鍵詞】小學校長;領導藝術
校長的領導藝術是指校長在一定學識、智慧、能力、經驗和氣質因素的基礎上,為實現學校目標,面對各種方式和方法,靈活、恰當、創造性地運用的領導策略、技巧和風格。領導藝術作為高超的領導才能,應具有原則性、靈活性、多樣性、協調性等基本特征,創造性與高效性是本質。筆者謹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校長的領導藝術。
一、發揮校長的示范帶動作用
1.“誠信”。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人與人溝通的根本準則。也是校長與教師間構建良好關系的基礎所在。講白了就是校長講話要算數,不能今天變,明天變了,找不到主心骨。一旦決策過的事情,就要堅持到底,有再大的阻力也要克服。不能半途而廢。
2.“規范”。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校長管理要按章辦事,依法行事。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校長必須熟知各項教育法律,法規,政策,并且能遵守規范操作程序,做到公開公正公平。
3.“細節”。人說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學校管理重在細節,從小處著眼,所謂的細節,就是別人眼里習以為常的事,不被人關注的事。都是所謂的“細枝末節”。但是,往往細節管理,是問題致勝的關鍵。大家知道,當校長的每天也有許多事務紛擾,容易變成一個事務型的校長,一天到晚的忙碌。自主的空間越來越小。但是,再忙也要關注細節,做到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每日要做到三查,一查環境,早上一到校,我會巡視整個校園環境,尤其是環境衛生,保證校園環境干凈整潔;二查課堂常規,及時巡課堂教學情況,保持教學秩序良好;三查安全隱患,隨機檢查一些不被關注的地方,進行安全排查,創設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4.“求新”。 “求新”在這里是創新辦學思路。在學校發展中校長是決策者,因此,創新辦學思路,創新辦學行為特別重要。這也是特色辦學的需要。學校教育都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但是在辦學目標和理念上可以因校而異,因時而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不斷地求新求實,將學校已有的經典誦讀特色,紅歌傳唱特色不斷地傳承和發展。立足于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開發特色校本課程,把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讓閱讀成為師生的一種理念,一種生活態度,提出“以好書為伴,打造書香校園”的師生發展理念。讓課外閱讀走進課堂走進師生的心田,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二、理順關系,搞好團結
1.尊重教師的人格,以理服人。無論是安排工作,還是處理日常事務,首先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尊嚴,要量材使用,客觀條件要基本適合其施展才能,使其樂于接受,盡力完成。即使教師違了章,也要以理服人,說明原委,使他接受批評,服于處理。
2.作教師的知心朋友。校長要關心教師的工作、生活、身體健康和其它一些事情。經常和教師談心,了解他們工作中的問題,征求他們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困難,關心他們的疾苦,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安心工作。要使教師們對自己有話敢說,有話愿說,有話可說,使教師把校長當作工作上的領班人,生活中的知心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肯干,干得樂意,校長才能有凝聚力。
三、善于學習,不斷提高
1.在向教師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真誠地聆聽老師和學生的心聲,并了解他們所要傳達的信息,是身為一個好校長必須具備的條件。一個好校長懂得如何分享老師教學的經驗和心情,并在必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建議。同時,校長必須抱以誠懇的態度,去體會訴說者的心情。建立彼此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一旦學生老師對校長產生信賴,他們會更愿意向校長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校長所要推動的各項計劃,也就容易取得老師的支持以及學生的參與。
聽課,是校長向教師學習,進行調查研究的一種極好方式,是最生動而真實的現場調查,也是深入教學的必要手段。因此,我校實行推門聽課制度,聽課的方式隨聽課的目的而定。校長聽課的立足點在于學習和研究。在這個前提下,可提些參考性意見,切忌向教師發出應該如何的指令性意見。但聽到一定時間就要進行總結,提出教學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2.在向中外優秀教育名家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善于學習的校長不是好校長,這是我始終認為的觀點。校長必須懂學習、善學習、會學習,教師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校長要使自己能夠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更加深入地了解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引導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
總之,要勇于頂大梁、挑重擔、敢負責、廉潔奉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努力使自己成為品德高、作風正、修養好的校長。這樣,以校長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讓全校師生扭成一根繩、結成一條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