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

我們的風險預案是假設用戶的賬戶、手機和密碼等關鍵信息都已被他人掌握,我們仍可以判斷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互聯網時代,在數字化生存的虛擬世界,你如何證明你就是“你”?這話聽上去繞口,當個人信息外泄,或遭遇黑客后,卻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問題。早在19世紀末,征信行業便在美國產生、發展,但在中國,一切才剛剛開始。年初,央行發布《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涵蓋了阿里旗下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8家機構,2015年被當作個人征信元年。作為外資征信局,益博睿目前無法直接參與國內個人征信服務,不過在益博睿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姚誠彰眼中,這并不重要。“大家在談征信的時候,都比較在意個人征信業務,其實征信行業涵蓋很多,最基本的東西很少在國內提及。”姚誠彰口中的征信的“基礎建設”就是身份認證——換句話說就是,我怎么知道你就是“你”?
《東方企業家》:益博睿被評為福布斯2014年世界最具創新力100強公司。益博睿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哪里?
姚誠彰:益博睿是個歷史悠久的公司,其前身是做信息處理和信用記錄處理的同時,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征信局。我認為益博睿能被評為最具創新力的公司之一,主要體現在這樣兩個方面:第一,益博睿的信息處理技術日新月異;第二,益博睿不遺余力地投資新技術。
作為征信局,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不同的新產品。經過處理的信息能體現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我們也非常強調對新技術的投資。智能手機改變了人們對信息的處理,我們運用現有的Device ID技術,根據用戶在不同客戶端上的登錄信息確定用戶的真實身份。比如,一位用戶用手機、電腦、iPad三個設備登陸某電商網站購物,我們不僅能確定多個客戶端的登錄人是否為同一用戶,還能在賬戶被盜的第一時間提醒用戶。
益博睿的風險預防方案是假設用戶的賬戶名稱、卡號、郵箱地址、手機號碼和密碼等關鍵信息都已被他人掌握,我們仍然可以判斷用戶身份的真實性。這都有賴于我們的Device技術。該技術的核心理念是不輕信IP地址。因為一旦賬號被盜,IP地址就極有可能被盜,黑客可以模擬出一樣的IP地址進行操作。益博睿通過監測用戶行為習慣,結合特有算法,來分析用戶登錄時,伴隨產生的信息的真偽,從而判斷登錄者的真實身份。
《東方企業家》:現在人人都在說“大數據”,還有許多企業開始設立“數據官”。在獲取數據和對數據做出有價值、可信賴的判斷之間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姚誠彰:早在幾十年前,益博睿就設有數據官一職,數據官的主要職責就是處理數據。數據官要尋找有用的新數據源、確保找到的有效數據可以入庫、配合公司相關部門在不同場景中對數據加以運用;數據官要在依法和保護隱私的前提下獲取數據。
大多人都不只有一個郵箱和地址,數據官需要審核、辨認信息,清理無效信息,再將有效信息入庫。這些信息最終會被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去。舉個例子,我們分析北京和上海的富人聚集區,發現富人居住地是個以市中心為圓心的同心圓模型,且隨著財富值的減少向外圍擴散城市最外圍也有不少富人住所,但總量不及市中心。假設銀行要推出一款理財產品,單看富人密度,多半會把較大的推廣力度放在市中心。對吧?其實不然。市中心聚集著辦公樓,沒有人會在辦公期間外出購買理財產品。所以數據官的功能就體現了;讓數據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得以正確運用。
《東方企業家》:益博睿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跨國企業,就您所感受到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有何異同?
姚誠彰:主要的不同在于:第一,中國征信體系建設的具體實施從去年才開始,國內的信息開放度和信息交換率仍有待提高。第二,對信息的合作、分享、約束等管理制度有待升級。第三,數據的應用場景尚有很大的開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