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理解了連接,才會理解為什么很多行業會被顛覆。
今天很多傳統行業,包括很多人創業,都是希望把傳統行業跟互聯網結合,都在談“互聯網+”。“互聯網+”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有兩種:一種叫“+互聯網”,一種叫“互聯網+”。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當成術。比如說,你原來是賣大餅的,現在你不只在線下賣,也在網上賣了,或者是弄了一大波美少女,給人上門送大餅(所謂的O2O),這些都是利用互聯網,是“傳統企業+互聯網”。本質來講,“+互聯網”是做加法,不會產生爆炸級、指數級的變化。這些做法沒有改變一個行業或產品的本質,只是利用互聯網把它改得更有效。
Uber為什么能成為全球最大的“不租車的租車公司”?因為他改變了連接關系。過去我們必須跟出租車司機相連接,出租車公司跟政府相連接,獲得執照,然后再跟用戶相連接,這很復雜。
Uber從兩方面顛覆了連接關系:首先,它顛覆了用戶和出租車的連接。我在美國一直用Uher。便宜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了手機的連接,Uber可以給你這樣一個體驗:它能讓你看著代表著來接你的小車快速的向你接近。這種感覺太美好了,這就是原來你沒有過的體驗。
當然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它改變了所有開車司機的連接。過去只有少數人跟出租車公司連接,Uber讓每個人都可以當專車司機。其實Uber什么都沒有變,他改變的只是連接關系。
所以說“互聯網+”是道,是用互聯網的哲學,互聯網的思維去指導一個產品或傳統行業如何做產品,改變它的產品體驗,改變看待用戶的方式和與客戶間的連接方式,從而改變商業模式,讓資源真正重新配置,產生化學反應甚至核反應效果。
過去很多傳統大咖看不上互聯網,把互聯網看成一個垂直行業。但是為什么互聯網在快速改變很多行業?它水平地對很多行業帶來摧毀和重塑。這里面最本質的力量是什么呢?
網絡之所以牛,就是因為它把很多東西連在了一起。一個網絡的價值跟它的節點的數目呈指數級的變化——當這個網絡只有一個節點的時候,它沒有價值。但是第一億個節點。它獲得的價值不只是它本身,還有前面一億減一個節點擁有的價值,是價值的指數變化。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未來的物聯網,背后的力量都是連接。你要考慮你的產品如何能夠加入到連接的網絡里來,你的產品如何能真正把很多東西連在一起。只有理解了連接,才會理解為什么很多行業會被顛覆。
微信為什么顛覆了運營商?為什么至少在一段時間里看起來是不可戰勝的?因為微信改變了用戶和運營商之間的連接關系,它解決了每個人的連接問題。假設微信是我做的,我最多能想到做一個大家都會用的“搖妹紙”的功能。但是張小龍用公眾號把大家都連接起來。這是中國互聯網一個非常大的創新。
在PC互聯網時代為什么沒有那么大的力量?PC互聯網其實沒有把人連起來,只是把電腦連起來了。電腦只是一個工具。它最多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手機互聯網就不一樣。手機是你身上的新器官,已經長在你手上了。它是人類發明的物件里跟人關系最緊密的,絕對是剛需。而且,手機是移動的設備。它把每個人連起來以后,這個網更大了,時間更長了,還產生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微信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真正把人連在了一起。
創業和做產品有兩種思路:一是站在過去看現在,還有一種是站在現在看來來。我們太多人喜歡總結,喜歡看過去,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成功的我們就可以借鑒,這就是站在過去看現在。這樣的好處是什么呢?不用爭論,因為有數據可以看,有數據案例可以分析。但問題是,它已經過去了。你要創業、創新時,就不能這樣做。一定要做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也有兩種:要么是別人沒做過的事情,要么是把別人做過的事情換一種別人想不到的方式去干。你只有做一件今天大家可能都不看好、但明天后天有可能做起來的事情,你才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我們過去經常講,不要重新發明輪子,就是說,在做產品的時候,要盡量利用已有的成果。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講,你也可以重新發明輪子。因為輪子雖然不能從圓的變成方的,但可以加入智能化的東西,比如氣壓的傳感,輪胎磨損的傳感,也可以有一個智能的藍牙或者通訊的模塊,它可以和你的汽車相連,甚至可以和你的輪胎廠商相連。
這不僅意味著很多設備可以智能化,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1.很多硬件產品的用戶體驗將被重新改變,它變成了一個互聯網產品,而不是一個傻硬件。
2.商業模式會被改變,也就是一個以賣輪胎、發動機的商業模式會轉換成提供服務的模式。
以后很多設備都只會變成連接,只有將用戶、客戶和廠商重新建立聯系,才能用連接去重塑商業模式。
傳統行業,產品、業務很復雜,商業模式特別簡單。無論多么眼花繚亂的業態和組織結構,最后誰掏錢誰就是他的客戶。如果他們心中只有客戶的概念,就轉型不了。為什么?很多人跟客戶之間,不說一夜情關系,也最多是炮友關系,一年也見不到兩次。
什么是用戶?用戶有這樣幾個特征
1.不見得向你掏錢
2.要經常性用你服務或產品
3.一定要直接眼你連接
4.一定要定期有交流
很多互聯網公司產品簡單、商業模式復雜,特別是2 C的產品,你要用一句話就讓消費者聽明白,為什么用你的產品。但是要找到賺錢的辦法。就要不斷從A走到B走到C走到D,不斷推演,這是互聯網行業跟很多行業的差別。
中國最牛的行業是什么?是運營商,因為他擁有的既是客戶又是用戶——你每個月交話費,買套餐,是客戶;你每天在打電話,發短信,上網離不開他的服務,是用戶。運營商斷服務一分鐘你都受不了。但為什么說,微信還是干掉了運營商?
干掉的意思,不是死了,是被邊緣化。不是說有了微信的免費信息服務,導致運營商的短信收入下降了對運營商來說,那門百億的收入只要用戶還在就可以做。最致命的是,每天你手機里用的是大量的第三方公司的產品,你和運營商之間被以微信為主的各種互聯網服務隔離了,你跟運營商的距離越來越遠。以后,大家跟運營商之間就沒用戶關系了,只剩下客戶關系。將來離用戶最近的,使用時間最長,粘度最高的廠商是最有價值的。
轉型互聯網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要轉換一個概念,就是要有用戶思維,而不是客戶思維。
滴滴和快的最早做的是打車生意。打車過程中,沒有一個人是它的客戶。但它解決了兩個問題:打車是不是剛需?打不到車是不是痛點?它解決于一部分或絕大部分用戶的高頻剛需和痛點,跟用戶建立了連接。
以前用戶和出租車司機有連接嗎?沒有。但是現在跟打車軟件建立連接后,它有了這么多用戶,下一步就往專車走7。再下一步,這些大大小小的出租公司,就要跟打車軟件談子哥,你分業務的時候,能不能把一些業務發給我?所以。天底下所有的出租公司,或者有出租車的人,最后都會成為它的客戶。這個前提。就是它連接了很多用戶。
如果概括互聯網的特性只能用四個字,那就是“用戶至上”。
所以,你要想想,你到底擁有的是“客戶關系”還是“用戶關系”。
(以上內容整理自作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創新”大會上的演講)